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裕固族原始宗教——萨满教

 弘道养正馆 2018-05-31

裕固族原始宗教——萨满教

 裕固族在历史上先后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佛教和藏传佛教。今天,在裕固族现实生活中呈现的宗教文化仍然是多种多样,交相错织。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草原渔猎民族普遍信仰的古老宗教。萨满教是一种流行范围较广、产生时间比较早的原始宗教。操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语言的满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操突厥族语言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操蒙古族语言的蒙古、达斡尔等民族都信仰过萨满教。“萨满”在满一通古斯语族语言中是“巫”的意思,即指萨满教的巫师,在裕固语中则称“也赫哲” 点格尔汗是裕固族人的原始崇拜。过去不论是操西部裕固语还是操东部裕固语的裕固人都有被称作“点格尔汗”的原始崇拜。“点格尔汗”的仪式由专门神职人员担任,裕固语称其为也赫哲,汉语即“师公子”(相当于巫师)。

也赫哲是裕固族祭“点格尔汗”的神职人员。裕固族的“也赫哲”同汉族地区的巫师相类似,甘肃河西地区的汉族称其为“师公子”。“也赫哲”多为男性,有父子相传的,也有自发的。白发的“也赫哲”就是有人某一天突然全身发抖,

不省人事,自称“天神”附体,并以“天神”的名义告诉群众,他就是“也赫哲”,成为祭点格尔汗的神职人员。“也赫哲”的衣着通常人相同,只是头上留着一条长辫子,上面缠着许多绿、白、蓝布条,平时盘在头上。

神灯是裕固族“也赫哲”的祭祀神器之一。灯神即酥油灯,其燃料为酥油,内放红、蓝、白、绿等各色布条做灯芯。灯芯多少根据各家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决定,最多为13根,其次为9根、7根、5根不等。放神灯前,先用麦子或小米撒成一方框,里面为米字格。如9盏神灯放在框内一定位置,排成3行,每行3盏。神杆是裕固族也赫哲的祭祀神器之一。神杆用手指粗的柳枝制成,杆上缠着羊毛和各色布条,杆面刻着几道纹。祭祀时,神杆被插在用草皮制成的神杆座位。所用神杆的多寡,需按各家主事人的社会地位而定,大头目家为13根,其次为9根、7根、5根不等,均为单数。祭品勺也是裕固族也赫哲的祭祀神器之一。祭品勺用木头削制而成,勺中间有一凸出的疙瘩,勺柄较长,上面刻着一些道纹,有13道、9道、7道、3道等类。道纹较多。表示也赫哲级别越高。祭“点格尔汗”时,也赫哲将羊心、养肝切成碎块,倒入盛奶的碗里,拌在一起边念经边用祭品勺向天空抛洒,以示祭天。正在学做也赫哲的人不能拿祭品勺。

 请“也赫哲”敬“点格尔汗”的活动,一般每年两次。一次在正月初开始,每家都必须请,一家一天,一直轮到二月初。另一次在立秋之后,但不是每家都举行。正月敬“点格尔汗”的活动,比较隆重。仪式是地上铺一毯子,上面摆9堆粮食,每堆粮食上放一盏酥油灯,灯上缠绿、白、蓝3色布条。毯子上方摆一小方桌,上供一芨芨草扎成的草墩子,中间插着缠布条的柳条。祭奠时,点燃酥油灯,牵过来一只绵羊(禁用山羊),由专请的人或“也赫哲”一刀刺入羊腹,立即伸手掏出羊心。名为“攥心羊”。然后将羊头割下,连同跳动的羊心一起放在盘中,献于九灯一墩之间,随后烫羊拔毛,取一半羊毛塞入芨芨草墩中间。接着“也赫哲”开始祭奠活动,口中念念有词,绕着地毯、小方桌供品转圈子,众人跟随仿效。据说,“也赫哲”念经用的是西部裕固语,别人只能帮腔,不能学会。“也赫哲”念经完毕,随即将酥油灯推到,仔细察看灯花,根据灯花预卜该家一年中的吉凶祸福。若祸事临头,“也赫哲”则告诫主人在某月某日请喇嘛念经消灾。祭奠后第二天早晨,由家人将芨芨草墩送往本家族中的固定地方。七天后将草墩中所插柳枝上的布条取回包好,敬供神龛上面,次年继续使用。羊心、羊头在仪式完毕后,送与“也赫哲”做酬谢,羊肉由家人分享。立秋以后的祭奠活动比较简单,不点酥油灯,只在盘子中盛些水,仍宰一只“攥心羊”,剥羊皮,“也赫哲”在念经后,用芨芨草编的小草蘸着盘中的奶水四处溅酒,表示保佑人畜平安。

 煨柏香是裕固族“也赫哲”的一种占卜治病习俗。当某人有小病小灾时,要请“也赫哲”来煨柏香。用草皮或土块作香台,上面放柏香、酥油或炒面,点火烧香后,也赫哲用祭祀勺将一碗水或牛奶慢慢洒到香台上,边洒边念经。之后,将香台送出,也赫哲还把自己头发上的布条儿剪下来,浸泡在奶茶里让病人喝,一日3次,以此治病。事后户主要给也赫哲送少量钱物,以示酬谢。送酒治病也是裕固族也赫哲占卜治病习俗。如有人患重病长期不愈时,则请也赫哲送酒治病。一般要用1张白布,接二三尺蓝布及一二尺红布、绿布,从门口拉到屋里。布上需放一张羊羔皮,一块案板,板上置7个碗,碗里放各色布条,注上酒。然后,也赫哲开始念经,有时伴吹一种人骨做成的喇叭。家人把患者抬到也赫哲面前,也赫哲用舌头舔烧红的铁锨,每舔一次,向病人吹一口气。之后,拿起酒碗,在病人和他人面前旋转,并把碗里的酒连同布条一起倒掉。裕固族人认为,病人是由于鬼怪作祟而患病,此举可驱除魔鬼,所有病魔将随酒一起被倒掉。

祭鄂博是裕固族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在裕固族神话故事《神水》中,有一个部落本来十分富足,由于人们富而变懒,遍地牛、羊、马、骆驼无人管,满滩的肉奶皮毛无人爱,连天地神灵都懒得敬奉。神灵收回山泉,锁住河水,停止雨雪,3年的风沙干旱使部落濒于灭亡。神灵的惩罚使部落民众由懒惰变勤快,不仅爱护牛羊,还敬奉天神,部落又富足起来。自此有了敬天地神灵的习俗。神话《阿斯哈斯》说,鲍尔得罕王为儿子求娶郑尔斯罕王的公主,难以如愿。拉依尔昂迦神授予鲍尔得罕王秘诀。秘诀之一就是在山顶上垒起鄂博,按时祭天地神灵。从此,祭鄂博象征崇敬天地神灵。裕固族鄂博台设在山顶上,祭祀时,加上五六米长的松木椽子,尖端缠上羊毛。凡许愿祭鄂博的“神羊”,必须是雄性的白山羊或青山羊,从小不剪毛,并在右肩部拴上红、蓝布条,以作标记。祭祀仪式开始,先由喇嘛念经,然后在“神羊”的头上抹些酥油,再在羊头、羊背上浇水,待羊全身发颤时宰羊,叫做“献牲”。羊肉要分给大家,喇嘛要分“头背子”。敬“点格尔汗”的活动最早在裕固族所有的部落中都存在,也很盛行,后来逐渐衰落,但在大多数部落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还保留着这种原始崇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