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

 柴桂苓 2018-06-01
肝胃不和证: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醋柴胡12g,枳壳10g,白芍15g,香附10g,川芎10g,陈皮12g,甘草6g
随证加减:嗳气频繁者加旋覆花10g、代赭石30g;反酸、烧心感明显者加黄连3g、吴茱萸1g;疼痛明显者加元胡10g,川楝子10g;纳呆腹胀者加白术10g,砂仁6g。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多因情志不畅,可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犯胃,使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而运化失职,而出现腹部痞满胀痛、厌食、嗳气、泛酸等症;由于饮食伤及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致土虚木贼,发展成肝胃不和,“ 气有余便是火” ,进而形成肝胃郁热证,或肝郁日久,脾气亏虚日益加重,表现出脾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等。脾胃属土,位于中焦,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二者共同完成受纳、运化、腐熟的功能。胃易为邪气侵犯而淫居其中,而致胃的功能受损,病位在胃( 脾) 。本病病位虽在脾胃,但与肝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肝郁犯脾,脾胃升降失常。本病多伴有情志不遂,如抑郁恼怒、善太息、焦虑、紧张等,临床从肝脾相关的角度,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
方中柴胡苦辛凉,主入肝胆,功擅条达肝气而疏郁结,用为君药。香附苦辛而平,专入肝经,长于疏肝理气,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川芎味辛气雄,主入肝胆,能疏肝开郁,行气活血,止胁痛,二药相合,共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而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同为臣药。陈皮理气行滞和胃;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兼作使药。诸药同用,使其具有疏肝健脾,行气止痛之良效,为治疗肝郁气滞之经典名方。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焦虑、预防不良情绪产生和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方中柴胡具有增强胃排空及小肠的推进功能;白芍与甘草配伍有柔肝养阴,缓急止痛,加强解痉作用。枳壳对胃肠平滑肌呈双相调节作用,既兴奋胃肠,使其蠕动增强,又有降低胃肠平滑肌张力和解痉作用。全方集疏肝解郁,和胃止痛大法于一体,既能促进胃肠排空,又具胃肠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从整体上进行调节,可取的较好疗效。
随症加减:旋覆花功擅下气,代赭石重坠降逆,长于镇摄肝胃之逆气,降逆下气之力强,临床研究发现两者配伍具有促进胃泌素的表达,增加胃肠运动,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心3I。黄连苦、寒,入心、肝胃经,既能清肝火,使肝火得清白不横逆犯胃;又能泻胃火,使胃火得清胃气自降,吴茱萸与之配伍,可开肝郁,降胃逆,肝胃同治,肝火得清,胃气得降。有实验研究发现两者配伍减少胃液分泌量及胃酸的分泌,元胡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使气畅血行,通则不痛,现代研究发现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亦是镇痛作用最强的有效成分,其左旋体又名“ 颅痛定” ,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有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中含有白术内酯是其健脾运脾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及双向调节胃肠蠕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