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觉得“摄影”越来越不好玩了

 小眼观天 2018-05-30

  

在今天,想拍张照片

真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

可有时,你会不会也觉得

这些操控起来毫不费力的数码相机

让“摄影”变得越来越简单

却好像也越来越无趣了

而就在此前不算长的近两个世纪里

摄影原本的仪式感与想象力

曾让多少人为之惊叹和着迷

不信?

不妨跟我们回头看看十九世纪

这些“稀奇古怪”的老古董相机

 

|沃尔特兰德全金属相机|


相机一定得是个方盒子吗?

产自维也纳的“福伦达大炮”恐怕会颠覆你的印象



沃尔特兰德全金属相机 1840年由维也纳福伦达公司制造


这台1840年生产的银版相机

是世界上第一台全金属照相机

简单得像个单筒望远镜

在它诞生以前

人类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记录下自己清晰的影像

因为这之前的相机拍摄时间都很长

轻微的晃动也会让影像模糊

所以它也是史上第一台人像摄影相机



它没有快门

只能装载一张圆形的银版底片

拍照的时候只需要拿下镜头前的小盖子

根据经验数几下再盖回去

一张照片就诞生了

打开眼睛看见你

闭上眼睛记住你

是不是很神奇?

  

固定基座式滑箱相机


如果你见过银版照片

一定会忍不住为它的高清晰度赞叹连连

和今天我们打印的纸质照片相比

这种沉甸甸的古老工艺下产生的“物件儿”

会让你情不自禁产生占有欲


银版照片


银版照片的底片材料是表面镀银的感光铜片

拍摄后经过水银加热到固定的温度熏蒸显影

然后用大苏打水定影

因为成本昂贵、制作工艺复杂

每一张照片都难以被复制

尽管如今科技已经非常发达

但这种一经诞生就注定独一无二的照片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轻易拥有


银版相机片匣


1848年法国制造的固定基座式滑箱相机

是这一时期的经典机型之一

打开精致的木匣子

装入1/4或者1/6版大小的银版底片

打开镜头盖

提起底片挡板

几秒钟后

一张银版上的影像就产生了

它曾给许多十九世纪家庭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单论最后的照片

那个时代的人享受的待遇可比我们今天炫酷得多


固定基座式滑箱相机 1848年前法国制造

  

立体相机

 

从摄影发明到今天的3D电影、VR虚拟现实

人类对于“身临其境”的渴望从未止步

躲在一个安全的角落窥视异域风情

这是影像很早就显示给我们的魔力

十九世纪下半叶

立体摄影曾一度盛行


干版相机(立体型)1880年由英国伦敦的手工相机制造商米格海尔(Meagher)制造


通过装有透视镜的观片器观看时

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的平面图像

最终形成了有距离感的3D立体效果


立体相机观片器


当时,商店常有立体照片出售

拍摄内容涵盖各地风光、古迹、人文

甚至连续故事片


keystone 公司老立体照片 上海外滩与黄浦江


在电影还没有普及的年代

立体照片形同“电视”

邀请三五好友一同观赏立体照片或者幻灯

曾在西方中产阶级家庭中十分流行

  

|光球相机


光球相机 1888年由巴黎法国摄影公司制造


想想看

扛着硕大的木头相机

像个测绘员一样在街头挥汗如雨地拍照

那可一点也不摩登

19世纪的相机机身也并非全是大而重

1888年法国摄影公司造的光球相机体积小巧

因而迅速成为街拍利器


拨动快门


朋友们嘻嘻哈哈骑车去郊游

把光球相机装在自行车车把上稳定住

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合影

听那清脆的半球形弹簧快门的“咔嗒”声

这才是我们文艺青年们要的范儿

 

皇家邮票相机


巴黎人像摄影师迪斯德里

为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拍摄了名片肖像后

肖像名片开始风靡起来


名片肖像照


在社交场合互换贴有本人肖像的名片

绝对是必要的风雅之举

我是个重要的人物

请你记住我

于是邮票相机应运而生



皇家邮票相机 1907年由英国伦敦布彻尔父子公司制造


邮票相机装有多个镜头

能同时拍4张、6张、15张不等的相同肖像照

是一台不折不扣的

可批量生产的“证件照”相机

 

徽章相机


在我们大部分人的记忆里

二十世纪初拍摄、暗房工艺繁琐

人们外出旅行时

能有机会拍一张“立等可取”的快照吗?

答案竟然是肯定的


徽章相机 1912年荷兰奈梅亨(Nijmegan)制造


这台徽章相机一次可装入100张小底片

精密的设计让每次按下快门后

底片能自动掉落到机身下方的冲洗槽里

旋转三次,分别进行显影、定影、水洗



最后拿小镊子夹出来晾干

配上漂亮的圆形相框

就成了一枚专属徽章

无论是居家旅行随身携带

或者是访亲会友用作礼物

都很合时宜


徽章相片


三色相机


尽管相机的发明已经足够震撼人类

但只能拍摄黑白影像还是让当时的人们有些憾缺

不过,让照片带有色彩

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经过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尝试

直至20世纪初,三色相机才开始出现


自然色牌(Naturfarben)三色相机 20世纪初德国柏林制造


从通过旋转结构拍摄三张不同的底片

到利用分光结构让三张底片同一时间感光

尽管形成彩色照片还要经过复杂的合成叠印

但三色相机终于实现了人们在照片上还原彩色世界的梦想

并且,这一原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早期彩色照片之一

 

侦探相机


在对针孔摄像机已经习以为常的今天

很难想象十九世纪的侦探们

竟然扛着这么大个的“盒子”去跟踪拍照


尤里卡(Eureka)相机 1888年由英国伦敦罗奇公司(Rouch)制造


与脑洞大开的间谍相机不同

侦探相机的标志是自动换片结构

它能同时装入12张玻璃干版

在室外也能实现连续拍摄

让“福尔摩斯”们可以快速留下证据


凤冠(Coronet)相机 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英格兰伯明翰市“皇冠相机有限公司“ 制造


后来,从事秘密活动的间谍和私家侦探

需要更便携、隐蔽、快速的取证工具

间谍相机就此登场

如果你身处二十世纪的西方街头

可要警惕对面拿出一只“怀表”的人

说不定正是位“间谍”呢


世博(EXPO WATCH)相机 1905年由美国纽约世博相机公司制造

 

这些形态各异的老古董相机

不只是摄影技术发展的印记

更是几世纪以来

人们对用摄影探索世界的热爱与好奇心

表面上看

科技的发展让让摄影更加便利

但如果便利带来的只是千篇一律

那未必算得上有意义

如何让摄影继续好玩下去

让影像与生活交融得更有趣

可能也是今天摄影人该不断去找寻的谜底


相机收藏、讲述:路万江

采编:高心碧、张一

路万江

古董相机收藏家 


自1992年至今针对性收藏全球古董相机近200台,尤以19世纪摄影器材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性节点性质的机型为主,包含暗箱、银版相机、湿版相机、锡版相机、玻璃干版相机以及异形相机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