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尊自爱的性格给养

 青青的子衿 2018-06-01
                文/吴情

一九四三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正式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生存的多方面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尽管马斯洛的理论内部存在诸多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强调了人的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并为这种目标的实现指明了广阔的前景。

人,生之为人,先得吃喝,以求个人肉体生命的保存。基本的物质条件满足之后,社交需求、建立自尊和实现个人价值才有可能逐步实现。现今社会,物质生产较以往时代获得极大丰富,在某种程度上,人的内在价值和潜力的实现,或许更加引人关注。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同时都有着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需求,这些需求的展开在多数情况下要求人进入社会,与人群多加接触,广泛参与各类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一方面学习在集体之中合作与妥协,另一方面,建立个人稳定的内部世界——心理世界。

其中,建立自尊的种种活动尤为重要,关于建立和巩固自尊的心理学书籍也因此汗牛充栋。《恰如其分的自尊》,便是在嘈杂繁多的书市中、努力发声的一本书,尽管这声音微弱细微。在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和富朗索瓦·勒洛尔看来,“自尊”这一概念“非常重要”,与每个人“密切相关”,它既涉及自我评价,又包含个人认同和接纳(或悦纳),对于“我们的心理平衡极为关键”。自尊是个复杂的集合体,主要体现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前者主要指个人认同,包括对个人外貌、能力、品质、德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后者则主要涉及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威信、社会尊重等层次。内、外部尊重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较强的内部尊重有助于建立较强的外部尊重,反之亦然。然而,自尊本身有利有弊。这无疑为自尊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不少的难题和挑战。

准确说来,自尊由自爱、自我观和自信三大部分组合而成。自爱是个人对自我无条件之爱,不期待任何回报;自我观则是对个人的认识和评价,带有极强的主观性色彩;自信主要是指确信自己有能力在特定的场合采取正确的行动。自爱、自我观和自信三部分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我们内在心理世界的(非)稳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缺乏足够的内、外部自尊以促进社交行为的开展,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个人工作、婚姻和家庭生活。两位作者认为,就孩子而言,应当明确自尊的来源,引导他们逐步成长,帮助其正确看待个人的形象、性格、品质和德行;就成人而言,应该知晓自尊方面的心理疾病,以敏锐的视角观察自己,适时进行身心调节和自尊修复,或设置障碍、或模仿榜样,在日积月累的人为干预中逐步提高个人自尊。除此之外,最具实效的,或许只是简单的三个字:“爱自己”。

《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以“自尊”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采取心理学多种实验手段,收集了大量一手数据,并就实例进行分析和阐述,专业素养和通俗特质兼备。在笔者看来,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我们有条件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个人亟待满足的尊重需求侧耳倾听,我们真切地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充满信心,以自尊自爱给予性格最浓厚的给养,同时,也对整个社会饱含热情,体悟到生存与发展的的价值所在。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