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当初最早做父母培训的时候,我的学员大多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因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已经开始感到力不从心,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亲子之间的沟通已经开始有很多矛盾暴露了,所以他们才开始寻求科学的帮助。 而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父母教育品牌在中国的运营,以及国内物质和经济的提升,大多数的父母也开始认识到父母学习的重要性。甚至在我的课堂上多次出现准备怀孕和打算养育孩子的年轻父母。 那么,学习如何科学地养育孩子,学习如何做一个更好的父母,从什么时候开始合适呢?当然是从现在开始。因为父母这个职业,只要你生了孩子,即使是你80岁,你也还是父母,你也还在影响着你的孩子。所以,即使你刚打算养孩子,如果有时间可意识,听一听如何做父母,都是有帮助的。 那么,胎教需要不需要,胎教有没有用,胎教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是不是给没有出生的孩子放音乐听三字经就有效果呢? 其实,在怀孕初期,最好的胎教就是不要去打扰胎儿。如果不懂胎儿发育的规律,有时候教了也是白教。其实不仅是胎儿,对于人类的成长规律,如果不了解,有时候真的是白费功夫。 从胎儿受精的第三周起,一直到怀孕中期,胎儿都在忙着复制细胞。每一秒钟大约复制8000个细胞。所以,在这个阶段,越少刺激胎儿越好,因为这个时期胎儿很容易受到伤害。 人类的成长规律是很有意思的,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做父母的不用努力做什么,孩子——或者说大自然已经给人类准备好了一个更好适合我们成长的方式。越了解人类成长的规律,越能有这样的感受。 对于胎儿也是一样的,其实在胎儿高速分裂复制细胞的这个过程,大自然也为胎儿提供了最好的保护方式:让这个时候的妈妈孕吐和疲劳。 孕吐让妈妈吃不进有危险的食物,疲劳让妈妈不会去做很累的工作。在怀孕初期,大自然保护孩子的方式是避免伤害,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安静的发育,不去影响和打扰孩子(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是)。 胎儿发育的第四周,触觉、视觉和听觉才开始分化(分化:在某一正在发育的个体细胞中进行形态的、功能的特殊变化并建立起其他细胞所没有的特征,这样建立特异性的过程称之为分化。)这个时候还只是细胞,还没有形成耳朵也眼睛。也就是说在胎儿发育的第四周,胎儿的大脑——那时候还不叫大脑——两侧会出现两个黑点,以后会变成眼睛的晶体,两侧像仙人掌一样的神经细胞,以后会发育成听觉器官。嗅觉细胞第五周开始出现,味觉第八周出现。在这些器官成长的时期,父母是帮不上什么忙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去打扰孩子。 做妈妈的这个时候只要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没有太多的压力,每天适量的运动就可以了。 因为过高的压力,会改变胎儿的神经发展,甚至影响孩子以后对事物的认知和表现。 我有一个个案,两个孩子。老大性格很暴躁,老二性格比较平和,各方面发育也比较完美。当然,这和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有关系。后来妈妈在回忆的时候讲过,在怀老大的时候,那时他们夫妻刚创业,每天工作高度紧张,有时候睡觉都在担心海外的订单。等怀老二的时候,生意和生活以及夫妇感情也改善了很多。当然并不是说这就是造成老大性格暴躁的原因,但是其中也有一定的关联。 不过大自然也为妈妈们安排了一个应付压力最好的武器——运动。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大脑会产生一种物质叫神经生长因子,这是大脑神经元的营养剂,会防止因为紧张而产生的糖皮质酮去伤害神经细胞。所以适量的运动对胎儿有保护作用。但是也最好不要过量的运动,因为太多的运动会减少子宫的血流量,对胎儿不利。另外经常运动的孕妇在生产时也会比不运动的孕妇减少生产时间,减少母子产生危险的可能。 所以,妈妈们在怀孕的时候,最好的胎教就是保持心情平和,保证营养和适量运动。 大自然任何的安排都不是白费功夫。为什么人类有这么漫长的童年,也是有原因的。一匹小马,生出来之后几个小时后就能站立行走,而人类需要一年;一匹小马一两年之后就能成为劳动力,而人类需要18年。因为人类从出生到成年,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脑变大、变聪明了。动物从出生到行走到壮年需要的时间很短,因为他们要活下来,要马上适应这个社会不要被淘汰。而人类的大脑变大变聪明后,就成了万物之灵,就不用时时刻刻准备逃命和活下来了,这是人类进化几万年的生存方式。 所以,如果想要养育健康的孩子,有必要适当的了解点人类的发展规律,更好的陪伴我们的孩子。 |
|
来自: 咨询师曹丽君 > 《儿童青少年心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