分享

贵州一个县级市,三面被四川省包围,人口超过30万

 昵称VChmUhmv 2018-05-30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国土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包括88个县级行政区,全省常住人口3529.5万人(2015年)。

贵州一个县级市,三面被四川省包围,人口超过30万

赤水市,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三面与四川省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

赤水市境,新石器时期,赤水河中下游已有人类活动,汉朝时与中原已经有了密切往来。唐朝时,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在西南地区设置乐大量羁糜州,在今赤水市境内设置有淅州、蔺州、能州等。

到了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时,市境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行政建置管理之下,为仁怀县辖地,仁怀县治今赤水市复兴镇;宣和三年(1121年),降仁怀县为仁怀堡,属泸州合江县;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仁怀堡改属播州宣慰司管理。

元朝时,播州宣慰司长官杨邦宪,并仁怀堡、武都城(今习水土城)为仁怀、古磁等处(等处为元代行政建制名称之一),派巡检驻原仁怀堡管辖;元朝末年,明玉珍建立“夏朝”,改仁怀、古磁等处为怀阳县

明朝初年,朱元璋灭夏后,怀阳县废;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王朝在全国编造赋役黄册、整顿设置里甲,今赤水市境属播州五十四里之仁怀里、龙门里(亦称下赤水里)和上赤水里部分;万历二十九年平播战争后,明王朝实行“改土归流”,以仁怀里、龙门里、上赤水里、丁山里、小溪里等设仁怀县,县城建于赤水下游的留元坝(亦称犁辕坝,即今赤水市治所所在地),隔河与合江县相邻。

贵州一个县级市,三面被四川省包围,人口超过30万

清朝初期沿用明制,雍正九年(1728年),仁怀知县杜诠以县城居仁怀县边界,“河以南天尺土”,“不便于官,不便于民”,请准移治所于仁怀县南的李博里,仁怀县城由留元坝迁生界亭子坝(即今仁怀市),原县城改由遵义府通判驻守管理;乾隆三年(1738年),经吏部议奏,拨仁怀县之仁怀、河西、土城三里归旧城通判管领,亦称遵义分府;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遵义分府为遵义厅,亦称仁怀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遵义厅为仁怀直隶厅,归贵州粮储道管理。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随着贵州粮储道裁撤,又因仁怀直隶厅与仁怀县同名,改仁怀直隶厅为赤水厅

民国三年(1914年),撤销赤水厅,建立赤水县

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赤水县,设立赤水市(县级市)。

贵州一个县级市,三面被四川省包围,人口超过30万

目前,赤水市由地级遵义市代管,全市总面积1852平方公里,下辖9镇、5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0.18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