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切口SMAS除皱术

 余音整形 2018-06-01


作者:马晓艳、王志军



1

概述


短切口除皱术,顾名思义,切口与经典除皱术相比,缩短了耳后切口的切开范围。经典切口除皱术的切口比较长,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手术区域的暴露范围,另一方面是为了切除皮肤的时候,避免出现“猫耳”畸形。因此,短切口除皱术适应人群相对较年轻。



2


适应证

最佳适应人群:

年龄35-45岁,

面部皮肤老化明显,皮弹性较差,

面部轻度松垂,

颈部无明显松垂

图1 35至45岁人群的面部形态


比较适用人群

年龄45-50岁,

面部中度以上松垂,

颈部皮肤中度松弛,

颌下及颏下少量脂肪堆积。

图2 45至50岁人群的面部形态



3

手术技术

1、术前设计

术前设计耳前和颞部皮肤切口位置。标记皮下分离范围:分别沿耳轮脚前和外眦连线,耳屏前至鼻翼沟连线,耳垂至下颌缘连线,下颌缘向下设计皮下的分离范围,分别是5cm,5cm,7cm,5cm。

2、皮下分离

切口麻醉和局部肿胀麻醉起效后,沿标记线切开。依次按照颞部、耳前的顺序进行皮下分离。分离时注意,颞部发际线内,注意保护毛囊。


用Coleman吸脂针,抽吸下颌、鼻唇沟处侧的多余脂肪。切开皮肤切口后,皮下剥离跨过颧弓,松解颧弓韧带和咬肌皮肤韧带。

3、SMAS瓣分离

沿颧弓水平切开SMAS筋膜,向前分离约2cm左右,向下至下颌缘下3-4cm。先沿腮腺表面进行分离,注意分离不可过深。

图3 橙色区域为SMAS分离范围


倒L形切除宽约1cm的SMAS筋膜条,然后将SMAS筋膜的切缘向上提升固定。


图4 绿色区域为倒L形切除SMAS的区域,红色箭头为SMAS的提紧方向


4

面中部悬吊固定


然后,用悬吊缝线提升面中部的下垂组织,并将缝线游离端固定于颞深筋膜。


图5 用悬吊缝线提升面中部的下垂组织


5

脂肪移植技术


面部凹陷明显者,还可结合颗粒脂肪移植技术,改善面部容积。

该技术的优点是创伤性比较小,恢复期短,瘢痕较短,操作简单,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该技术将SMAS提升和埋线提升技术相结合,既减少了皮肤切口的张力,又避免了单纯埋线提升后,软组织堆积的外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