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一个县,位于两省交界处,被誉为“陇上小江南”

 昵称VChmUhmv 2018-06-01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得名于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结合而成,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包括86个县(市、区),常住人口2609.95万人(2016年)。

甘肃一个县,位于两省交界处,被誉为“陇上小江南”

徽县,隶属于甘肃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接成县、西和县,北接天水市,南邻陕西省略阳县,东与两当县接壤。

徽县境域,秦朝属陇西郡,设县始于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河池县。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河池县改名乐平亭。东汉初,复名河池县。

三国及西晋,县境仍置河池县,永嘉之乱后,县境属仇池国辖地。北魏时,于河池故地置广化县,并在今县境东南置思安县,广化县、思安县同隶于广化郡(郡治广化县)。

隋朝仁寿元年(601年),广化县改名河池县;大业初,省思安县并入河池县,河池县隶于凤州。唐朝、五代及北宋时,河池县仍隶属于凤州,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河池县移治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先农村一带)。

元朝初,于河池县置南凤州,至元六年(1264年)南凤州改名徽州;至元七年(1270年),省河池县入徽州,徽州领两当县一县。

明朝及清朝初,仍为徽州,领两当县;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徽州降为徽县。

1958年4月,徽县与两当县合并,县名仍为徽县,县址仍在城关镇;同年7月,徽县又与成县合并,名为徽成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

1962年1月,恢复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原建制,徽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徽县先后隶属于天水专区、天水地区、陇南地区,2004年地级陇南市成立后,隶属于陇南市管辖至今。

甘肃一个县,位于两省交界处,被誉为“陇上小江南”

徽县总面积2772平方公里,下辖15个乡镇,总人口22.35万人(2015年)。

甘肃一个县,位于两省交界处,被誉为“陇上小江南”

徽县,古名河池,因县境腹地有河池水(又名永宁河)而得名,自公元前111年置河池县,已有近2200年历史,1264年改为徽州,1729年降为徽县至今,境内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田畴沃野,稻果飘香,自古为交通要塞和陇上名邑,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誉。甘肃省,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得名于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结合而成,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包括86个县(市、区),常住人口2609.95万人(2016年)。

甘肃一个县,位于两省交界处,被誉为“陇上小江南”

徽县,隶属于甘肃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接成县、西和县,北接天水市,南邻陕西省略阳县,东与两当县接壤。

徽县境域,秦朝属陇西郡,设县始于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河池县。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河池县改名乐平亭。东汉初,复名河池县。

三国及西晋,县境仍置河池县,永嘉之乱后,县境属仇池国辖地。北魏时,于河池故地置广化县,并在今县境东南置思安县,广化县、思安县同隶于广化郡(郡治广化县)。

隋朝仁寿元年(601年),广化县改名河池县;大业初,省思安县并入河池县,河池县隶于凤州。唐朝、五代及北宋时,河池县仍隶属于凤州,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河池县移治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先农村一带)。

元朝初,于河池县置南凤州,至元六年(1264年)南凤州改名徽州;至元七年(1270年),省河池县入徽州,徽州领两当县一县。

明朝及清朝初,仍为徽州,领两当县;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徽州降为徽县。

1958年4月,徽县与两当县合并,县名仍为徽县,县址仍在城关镇;同年7月,徽县又与成县合并,名为徽成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

1962年1月,恢复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原建制,徽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徽县先后隶属于天水专区、天水地区、陇南地区,2004年地级陇南市成立后,隶属于陇南市管辖至今。

甘肃一个县,位于两省交界处,被誉为“陇上小江南”

徽县总面积2772平方公里,下辖15个乡镇,总人口22.35万人(2015年)。

甘肃一个县,位于两省交界处,被誉为“陇上小江南”

徽县,古名河池,因县境腹地有河池水(又名永宁河)而得名,自公元前111年置河池县,已有近2200年历史,1264年改为徽州,1729年降为徽县至今,境内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田畴沃野,稻果飘香,自古为交通要塞和陇上名邑,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