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移民及海外规划服务平台,解读最新移民政策,想了解更多,: report4444)咨询。 | | | | 本文来自:微悉尼(wesydney)微信公众号 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 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 在他30岁的时候, 他融合化学与量子力学两门学科的知识, 提出了原子结合成分子的第三种基本方式。 这项研究在20年后帮助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在1953年解开了DNA的结构密码。 第二年,莱纳斯·鲍林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伦敦大学学院生物科学家尼克·莱恩(Nick Lane) 在他2001年出版的《氧》(Oxygen)一书中写道:
这样一个科学巨人在言论上有着必然的被信任性, 一个理论如果从他口中说出, 一定可以俘获不少人。 在1970年时, 他撰写了畅销书《怎么才能活得更长,感觉更好》(How To Live Longer and Feel Better), 在书中,他诠释了维生素对人类健康的益处, 并且,他“以身作则”,从65岁开始就在早餐的橙汁中 加入维生素C, 据BBC报道, 他每天摄入1.8万毫克(18克)维生素C, 达到普通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0倍。 而鲍林这样做的理由是,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另有维E、β-胡萝卜素和叶酸), 可让人减缓衰老。 随即, 维生素系列产品立刻风靡全球, 成千上万人抢购维生素作为平时的保健品食用, 维生素也就此达到了 神话般的地位。 其中,维生素B3(烟酸)被称为心脏病的天然盾牌, 在预防心脏病上有着出奇的效果。 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则被称为是防止衰老的良药。 然而, 自从莱纳斯·鲍林改变早餐习惯以来, 他的方向就跑偏了。 众人“声讨”维生素 近日,英国媒体《Dailymail(每日邮报)》发表了一篇报道: Dailymail:维生素对健康没有益处!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同样,《Financial Review》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表了类似新闻: Financial Review:维他命药片不会保护你的心脏,反而有时会危害健康。 连BBC也开始炮轰维生素: 这就奇怪了,自从莱纳斯·鲍林“揭秘”维生素的神效之后, 维生素制品一直是保健品王国中的国王, 其销量在全球一直居高不下, 怎会突然之间又对身体没有作用了? 报道中又为何称其“有害健康”? 其实, 药效、剂量、针对症一直是维生素所 说不清的几个关键, 这件事,还得从芬兰与美国在1986年那次共同研究说起。 芬兰与美国的研究人员曾经共同开展了一次大型研究活动, 人们称之为 “艾奥瓦州女性健康调查”。 这项调查涉及3.9万名年龄为55岁至69岁的美国女性, 她们1986年到2004年间三次报告经常服用的 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补剂种类。 统计数据显示,调查开始时, 约有63%的女性服用维生素补剂, 到2004年调查结束时, 服用维生素补剂的人数比例增至85%。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常见补剂会增加中老年女性的 早逝风险。 ![]() 举例来说,经常服用多种维生素的女性早逝风险比不服用多种维生素的女性 高2.4%, 经常服用维生素B6的早逝风险高4%。 另外,经常服用镁和锌会让早逝风险分别 增加3.6%和3%。 不过,经常服用钙片的女性早逝风险比不服用钙片的女性低。 ![]() 而研究人员承认,调查期间没有记录这些女性的健康状况, 这会对调查准确率产生影响, 但研究人员同时坚定地认为, 除了营养不良者,正常人如果服用过量维生素, 很可能增加早逝的可能!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2008年做过类似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一些维生素补剂会让 早逝风险增加16%。 这一次的研究报告发表在 《内科学档案》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 虽然研究过程仍存在缺陷, 导致结果不能完全说明维生素补剂会导致早逝, 但许多人也对维生素心生防备。 ![]() 在今天,《Dailymail》和《Financial Review》又在报道中将这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再次推出, 并用新的试验告诉人们, 维生素可能对人体本无益处, 甚至,如果服用不当, 很可能危害生命! ![]() 来自加拿大St Michael's医院的专家和多伦多大学的学者近期完成了关于维生素的最新研究, 研究者一共测试了9种维他命元素和6种矿物质补充剂,他们分别为,
而研究结果让他们再次对维生素 起了防备心! ![]() 研究发现, 烟酸(或称维生素B3)对于想要控制自己胆固醇或者防止心脏病的人来说 太危险了! 研究人员甚至说:
最新研究发现,烟酸(维生素B3)不但不会减少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概率, 还会增加内出血、 糖尿病和死亡的风险。 ![]() 临床试验显示, 服用烟酸实际并没有以任何形式防止 心脏问题的产生。 研究还发现,长期服用烟酸者 更易得传染病、肝病和包括肠胃及大脑的身体各部位出血 鉴于它惊人的副作用, 研究人员甚至建议这一维生素 不该合法存在。 ![]() 有关烟酸的研究报告曾经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当时美国默克集团立即回应 将停止出售此药。 不止是烟酸, 在对其余被称为“抗氧化剂”的维生素的研究中, 研究结果也并不是那么乐观。 ![]() 研究主要针对复合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C展开, 而结果显示, 这些传输中的防衰老抗氧化剂, 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长期服用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反而可能引起中风和早逝。 在研究中,研究者表示:
![]() 除此之外,更严重的是, 大量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可能会 导致药物中毒。 这一系列试验,从最初的1986年到至今, 不得不承认它们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可否认的说服力。 但就同当年莱纳斯·鲍林提出维生素“养生论”时一样, 这些实验也不完全具备确凿的 指向性证据和完全对照实验组。 维生素确实无益处!但有害性待考察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从中立的角度来看, 即便现在的结论很可能正确, 但是这些实验仍旧 缺乏核心说服力, 这些实验既可以证明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对人体并没有什么益处, 同时,不能有力证明烟酸(维生素B3)和其它维生素对人体具有副作用, 即便在实验组中可能出现过副作用。 ![]() 对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那一次维生素试验,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主攻人类营养研究的格莱尼丝·琼斯说:
她表示,此次试验在试验方法和试验资料方面存在着 一些细节问题, 她说:
![]() 所以, 目前对于长期口服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是否有好处 仍然存在争议。 大多数研究未发现这样做有抗癌等好处, 而有试验发现补充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会显著增加死亡率, 却存在着方法和资料上的细节问题, 导致试验结论不够严谨。 ![]() 他们认为: 1. 服用大剂量维生素E的好处仍然没有充分证据; 2. 补充维生素C预防任何疾病的做法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3. 没有人应该服用大剂量β-胡萝卜素。 美国预防服务专门工作组发表声明称:
所以,对于需要补充维生素的人群(如营养不良)还是要在医生的叮嘱下服用维生素, 但是,如果要将维生素作为保健品服用, 一定要注意不要过量! 不要滥用保健品 1. 保健品不宜服用过量 任何保健品对于疾病都没有直接的疗效, 保健品和药品是两个概念。 平时的保健品不宜服用过多, 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 2.保健品不服用过量不一定没有危险 不同保健品针对的人群也是不同的, 如果自身不属于该人群, 就不要擅自服用 针对该人群的保健品。 比如长期酗酒的人肝脏会有不适, 这一类人若服用深海鱼油, 还不如继续酗酒… ![]() 3. 多吃保健品不一定有益健康 这是许多老年人的通病, 许多老年人为了健康,会服用多种多样的保健品, 每天除了一日三餐, 就是保健品了。 可人体对任何一种营养的需求都有上限, 一旦过量,超过了人体承受限度, 物极必反,对身体产生伤害。 ![]()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认为, 服用抗氧化的维生素A、它的前体β-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E的人们, 都是在拿他们的生命去冒险, 这些补充剂非但不会对身体有好处, 甚至会增加死亡的风险。 ![]()
然而, 这篇研究报告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不健康的人群, 而对于健康人, 这一结论是否适用尚存疑问。 根据目前的证据来看, “服用维生素增加死亡率”一说, 还不能让人信服。 ![]() 无论如何, 正常人都不宜过度服用保健品, 要想保健, 运动健身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维生素和抗氧化剂产品,
|
|
来自: Frank_Chia >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