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客问答】购物车能否装得下一座博物馆?

 北书房2014 2018-05-30




博物馆为未来收藏过去,它不仅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历史变迁。一卷小小的胶带一夜爆红,让大众刷新了对博物馆的认识。文创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博物馆文化消费的升级。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思客君带你来看一看,实力卖萌的博物馆文创,如何开启我们的文化消费?购物车能否装得下一座博物馆?


实力卖萌的博物馆文创,如何开启我们的文化消费?

 

博物馆销售纪念品,似乎是我们在参观游览博物馆时的平常事。而博物馆的纪念品走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奇幻之旅”,还要从一卷胶带说起。


200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策划了“知道了:硃批奏摺展”。康熙皇帝批阅奏摺时,常在文末硃批“朕知道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就开发出一款“朕知道了”胶带作为纪念品销售。


当电视剧《甄嬛传》掀起热潮时,谁能想到,这款新奇的胶带竟迅速火遍网络,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了。


一个小小的胶带一夜之间卖到断货,大家惊奇地发现,博物馆文创产品,竟然还能这么玩!博物馆文创为什么自带爆款体质?


“朕知道了”胶带火遍网络后,博物馆文创开启了“用生命卖萌”的新模式。

 

文化与趣味结合、美观和实用性兼得、价格接地气是博物馆文创产品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的三大特征。


所谓爆款,归根结底是博物馆文创在展现文化底蕴的同时,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为消费者提供再生的文化资本和可传递的生活乐趣。


事实上,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在为如何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而烦恼。


要消化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文物文化,没有一点底蕴是难以实现的,而文创产品营造的“萌文化”是其最好的诠释和延伸。


大英博物馆将小黄鸭这一流行文化符号和博物馆藏品结合,制造出奇妙的“萌感”。

 

例如,大英博物馆将火遍全球的小黄鸭和博物馆藏品,如古罗马战士、维京海盗、狮身人面像做结合,一下子让博物馆藏品爆红。


而网络流传一则哆啦A梦“穿越”进入古画的系列图片,利用时空错位的幽默效果一下子吸引了网友的注意力。当正襟危坐的皇帝皇后开始“萌萌哒”动起来,古董和文物也可以变得活泼有趣,完美诠释了“用生命卖萌”的生活方式。


文化消费升级,博物馆文创还有哪些新玩法?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正符合消费升级背景下新的文化需求。


所谓文化消费升级,简单来讲,就是消费者从购买一件文创产品,提升为购买一项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虽然有大量的博物馆涉足文创产业,为消费者提供长远的体验性消费,仍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千篇一律的卖萌和对文物元素的简单复制,难免给人一种“用力过猛”之感,也给文创产品的开发带来了瓶颈。除了卖萌,博物馆文创还有哪些新的玩法呢?


找准博物馆连接大众的纽带,已经成为博物馆文创产业成功突围的关键因素。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以展品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正在向以人为中心,强调连接的新模式大踏步迈进。


2017年4月,苏州博物馆携手多家博物馆开展“全国博物馆文创联展”。


拓展博物馆连接大众的方式,或许能从打造“最后一个展厅”入手,在策划一个大型展览的同时,启动配套展品的文创设计开发。


配合2017年的《千里江山图》展览,故宫博物院开发了《千里江山图》水晶镇纸等文房用品,文创产品越来越注重与展览的连接。


让文物“述说”文化记忆,也是博物馆连接大众的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苏州博物馆有一棵紫藤树,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亲手种植的。苏博工作人员亲手采集、晾晒、筛选、试种,选出合适的种子包装成文创产品,仿佛使产品穿越500年的历史沧桑,“述说”着古人的风雅与志趣。


正大光明充电器、大吉葫芦U盘、朝珠耳机,博物馆文创产品将文化融入生活。

 

线上与线下相连接,互联网商业模式为博物馆文创赋能。


中国国家博物馆开设天猫旗舰店的同时,与阿里巴巴合作在上海自贸区开了家“文创中国”线下体验店,整个平台共上线400个文物IP。故宫博物馆与腾讯合作,就“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的两项赛事“表情设计”和“游戏创意”打造卡通形象。


当博物馆文创经过全方位“发酵”,观众将博物馆里的独特体验延伸到生活中,从前只可“远观”的文物,变成也可“近玩”的文创产品。


购物车能否装得下一整座博物馆?

 

扎堆开发的文创产品,确实让博物馆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很多文创产品搭上博物馆的“顺风车”,带来了大量的文化消费。博物馆文创产业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购物车里是否能装得下一整座博物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其建馆理念对现代博物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870年,一群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发起建立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宪章》中,强调建馆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发展艺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推动艺术的通识教育,并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指导”


在后来的140多年间,这一理念一直是现代博物馆建设理念的典范。


网购平台和博物馆商店不断推陈出新,让“艺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变得更容易实现。而“推动艺术的通识教育”,提高大众的文化修养,则代表了一个博物馆的最终的落脚点。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客《思客讲堂》,讲述文创产业如何让博物馆越变越时尚。


怎样才能是一个好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在思客会上提出,“博物馆让人们获得了什么”是最重要的问题。要让文物活起来,帮助大众重新认识文物的价值。


此时此刻,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看待博物馆文创热,是对文物和艺术品保持一份“文化敬畏”?还是热情的拥抱博物馆文创产业,同时清空自己的购物车?


对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者,能够专业的研究文物中包含的历史与文化,让大家在“买买买”之余,对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产生兴趣,这样的博物馆文创就成功了一半。


而另一半,则需要清空了购物车的你,愿意一次次走入博物馆,去享受文物本身带来的无穷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