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来袭,中医就这样治疗®医学论坛网

 蔚蓝色淼 2018-05-31

          癌症是非常严重的恶性疾病,其发病年龄逐渐呈年轻化趋势。提及癌症,难免谈之色变,事实上,癌症若能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有明显优势的。

        癌症因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在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入侵,痰、湿、气、瘀、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临床特点为体内出现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坚如岩石,并伴有脏腑虚衰的表现。

        病因病机

        1外感病邪,气血凝结

        感受六淫病邪,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受阻,痰湿毒瘀交结,日久则可发展成癌。其中以寒邪为主。寒主凝滞,寒邪侵袭人体后容易导致气血瘀阻,日久成癌。正虚是发病的基础,外感是发病的诱因。外感病邪还包括自然界中化学、物理致癌因素。

        2内伤七情,脏腑亏损

        长期忧思、郁怒、惊恐、悲伤,心肝脾功能受损,气机失于调畅,日久气滞痰凝血瘀相互搏结,形成癌症。

        3饮食劳倦,正虚邪留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或恣饮醇酒,导致脾胃运行功能失调,积湿生热,湿聚成痰,痰湿阻碍气血运行,瘀毒留积成癌。

        4先天不足,禀赋异常

        脏腑功能受损,气血失调,容易因外感、情志、饮食、劳倦所伤,导致正气亏虚,痰湿气血瘀阻而形成癌症。

        总之,本病的发生是因脏腑功能受损,痰湿、气滞、血瘀、热毒相互搏结,日久成癌。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临证备要

        1.正虚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癌症的发生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导致有形之邪(如热毒、气滞、痰凝、血瘀)日久形成痞块,发展为癌症。正如《内经》所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所以癌症的发生有正虚因素存在,且在癌症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损伤人体正气,也会导致正虚的加重。西医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都会损伤正气,尤其是脾胃功能,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损伤后,会进一步加重虚证。因此,虚证存在于癌症全过程中。

        2.扶正祛邪是治疗癌症的基本大法

        正虚贯穿于癌症始终,而正虚又导致热毒、气滞、痰凝、血瘀,故治疗时既要扶正,提高人体抵抗力和自身修复能力,充实人体的气血津液精等精微物质,同时又要根据夹杂实邪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理气、活血、解毒、散结、化痰、祛湿、通络等法,以达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当然,要根据邪正虚实之主次,可以重点扶正,也可重点祛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