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方门』中风方集

 zd山笑 2018-06-02

                                 

山 《中医中药秘方网》 整理编辑 

2013-06-29


中风患者能否服用人参-偏方秘方

老年中风者能否服用人参与中风者的症状、病程进程、中风的种类有关。

对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急性中风,如当时伴有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这属中风闭症,治疗时应以开窍熄风为主,不宜用人参;如当时伴有眼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多汗、大小便自溢、肢体瘫痪、脉微欲绝,这是中风脱症,治疗应以回阳固脱为主,要急用人参,而且剂量要比平时大。

当中风病人清醒后,急性期已过,进入功能恢复期,如病人体征有气虚表现,可选用人参每天小量或每周服 3次,每次炖服10至15克。当中风病人半年以后进入后遗症期,这时病人为本虚标实,但以本虚为主,可选用西洋参、红参或高丽参。按病种分,对于出血性中风,早期不宜或慎用人参;对于缺血性中风,一般可以用人参。

所以,中风病人能否用人参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 叶 青

治偏瘫先学站-偏方秘方

中风偏瘫患者病发后会经历不同的时期,不同时期所需要的训练重点都不——样,如果不按邮就班地进行,就会心现一些异常情况。偏瘫患者在康复期间的坐位训练、站位训练和步态训练应该——步一步地进行,也就是先学会独自坐起、独自站立,待身体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性都恢复到一定水平了.最后才能“学”走路。其中,站立训练对患者今后的行走极为重要。如果掌握不好站立平衡,掌握不好正确的身体对线关系,极容易形成错误的运动模式,使整个肌群的不协调活动加强,会推迟和影响以后的行走功能,因此站立训练在偏瘫的康复中是必不可少的。

桥式运动 患者取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或双手—卜指交叉,双上肢上:举;双腿屈膝,双足支撑在床上,然后将臀部抬起,并保持骨盆成水平位。此法可加强腰腹和骨盆周围的肌肉,为站立时骨盆位置的认三确打下基础。

患侧下肢支撑训练(单腿站立支撑) 患者取站立位,身体重心移向患侧,将健手可抓握一固定扶手,起保护作用,将健足放在矮凳上,并保持膝关节屈曲15度左右。随着患侧下肢负重能力的提高,护理者用手握住健足,使向下二踩的/)量减弱,进一步加强患侧单足站立时的平衡能力。

伸膝分离运动训练 为了使患者将来站立时无足跖屈 (脚尖点地的站立姿势),并抑制小腿肌痉挛,要进行伸膝分运动训练。患者仰卧于床上,患膝微屈曲,护理人员用身体抵住患足,使其充分背屈 (向上钩脚尖),嘱其绷紧大腿肌肉,以肌肉收缩做静态伸瞧运动。

坐位重心移动训练 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足与肩同宽,保持足够的支撑面,双侧臀部同时负重,双髋、膝关节保持屈卧,双手交叉互握并伸展,引导患者身体重心移向正前方、左前方或右前方等,同时要保持躯干伸展。

对患者进行上述内容的运动训练,要求维持正常姿势,避免出现病态的运动,训练时间为每天1—2小时,分2—4次进行,每周训练5~7天。同时要避免急躁,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般患者会在3个月内,达到能平稳急站立的水平。

活血通络中药方 治疗中风-偏方秘方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川芎各18克,赤芍、地 龙、牛膝、茯苓、红花各15克,桂枝8克,蜈蚣1条, 桃仁、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口眼歪斜加僵蚕、全蝎、白附子各10克。

功效主治:活血通络。用于治疗中风,中医辨证 属气虚血瘀型。症见中风先兆未能缓解,突然或反复 发作后,半身不遂或语言不利,或二便不利,或神志 恍惚,或痴呆或伴有不能进食饮水呛等,舌红或紫暗,苔腻,脉沉细。头CT平扫正常或有低密度灶, MRI可早期诊断。

专家点评:中风先兆未治或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气血虚极,鼓动无力,脑脉瘀阻,脑、四肢、诸脏失 养失调。创方者:金葆铭 宋玉梅

黑龙江名医治中风先兆方-偏方秘方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川芎各18克,党参、白芍、茯苓、赤芍、地龙、炙甘草各15克,阿胶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伴上肢麻木不遂加桂枝8克,下肢麻木不遂加牛膝15克,血瘀重加桃仁、红花各10克,语言不利者加全蝎10克。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通络。用于治疗中风先兆,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型。临床症见患者平时频发头晕目眩。或时有肢体麻木,活动无力、不遂,或时有语言不利,或有头痛、头胀、恶心,舌淡红,苔黄或腻,脉弦细。头CT或MRI可见轻度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

专家点评:中风先兆是指在中风发病前常出现一些先兆症状,这些症状实际是中风的超早期表现,提示中风将要发生或在形成过程中。若任其发展,则有可能发生中风。因此,提高对先兆症状的认识和重视,积极进行诊治,是预防中风的关键环节。

中风先兆气血亏虚型是由于年迈体弱,气血虚弱,气血运行不畅,脑失所养所致。故有头晕、头痛、语言不利,四肢筋脉失养则有肢体麻木,活动无力不遂等症状。 创方者:金伙铭 宋五梅

治中风后肠胀气-偏方秘方

老年人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卒中)后,患者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慢,可引起肠胀气;另外,为了减轻脑水肿而使用脱水药,使尿量增多,也容易引起低钾、肠麻痹而导致腹胀。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莱菔子内服外用对卒中(中风)后腹胀有明显疗效。

将莱菔子适量文火炒黄,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取10克研为细末,以米酒调匀制饼,脐部常规消毒后,将药饼外贴于脐部,包扎固定,并时时以热水袋热熨,每12小时换药1 次。一般用药1—2天后腹胀即可减轻,肠鸣音增强,排气,随之腹胀消失。

中医认为,中风(脑卒中)是由于肝脾肾亏虚、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经脉瘀阻所致。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职,胃失和降,清气不升,重浊不降,腑气不通,故而腹胀,食欲差。

莱菔子即萝卜籽,性平,味辛、甘,入肺、脾、胃经,可消食化积,降气除胀,又因其质多油润,可润肠通便,长于利气,有助于胃肠运化而传导浊气;米酒辛散,有利于药物透达而入肠腑。肚脐位居腹中,属于任脉,通达经脉脏腑,具有温阳益气、回阳固脱之功。莱菔子内服外用,有调理脾胃、化积行滞之效,能使腑气通畅,故腹胀得除。 (杨晓威/荐)

中风治疗中医方法大全-偏方秘方

在中医学中,本病又名卒中。《黄帝内经》对中风已有不少记载,当时在认识上以症状为主,描述为“偏枯”、“仆击”等,治疗则重针灸乙。至汉代《金匮要略》始走名为中风,将竭僻不遂、不识人、舌强难言等症统一千一个疾病。然而,从秦汉直至隋唐,始终认为本病病因以“虚中外风”为主,治疗多用驱风、扶正的方药,《备急于金要方》还倡用酒剂和灸法。宋、金、元时期,对中风病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非风学说兴起,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火气痰虚有关,非独外风所致。至明代,内风为主的病因说得到肯定,从而推动了治疗的改革,出现顺气化痰,健脾益气、养血活血、补肾滋阴等新的治法和相应的方剂,并开创闭脱救治。至清代,中风分类趋于精细,如分为真中风、类中风、阴中、阳中、热闭、寒闭等。辨证用药更为精当,创制了多种有效方剂,如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迄今仍广泛用于临床。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以偏瘫、失语,甚则突然意识丧失为临床主症。本病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时间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如患者幸存,则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其中以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最为常见。本病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占我国自然死因的第一、二位。现代医学在本病急性期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目前尚无公认降低颅内压的药物,而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更乏特效措施。 中医中药秘方网搜集整理。      

中医治疗中风的现代临床报道,始见于1952年。50年代,以个案资料为主,亦有用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多病例观察。60年代,具有一定数量样本的临床文章遂渐增多,但辨治上,多继承传统方药。自70年代开始,中医药治疗中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少新的方药研制应用,一些新的穴位刺灸法(如头针)的发现,使得中风及其后遗症妁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80-90年代,可以说是我国中医研究中风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所发表的临床文章及所积累的病例,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中风基础理论研究上,应用大量客观资料,进行对中风病因、诱发因子、中风发病死亡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中风复发病因等的探索;在中风诊断学的研究上,系统地探讨了中风的舌象、脉象的特征,中风病人脑瓤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中风微观辨证的规范化问题等;metonia.com在临床治疗的研究上,一方面对中医治则进行了反复的验证,如有人对1002例缺血性中风分析,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则治疗,有效率优于其他中、西医药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对方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革新。近年来,对治疗中风有效方药进行了筛选和研究,包括水蛭、红花、川芎、山鸡椒、丹参等药物及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丹)、苏合香丸等。同时,在药物研究、剂型改革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另外,针灸在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无论在穴位刺激的多样化,还是在临床疗效的客观化上,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中医辨治中风的机理研究上,早期多基于传统理论的阐述,近10余年来,已普遍采用多种现代先进指标,对中风的中医微观辨证的具体特点,中药对中风病人的作用原理,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等,都作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考察。如脑CT发现中经络、中脏腑的脑部病理性改变有明显差异,从甲皱微循环中观察到,有典型微循环改变的中风病。可分四种类型。又如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解除血液流变性异常、改善微循环灌流、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等作用。针灸也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加强病灶周围的脑细胞营养,改善抑制的皮层状态,从而有利于瘫痪肢体及语言障碍的恢复。
[中风病因病机]    
中风的病因,通过现代医家的大量实践,已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中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体质因素:通过对中风病人体质调查显示,阴盛阳虚者多见;2.年龄因素:以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3.情志因素:心理因素是中风的重要诱因;4.时间气候因素:metonia.com调查研究发现中风发病多见于春三月,且与气温气压关系密切,表明外风确能引动内风;5.饮食劳倦因素。中风病机则可归纳为痰、风、火、瘀、虚。   

痰多因嗜食肥甘厚味,酒食无度,湿滞酿痰,或因劳倦、忧思,脾失健运,津液内停,聚湿成痰,痰阻经络而发为半身不遂。   

风素体阴虚,阳力化风,或因七情过极,极而生风,内风旋转,气血随之上冲,可夹疾夹水,络破血溢,致成中风危候。

火多为内生之火,或因将息失官,或因喜怒过度,以致心火力盛,肝阳暴张,气血上逆,心神昏冒,卒发昏仆。    

虚或因年迈力衰,肾元不固,或形体肥胖,气虚于中,或思虑烦劳,气血亏损。虚损不足,是导致中风的根本原因,以气虚、阴虚最常见。气虚可生痰,又可因气虚运行无力,而血行阻滞;明虚则可使肝风动越,心火力盛,而发生中风之病。  

瘀或因气血上逆于脑,络破血出,瘀积不散,或系气滞血不畅行,气虚运血无力,瘀阻经络、清窍,致肢体器官先养而出现半身不遂,失语诸症。  

痰、风、火、虚、瘀,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密切关联。临床上常见痰火互结,风火相煽,瘀痰阻滞等。    
  [中风辨证分型]   
中风的中医辨证,各家意见不一,有按病位,有据症候,而从多数临床文献看,以后者多见。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中风的舌象、脉象等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metonia.com如舌象调查发现,舌质以瘀者多见,舌谷以黄腻、白腻据多,表明本病多为瘀血、痰热。另外,出血性中风者多红线舌厚苦,缺血性中风者多青紫舌。而脉图表明,中风病人极大多数为弦脉,包括弦滑、弦细、弦数、弦实等。  

综合各家分型,可归纳为以下四型。 
  1.肝阳暴张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呕吐咂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震颤,筋脉拘急。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浊内阻形体肥胖,胸腹痞满,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不温,喉中痰鸣。舌质暗淡,苔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头晕心悸,面黄神疲,气短乏力一,半身不遂,舌强语赛,偏身麻木。舌胖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4.元气暴脱(亦称为正气暴脱)其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质暗紫,苔白腻,脉细弱。这是传统分型上的脱症,但中医证治的资料尚不多。

中风的中医疗法

(1)针灸治疗中风  
①体外   
取穴:主穴:分二组。甲组:内关、水沟、极泉、委中、三阴交、尺泽;乙组:肩髓、曲地、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悬钟。配穴:分二组。甲组:吞咽困难加风池、翳风;手指屈曲不能加合谷;失语加金津、玉液;乙组:肢瘫加肩贞、后溪、风市、秩边、昆仑、丰隆;面瘫加颊车、地仓;失语加哑门、廉泉。中医中药秘方网搜集整理

操作:每次取一组,主、配穴对应选用。内关殖刺1--1.5寸,用提插捻转手法(泻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5分,用雀啄法(泻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三阴交,成45度角进针1—1.5寸,采用提插补法,以病人下肢抽动为度。极泉,直直刺进针1--1.5寸,提插泻法,至肢体连续抽动3次为度。尺泽、委中针法与极泉同。风池届风,快速捻转手法运针半分钟。合谷用提插泻法。金津、玉液以三棱针点利。第2组穴,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提插2分钟,留针15~20分钟。每5分钟运针一次。亦可接通电针仪,以断续波,强度以病人肢体抽动并感舒适为度。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疗效;第一组针法称醒脑开宪法;适于脑出血恢复期及脑桎-塞任何一期治疗,共治疗671例,其中脑出血患者54例,基本痊愈28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脑梗塞617例,基本痊愈366例,总有效率为99.4%。第H组穴共治疗中风后遗症1013例,总有效率在83%--96.9%之间。

②头针  
取穴:主穴:运动区、感觉区。配穴:晕听区、足运感区、语言2区。
操作:以主穴为主,语言不利加语育2区;眩晕加晕听区;下肢瘫痪明显加足运感区。患肢对侧取穴,足运感区针双侧,沿头皮进针至规定深度后,以每分钟200-250次频率持续捻转3-5分钟,留针15分钟,或接电针仪,以500-700次/分频率连续波刺激15-20分钟,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  
疗效;以上法共治疗1805例,总有效率在93.4%--98 5%之间。

③眼针   
取穴:上焦、下焦。   
操作:取患侧为主,可配合健侧。先在穴区用点眼律或三棱针柄在眼周眶按压,寻得反应点(表现为酸、麻、胀、重或发热、发凉感),以左手指按压眼球,使眼眶皮肤绷紧,右手持32号5分针轻轻沿皮横刺或直刺,不用手法,留针5—15分钟。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
疗效:本法只限于缺血性中风的早期患者,肌肉肢体已变形者,疗效差。观察453例,总有效率为97%左右;  
  (2)单方验方治疗中风  
①蝮蛇抗栓酶注射液   
组成:蝮蛇抗栓酶,每支含量0.25单位。
用法:第一周,以0.25单位加250毫升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第二周增至0.5单位加250毫升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亦每日1次,用药2-3周为一疗程。本药主要用于治疗脑梗塞病人。   
疗效:共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325例,基本痊愈71例,显效128例,有效84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为87.1%。 

②山鸡椒注射液  
组成:山鸡椒,每毫升含生药2克。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5毫升,每日2次,20天为一疗程,或静脉注射,幼毫升加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每日1次;20夫为一疗程。本药亦主要用于治疗脑梗塞病人。    
疗效;共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118例,基本痊愈63例,显效25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4%, 

③川芎嗪注射液   
组成:磷酸川芎嗪,每支2毫升含40—50毫克。
用法:静脉滴注。每次以80-100毫克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滴注,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本药主要用于脑梗塞病人。
疗效:共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267例,基本痊愈蹬例,显效109例,有效5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92.1%。 
  (3)推拿治疗中风   
取穴:头部:感觉区、运动区、足运感区、语言区、百会;上肢:合谷、手三里、曲池、外关、养老、少海、肩贞、肩懦;下肢:足三里、丰隆、绝骨、殷门、委中、环跳、命门;腹部:气海、关元、神阙;背部:大推。
操作:急性期以头穴为主,行揉、点、按、推等法,然后在胚端穴位点按,操作时间各为5分钟。恢复期,亦无以同法推按头穴,接着个患者取仰卧位,用揉、滚法对上、下肢进行放松,点按俞穴,放松关节;再令其取俯卧位,施术于督脉及两侧膀俄经线,用掌根从大椎穴平推至骶部3-5遍,点按俞穴,最后用拍打法从上至下拍打数遍,时间15分钟。上法每日1次,20-3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4天。
疗效:共治疗中风病人147例,基本痊愈57例,显效33例,有效4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2%。

(4)气功治疗中风
功法:导引静坐法。导引用擦掌、熨目、按阳明、转耳轮、鸡天鼓、叩齿、鸣天鼓、擦肾腰、捶环跳、掌擦脸面、擦涌泉穴,共12法,视患者情况行之。静坐包括跌坐、立腰、垂廉、抵腭、咽津、调息、正念、内视八要点。导引每日上午行1-2次;静坐每日下午行1-2次,每次1小时。
疗效:以上法共治疗38例,基本痊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其他措施:   
急性脑出血病人应保持安静,尽量减少移动,头部放置冰袋,随时吸出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中风病人急性期均应加强护理,更换体位,防止肺部感染和褥疮。症状稳定后应逐步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包括被动运动和自主运动。同时要加强心理治疗,以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危急患者需配合西医药物及手术治疗。

中风的中药分型治疗

.中风疗效标准    
(1)按照统一标准,采用计分法评定:①神志状态:清醒4分;恍偬  (思睡、唤醒后能与人言)3分;迷蒙(嗜睡、呼之答不确切)2分;神昏1分;昏愦(神昏兼脱证)0分。②语言表达:正常4分;一般表达、命名不能3分;说话成句而表达不清2分;不能说单词、词组1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0分。③上肢肩关节:正常4分;上举全而肌力差3分;上举平肩或略过肩2分;上举不到肩1分;不能动或前后略摆动0分。④上肢指关  节:正常4分;手指分别动作有效而肌力差3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会伸1分;不能动0分。⑤下肢髓关节:正常4分;抬高45度以上3分;不足45度者2分;摆动、能平移1分;不能动0分。③下肢趾关节:正常4分;伸屈自如、力弱3分;伸屈不全2分;略动1分;不会动0分。⑤综合功能:生活自理、自由交往4分;基本自理、尚有部分功能不全3分;部分自理、需人辅助、可行走2分;站立迈步、需人照料1分;卧床0分。中医中药秘方网搜集整理

(2)疗效评定;满分为28分,起点分不超过18分。基本痊愈:积分>24分;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有效:积分增加超过4分;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或反而减少者;死亡。
 2.中风分型治疗
(1)肝阳暴张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处方:天麻10克,生地、赭石、草决明、石决明、丹参各30克,玄参、赤芍、全蝎、僵蚕各10克,牛膝、菊花各20克,蜈蚣2条。
加减:头痛眩晕加曼荆子;恶心呕吐加竹茹、储石;便秘加大黄、番泻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镇肝熄风汤等。

(2)痰浊内阻   
治法:化痰通腑,通络熄风。    
处方:半夏10克,橘红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胆星、菖蒲各15克,白术12克。  
加减:痰涎壅盛加竹沥、天竺黄;眩晕加钩藤、菊花;舌红烦躁加鲜生地、沙参、麦冬。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导痰汤、涤痰汤等。

(3)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处方:黄芪30-120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牛膝各10克,鸡血藤30克。    
加减:肢瘫重加桂技、杜仲;语表加富蒲、远志;纳呆加砂仁;痰多加瓜萎、陈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补阳还五汤等。    

(4)元气暴脱    
治法:回阳固脱。 
处方:人参10-15克;附子10-15克。   
用法:急煎汤灌服或鼻饲。
常用成方:参附汤、四逆汤加人参等。
疗效:上述四型,共治疗2203例,基本痊愈680例,显效746例,有效692例,无效及死亡85例,总有效率为96.1%。  
 3.治中风专方治疗
(1)脑脉复原汤   
组成:黄芪20克,丹参15克,水蛭15克,川芎12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五加皮10克,黄精10克,灵芝6克,青皮9克,葛根15克,石菖蒲10克,赤芍10克,珍珠3克(冲),茯苓15克,红花10克;菊花10克,地龙15克,全蝎6克,白花蛇1条,胆星10克,海藻10克,白附子10克,黄连10克。
加减:风疾上扰,痰火搏结,去黄芪,加牛膝、川军;气血虚弱,经脉失养,加白术、人参。   
用法:水煎成500毫升,早晚两次服下,每日1剂;亦可共研细未,过100目筛,分装人胶囊,每日7.5--9克,分2--3次吞服。
疗效:本方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共治疗652例,基本痊愈256例,显效276例,有效10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7.2%。

(2)脑血康口服液
组成:由动物类活血化瘀药物提取制成,配方从略。   
用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口服,昏迷者可具饲。大便于结可加服大黄粉3克;痰盛加服竹沥水。    
疗效:共治疗180例,基本痊愈107例,显效38例,有效1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0%。脑血康具有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促进血肿吸收、加速纤维蛋白溶解、改善脑部微循环等作用。   

(3)清开灵注射液
组成:配方从略。    
用法:取请开灵注射液40-60毫升,兑八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8天为一疗程。
疗效:本药主要用于邪热、痰浊、瘀血等标实症状突出的中风急性期,不宜用于气虚、阳虚、脱症等。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Ⅲ例;基本痊愈32例,显效X例,有效36例,无效及死亡21例,总有效率为8L1%;治脑出血23例,基本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及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1.3%。 

(4)红丹    
组成:丹药(系水银、火硝、皂矾、食盐炼制而成)50克,石青(白砒、硫磺炼制而成)25克,银翠(银块、石青炼制而成)156克,麝香25克,牛黄5克,羚羊角5克,熊胆5克,冰片5克,枣泥25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充分混合,以枣泥为粘合剂,研匀搓丸,每丸0.5克。以朱砂为农,装瓶密封备用。口服或鼻饲,每天2次,每次1丸,7天为一疗程。  
疗效:除脑水肿加甘露醇外,以本药治疗371例,基本痊愈171例,显效84例,有效9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93%。   

(5)再生丸  
组成:全蝎、麝香、鹿茸、白花蛇、当归、川芎、赤芍、杜仲;防风、木瓜、天麻、桂枝、高丽参、马钱子、全瓜萎、枸杞等共30味。
用法:鹿茸切片油炸,马钱子沙炒去毛皮。余药按常规炮制。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炼蜜为丸,每丸为2.5克。每晚服3--5丸,最大量不超过7丸。如需白天服,以1、2丸为宜。妊娠、重感冒、腹泻及血压过高者禁用。2-3个月为二疗程。
疗效;共治疗300例,基本痊愈279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7.7%。 

(6)血栓解
组成:水蛭、郁金、川芎。  
用法:上药以1.5:2:3的比例进行粉碎、混合,加入赋形剂后压制成片,每片重0.3克。每日服3次,每次6片。
疗效:共治疗211例,基本痊愈97例,显效73例,进步5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82.9%。

(7)参麝活络丸。  
组成:系在大活络丸基础上减去21味药,增加三七等,共34味。配方从略。
用法:每丸重3克,1日2次,每次1丸,3个半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73例,基本痊愈79例,显效32例,有效5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1%。  

(8)抗瘫灵  
组成:制马钱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20克,川芎30克;蜈蚣30克。    
用法:马钱子按药材炮制规范加工。先将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纫粉(以减少毒副作用),再与研为细粉的其他三药合匀,装入胶囊,每粒含药粉3克,贮瓶备用。于每晚睡前开水送服1-5粒。服后即卧床,切忌活动。应从小剂量开始服,服后肢体有蚁行、灼热或麻木感,均属正常反应。如无此反应,次日递增2粒,以后隔周递增1粒,连服90天,停服2-3月。 
疗效:共治疗100例,基本痊愈31例,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 
 4.治中风老中医经验
何任医案    

包XX,女,64岁。1974年5月3日初诊。患者中风以后,半身不遂,口水流涎,语言蹇涩,尿多不禁,脉缓。宜益气通络。

处方:黄芪30克,地龙4.5克,炒僵蚕9克,当归9克;川芎4.5克,山萸肉6克,桃仁6克,红花6克,石菖蒲6克,赤白芍各6克。7剂。

于5月10日复诊。服后流诞见少,尿略减,半身稍能活动。原方再续:黄芪30克,当归9克,川芎4.5克,地龙6克,桃仁6。克,石基蒲9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红花9克,萸肉9克,钩藤12克10剂。上方服完已能扶持起立,言语大致清楚。   

按:王清任补阳还五汤是治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的有效方剂。本病属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的症候,系本方之适应症。以黄芪补气为主,配合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活血通络之品,使气足血行,脉络得通而获效。
 5.用药规律
中风用药,古今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1)对历代医家409首方中统计,中风用药333种,其中应用较为集中的药物:  

(2)对民国初年以前部分著名医家共23位的56则医案(实际统计51则)统计表明;用得最多的是甘草,其次依次为茯苓、人参、半夏、白术、陈皮、当归、生姜、黄芪、牛膝、竹沥、麦冬、熟地(10次以上)。

(3)建国后部分医家统计77例医案。用药221种,用得最多的是当归(50次),其次为白芍、钩藤、茯苓、甘草;半夏、牛膝、生地、菖蒲、地龙、黄,芪(30次以上)。  

(4)对舶年代发表的20首专方(治疗人数2656例)用药情况统计,归纳如下:   

由上可以看出,古代用药以扶正祛邪、补益气血、法风除痰为主。多用味甘之药,少用苦寒之晶,与受内虚邪中学说影响有关。民国初以前用药品种及使用规律大致与古方剂类似,以扶正祛邪为主,但顺气祛痰、养血熄风药物增加。建国后,在用药上则重视养血益气、平肝熄风。近十余年来,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急剧增加。曾对黄芪、当归、川芎、红花、赤芍、桃仁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发现含有铁、锰、铜、铬、锝等,对中风患者的微量元素失常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表明活血益气的药物对治疗中风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面瘫复元汤 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风-偏方秘方

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总结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经验方,命名为面瘫复元汤。现将此方介绍如下。

  荆芥12克,防风12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白附子6克,白僵蚕9克,全蝎6克,丝瓜络3克。若舌苔薄白,脉浮紧,以风寒为主者加藳本12克,细辛3克;若兼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以风热为主者加菊花15克,柴胡15克;若痰多,舌苔薄白而腻,脉弦,以风痰为主者加天麻15克,半夏12克;若肢体困重,舌淡苔白腻,以风湿为主者加秦艽12克,羌活12克;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血瘀偏重者加丹参15克,红花6克;若胸胁胀满,胁肋疼痛,脉弦,有肝郁者加郁金15克,枳壳20克。每日1剂,水煎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共服4周。

  此方具有养血活血,祛风通络,兼以化痰之功。方中荆芥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轻扬透散,防风辛温发散,既散肌表风邪,又能除湿止痉,二药专攻表邪,共为君药。川芎、当归、熟地、白芍养血活血柔筋,滋养筋脉;白附子祛风化痰,擅长治头面之风共为臣药。僵蚕、全蝎祛风止痉,共为佐药。丝瓜络宣通血脉,引药入络,直达病所,为使药。诸药合用,力专效著,风散痰消,经络通畅,则病症可愈。

□ 楚海波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 名医陈桂霞方-偏方秘方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阴虚精亏)方

处方:丹皮、茯苓各15克,泽泻12克,生地24 克,山药10克,山茱萸、桔梗、知母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阴虚精亏型。症见吞咽不能,音喑失语,气短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无苔,脉细。

创方者:陈桂霞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痰热阻络)方

处方:胆南星、卜夏、竹茹、黄芩、石菖蒲、郁金、瓜蒌各12克,枳实、陈皮、杏仁各10克,伙苓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祛风通络。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痰热阻络型。症见吞咽不利,饮水发呛,言语不利,舌强语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陈桂霞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气虚血瘀)方

处方:黄芪30克,赤芍、桃仁各15克,红花、当归、郁金、石菖蒲各12克,地龙、全蝎、远志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型。症见吞咽困难,语言謇涩,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肢体浮肿,苔薄白,舌质淡或紫黯,脉细涩无力。

创方者:陈桂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