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的一支神秘起义军,消灭了朝廷百万正规军,直到清朝才灭亡

 小天使_ag 2018-05-31

史新晴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支农民起义军,在反对封建王朝的斗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时间跨越了元明清三个朝代,在同朝廷的作战过程中,从弱小走向强大,最后到清朝嘉庆年间,他们的势力范围达到顶峰,可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实力慢慢弱小,到清朝末年,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就是白莲教起义。

白莲教起义最初的发展只是在唐宋年间,是在农民中间的一支小团体。可是到了元朝,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蒙古骑兵统治了中国之后,中原百姓就开始民不聊生了,甚至人还被分成了等级,这个时候,以农民组成的白莲教就开始了反抗元朝的统治者,这是白莲教初期对统治者的反抗。虽然多次被镇压,可是依然开启了白莲教反抗的序幕。

到了明朝初年,白莲教的活动更加频繁,朱元璋和朱棣当皇帝的时候,也都出兵镇压,可是依然没有完全消灭。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白莲教派系众多,他们自己就没法统一管理,所以明朝军队剿灭的时候也没能斩草除根。到了明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爆发,白莲教又一次死灰复燃,开始了反抗明朝的斗争。

到了清朝的时候,白莲教起义的态度却来了个大转弯,为了反对满清的统治,竟然又开始了反清复明,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不断的制造混乱,连千古一帝康熙都无能为力。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朝廷在老百姓的土地问题上,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了怨声很大。到嘉庆年间,各地的老百姓再次揭竿而起,白莲教的规模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清朝政府看到这样的现状,不得不出兵进行大规模的打压,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莲教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和团队合作,起义军的补给和后勤保障严重缺失,让本来就兵力分散的起义军战斗力大大折扣。

这可能就是农民起义的弊端,也是白莲教走向失败的最终原因。从元朝开始反抗算起,白莲教的每次战斗都是与朝廷的正规军作战,算起来消灭的军队人数已达百万之多,可是依然免不了失败,从嘉庆年间的起义开始,白莲教起义就没能再次振作起来,人数开始急剧的下降,从几十万人锐减到只有几千人,到清朝灭亡的时候,已经很难再听到白莲教起义了。

在我国历史上,反对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中,白莲教起义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几乎是谁做皇帝,他就反对谁,在历经的三个朝代中,几乎每一个皇帝都对他们心生正敬畏,特别是清朝政府,为了镇压白莲教起义,国库几乎都掏空了,也为清朝后期军队战斗力的一蹶不振埋下了伏笔,也算间接的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