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酸枣树,全身均可入药,果实食之醒睡,果仁食之则可安眠,而酸枣树上的棘刺,还可以用来消肿止痛。 酸枣根,可以入药,还经常被人做成盆景 酸枣入药历史悠久,众多典籍都有记载: 《神农本草经》记载: 酸枣,味酸平。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白棘,味辛寒。主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一名棘针。 《本草纲目》记载: 酸枣实,味酸性收,故主肝病,寒热结气,酸痹久泄,脐下满痛之症。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 白棘,味辛寒,无毒。主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气,益精髓。 《中国药典》记载: 酸枣仁,性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功用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酸枣,酸枣肉和酸枣仁功用不同 这里面的白棘,最早见自《神农本草经》,到底是什么,直至今天,还有很多种说法。考究众多古籍后,白棘其实应当就是酸枣树上的棘刺。三国时期著名医家李当之考证曰:白棘是酸枣树针。今人用天门冬苗代之,非真也。而《中国药典》仅仅收录了酸枣仁。 白棘,酸枣树针,常被误用 酸枣肉、酸枣仁和白棘,一树所出,然功效不同,可称之一身是宝。其中,酸枣肉和酸枣仁,一个醒睡,一个安眠,大自然的神奇,可见一斑。 酸枣真可说一身是宝,除去上面的果肉、果仁、白棘之外,酸枣树的皮、根和根上的皮都可以入药。据民间记载: 酸枣树皮可以敛疮生肌;解毒止血。主烧烫伤;外伤出血;崩漏。 酸枣树根可以安神。主失眠,神经衰弱。 酸枣根皮可以治便血,烧、烫伤,高血压,遗精,白带。 酸枣仁,养心安神 酸枣的食用方法很多,一般用于泡水和煎汤。根据不同的功用,可以采取不同的食用方法。 肚疼腹泻可用酸枣肉:用酸枣肉泡水或煎汤。酸枣肉是采摘的酸枣去除果核后晒干的果肉。 失眠、神经衰弱、睡觉出汗可用酸枣仁、酸枣根:用酸枣仁、酸枣树根泡水或煎汤,经常饮用。很多记载。 一般来讲,用于泡茶或煎汤 血压高,头晕头痛可用酸枣根:酸枣根一两(去外层黑皮,去木心,用内皮)。加水煎煮两次,分两次服。(山东昌潍地区《赤脚医生》 烧伤烫伤、外伤出血或皮肤生疮等,可用酸枣树皮、白棘等取适量酸枣树皮,切碎,水煎成膏,涂于净布上,贴伤处。 常喝酸枣茶,还可以降血压 便血可用酸枣根皮或白棘:酸枣根皮一两。刮去黑皮焙干,用水一碗煎至一茶杯,温服。如不止,隔七天再服一剂。 (《天津中草药》 白棘,用棘刺三升,水五升,煮二升,分三服。(《外台秘要》)。 诸肿有脓用白棘、酸枣树根取棘针,烧灰,水服一钱,一夜头出。(《千金方》)。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株酸枣,全身入药。从“棘心夭夭”开始,离不开母亲的辛劳和慈爱,长大成材之后,功用四方。而母亲仍在那里辛勤劳作,偶尔泡上一杯酸枣仁茶,看那“凯风自南”,盼望着远方的游子能够如同那叽叽喳喳的黄鸟一般,从远处飞来,"载好其音,慰母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