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周汝昌|世上再无周汝昌,无人再懂《红楼梦》

 静雅轩345 2018-05-31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格律诗写作提高班


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一个情节让人潸然泪下。


贾府败落后,从狱神庙放出的宝玉拿着昔日家里的一盏灯,在这个夜里遇到了沦落风尘的史湘云,两人此情此景相见,欲语泪先流,一切的悲恸和血泪在这一刻倾泄而出,无法自持……


诗词君每每看到这一幕,亦是泪流满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令人痛心的结局来自于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的研究。众所周知,87版《红楼梦》邀请了一大批红学专家坐阵指导。


关于结局,《红楼梦》剧组最后采用周先生的研究成果,拍出宝玉和湘云的重逢。贾府大厦已倾,昔日的美好对比今日的残酷,着实让人体会到《红楼梦》 内中人生无常的深刻喻意。


2012年5月31日,

一代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去世,

终年95岁。

如今,红楼犹在, 先生驾鹤西去。

世间再无周汝昌,无人再懂曹雪芹。



周汝昌先生公认是红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考证之下,《红楼梦》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得到许多研究者的承认。他的许多研究成果成为今日红学研究的“标准答案”。


周汝昌先生的研究成果令人信服,在于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红楼梦》的一片痴心。周汝昌先生的一生都在《红楼梦》上了。对于《红楼梦》,只有一个痴字可以形容。



怒怼“潇湘馆”


据说,老先生50年代在四川教书时,走在街上,看到一家饭馆题名“潇湘馆”,当即找店家理论,“潇湘馆是林妹妹的居所,你怎么能开饭店呢?


如果这是真事,可见老先生真个是不疯魔不成佛了。为什么诗词君觉得这样的周先生也有一丝可爱,只是,委屈了店家。


说起红楼梦,滔滔不绝


周汝昌先生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但是只要一说起《红楼梦》就会滔滔不绝。友人曾说,在周先生面前,你可千万不能提红、楼、梦、曹、雪、芹这六个字。否则,周先生就会像突然按下发动器的人一样,滔滔不绝。



与曹雪芹为友


诗词君曾有幸拜读过周先生的文章,让诗词君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周汝昌先生在行文中称呼曹雪芹为“雪芹”,称呼宝玉为“玉兄”。


那时的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称呼,彼时才理解周先生对《红楼梦》的深情与痴迷,他将《红楼梦》同生活结合,他似乎在与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对话。


痴到人生最后一刻


《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曾说: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这句话用在周汝昌先生身上也十分合适。从进入《红楼梦》中的那一刻起,他与《红楼梦》再也没有分开。


周汝昌先生50岁左右就失明了,右眼需要靠两个放大镜叠加才能看得见字,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稿。


当右眼仅存的视力也没有时,他口述,女儿执笔,坚持创作,并陆续出版了十余本专著,令人叹服。



2012年5月31日,周汝昌先生逝世,终年95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依然笔耕不辍。女儿周伦玲说:“父亲一直在工作,5月23日那天他还在口述一部新书的大纲,名叫《梦悟红楼》。”


周汝昌先生去世后, 女儿周伦玲说,根据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先生已去,红楼犹存,却少了一个好知己。


谨以此文缅怀周汝昌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后台回复签约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征稿详情。转载授权请加诗词世界小编微信H1834394409,加粉丝群后台回复加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