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甜甜告诉老妈不要相信这些东西,结果她昨天刚说完,今天她妈又跑到群里发了一条「千万不要用大蒜炝锅,会致癌!赶紧转给你的家人朋友看!」 马甜甜无语了。
二 很多人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父母老是做一些事,让儿女生气,甚至让儿女感觉自己的父母简直不可理喻。 二狗的妈妈在农村。最近几年,经常有一些营销公司开车到村口,主持人用大喇叭,口若悬河地给村里人讲讲笑话,或者养生知识,为了吸引大家,每天早上送毛巾、脸盆、筷子之类的廉价日用品。 于是,老年人每天早上争先恐后地去领礼品。每天来的人越来越多,过了几天,看人数差不多了,营销公司才开始推出自己的高价产品。 因为经过前面那些天的预热,有了信任度,总有老年人愿意买单。其实,只要有一个人买,他们前几天送礼品的成本就收回来了。 二狗买次回到家,看到妈妈领回来的脸盆、毛巾、筷子就发愁,对妈妈说:「这些东西根本不值钱,质量好不好,咱用得着那么多筷子吗?」 二狗妈说:「反正不花钱,而且我不上当,人家推销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买,你担心什么?!」 二狗不是担心,他只是想让妈妈的生活品质提高一下,不再贪图廉价的赠品。 可是,每次二狗买东西回来,妈妈总是嫌贵。
三 二狗家所在的村里,曾经有一个老头,每天出去捡柴禾,去路边、河边、田埂,捡拾干枯的树枝。 每过几天,老头家里就堆满了树枝。 他的儿子、儿媳、孙子等家人十分苦恼,不得不把堆积如山的树枝扔到村外。可是,老太会倔强地再把树枝捡回来。 即使家人用货车把树枝运到几十里外扔掉,也没什么用,他每天仍然能拣树枝回来。 他不可能不知道,现在做饭基本上都用煤气、用电了,很少烧柴火了,可是年老的他无事可做,捡柴禾成了他唯一的生活方式,成了他怀念过去的精神寄托。 他生活在过去,家人却过现在的日子,这个矛盾直到他去世才解决。
四 跟我们这些早早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人相比,老年人的生活圈子封闭,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生活方式已经固化,所以经常做出令儿女感觉匪夷所思的事情。 子女每次看到爸爸妈妈犯很幼稚的错误时,总是很生气,控制不住脾气想要指责他们。 父母的形象,在幼小的孩子心目中,原本是高大的,完美的。可是,随着子女长大,父母老去,子女会在父母身上发现了太多缺点,于是引发了很多缺憾和矛盾。 作家王朔在《致女儿书》一文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五 当子女从乖顺听话的小孩子,成长为独立的大人,不经意间,口无遮拦说出一句话,都可能深深地伤害父母。 做子女的,要控制住自己的舌头。不要随口放出一把把利箭,刺穿父母的心。 哪些话尽量不要说呢? 1、不要批评父母无能 「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 「这么简单也不会。」 「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这样的话,反映出子女极度不信任父母。 父母想为孩子做点事,子女却拒绝了他们。父母觉得自己没用了,儿女不需要他们了,于是变得消极、悲观。 2、不要抱怨父母啰嗦 「有事吗?没事我挂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啰嗦。」 除了催婚、催生孩子,即使一件很简单的事,父母也可能嘱咐很多遍。不要烦,只有真正爱你的人才会对你啰嗦。 3、不要对父母的教育不耐烦 「瞎操心什么啊!」 「我知道了,别说了,你说的我懂。」 什么是「孝顺」?除了「孝」,还要「顺」,说话时也要顺服父母。
六 台湾作家三毛在《亲爱的三毛》中写道: 父母的年纪比较大了,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观念总是困难的……在许多地方,便必须请青少年包涵父母,谅解父母。 让他们问一些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 让他们犯一些幼稚、低级的错误; 让他们说一些你不认同的话,发表一些落伍的观点; 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尽管那些事情可能会引起你的厌恶 别急着对自己的父母说教,有时候,在父母面前装装傻,就是一种孝顺。
七 圣经告诉我们,世人都犯了罪。世上没有一个完全人,包括我们的父母。 在他们慢慢变老的过程中,多些细心、用心、耐心,是儿女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告诉爸爸妈妈:你们错了,你们真笨,你们真傻。 总有一天,你会追悔莫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