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咽癌重点号 | 2018年5期

 渐近故乡时 2018-06-02

  5期重点号:下咽癌 

执行总编:潘新良教授

本期的重点号是下咽癌。下咽癌是头颈部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因为治疗下咽癌会影响到患者的发音、吞咽、呼吸等重要功能,所以在临床中非常注重对患者器官功能的保留。本期述评文章以本刊在2017年第1期刊登的《下咽癌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专家共识》为基础,分别阐述了下咽癌术前评估的重要性,手术治疗入路和修复重建方法及材料的选择,并提出在治疗中应开展多学科诊疗模式。《335例经声门旁间隙入路切除梨状窝癌的疗效分析》一文认为经声门旁间隙入路适合早、中期病变的患者,可以有效保留喉功能,减少咽瘘发生,验证了手术入路对下咽癌手术功能保留的重要性。《264例下咽癌治疗与预后分析》的作者通过随访发现患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病死率高达45.0%。《晚期下咽癌119例手术与非手术综合治疗临床分析》一文通过对119例晚期下咽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发症及器官功能保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综合治疗仍然是晚期下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手术综合治疗在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上与非手术综合治疗相当,但在器官功能保留率上低于非手术综合治疗。在手术与非手术综合治疗的选择上,我们不仅应了解患者的意愿,还应根据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并结合医生的诊疗经验,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咽后淋巴清扫在下咽癌治疗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了咽后淋巴转移阳性者的临床特征及与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下咽癌易发生咽后淋巴结转移,对下咽后壁癌、T3及T4期梨状窝癌、颈部N2b以上淋巴转移患者,均应行咽后淋巴清扫。咽后淋巴清扫术可有效降低因咽后淋巴结复发所致的死亡,提高颈部区域淋巴结的控制率。《改良分叶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在下咽缺损合并颈前区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作者采用改良分叶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修复5例复发下咽癌、1例原发下咽癌及1例下咽癌术后咽瘘患者的下咽缺损合并颈前区缺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提示该皮瓣可用于此类缺损修复。

    除重点号外,本期还刊出了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制订的《中国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共识从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术前评估、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气管支气管异物护理、健康教育等十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共识对规范国内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实现快速确诊、准确鉴别、及时取出异物,有效处理围手术期的各种并发症以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全民的预防意识,降低气管支气管异物给儿童造成的意外伤害也有指导作用。

所有文章的全文,稍晚时候将在我刊官方网站(http://www./)上线,届时您可以登录后浏览。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年5期目录

述评

注重以专家共识为指导  不断提升我国下咽癌诊治水平

潘新良


诊疗方案

中国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


下咽癌

335例经声门旁间隙入路切除梨状窝癌的疗效分析

李文明,魏东敏,钱晔,等

264例下咽癌治疗与预后分析

徐伟,吕正华,洒娜,等

晚期下咽癌119例手术与非手术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张永侠彭洪华张欣欣

咽后淋巴清扫在下咽癌治疗中的意义

吕正华,徐伟,洒娜,等

改良分叶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在下咽缺损合并颈前区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宋达疆李赞周晓


论著

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嗜酸粒细胞增多型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耿聪俐邢志敏佘力生,等

肉毒素注射环甲肌及甲枸肌缓解双侧喉返神经不全麻痹患者呼吸困难的初步疗效分析

徐新林赖金梅邱婷,等


短篇论著

儿童先夭性梨状窝痿的误诊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法探讨

马静明澄姜凡,等


经验与教训

鼻腔鼻窦浆细胞肉芽肿诊治探讨

路亚茹李世超王卫卫,等

咽及食管腔外异物十例

段洪刚林志宏范国康,等

保留麻醉插管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临床应用研究                              

翟翔张金玲刘钢


综述

HPV 阳性头颈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 、治疗方案及预后研究进展

税春燕李超刘伟,等

女性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研究进展

宋凡易红艮

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手机订阅纸质期刊

 供稿:金昕

编辑:方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