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ECIST 1.1---你不了解的更多

 onryrp2bem 2018-06-02

谷雨时节,万物生长

RECIST

        肿瘤圈子里尽人皆知的RECIST标准: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已经在实体瘤临床药物研究中广泛应用。随着肿瘤药物的迅猛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内科治疗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精细化,辅助检查手段的不断增加,这些都对RECIST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标准,总体的原则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但更多纤毫的细节,更值得我们反复推敲。


Q1:肿瘤评估的频率应该是怎样的?

       肿瘤评估的频率依据瘤种的不同,治疗方法不同,对治疗的反应及进展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实际就诊中,患者会经常会听到医生说:“过两三个月再看看,没什么事就半年后再说”这样的话,似乎听明白了,但又好像还是不清楚。


       一般来说,6-8周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间隔,特别是对于疗效未知的II期临床研究,这种频率刚好。对于不同的治疗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微小调整。另外,医生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境况和就诊是否方便来界定。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可能每次评估最好要用和基线评估时一样的设备和评估者(医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尽管这操作起来有些困难。



Q2:小于5mm的病灶应该按照实际大小报告,还是统一默认为5mm?

       这是个需要较真儿的问题,答案是:如果能准确测量的话,还是应该按照实际大小来报道的。那为什么会有 default value(默认值)这种说法呢?是这样,在5mm薄层CT已经广泛普及的现在,判定一个小结节的变化对于影像科医师来说,不仅十分伤眼,而且是一件无比虐心的事情。以肺部CT为例,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肺部CT中,5mm以下的结节影是非常常见的,莫不成要一个个的去衡量?但是,又不能不报,因此,影像科医生选择了一种两全的方法,他们会在报告里加上一句:too small to measure,意译过来就是:请结合临床。采用5mm,是为了避免人为误差,因为数值越小测量百分百误差越大。


       一般情况下,新发的肿物不会被漏诊的,而小于8mm的肿物,即便发现也以观察为主,所以请大家放心。但这有一个前提:CT必须是以5mm为间隔的,否则采取默认值,就是偷懒且不负责任的做法。

Q3: 既然每个器官中仅限于最多测量两个靶病灶,对于多个淋巴结融合的情况,这点怎么破?

       淋巴结融合应看作一个器官来对待,因此,每个病人最多只能有两个淋巴结被当作靶病灶测量,其他淋巴结应当作非靶病灶评估和随访。


Q4:既然这样,对于已经融合的淋巴结,评价的时候应该按照哪条径线来测量?长轴还是短轴?

       采用短轴测量是必须的!在多个结节融合,但结节间界限可见的情况下,应将每个结节的短轴测量并相加;当界限确实无法分辨时,就要选取与最长径垂直的向量作为淋巴结短径进行测量。(如下图)



Q5:疾病稳定(SD)概念是怎样的?

       这个相对简单:没有缩小到PR,又没有进展到PD的情况,就是SD。需要明确的有两点:1、肿瘤是否缓解,是相对于基线进行比较的;而判定进展,是基于径线总和的最小值,也就是最佳疗效来说的;2、CR,PR和PD的判定,需要4-6周时间后再次确认(两个cycle的化疗),以防止偏倚。

Q6:一个异常的淋巴结在评价过程中消失了,之后又出现了,应该怎么判定?PD吗?

       通常情况下,一个靶病灶在消退之后再出现,符合PD的判定,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患者全身的肿瘤负荷,特别是当消失而出现的是淋巴结,而且又特别小的情况。


       如果之前的评效是CR(完全缓解),而重新出现的结节是原有病灶,或已确定为新发恶性,那么判定PD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之前的评效是SD和PR,仅凭重新出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有满足PD的其他条件,譬如尺寸增大20%以上。


       对于淋巴结的考虑需要?特别指出:直径大于10mm以上的淋巴结才会被考虑存在恶性可能。

      

        淋巴结小于10mm的以良性处置,大于10mm的才考虑为病灶,大于等于15mm的才做为靶病灶。所有淋巴结短径小于10mm,且其他非淋巴结病变消失,即可评为CR。


       若淋巴结消失后再次出现,也是在其短径大于10mm后才会评为PD。其他病灶理论上一旦再次出现,以新病灶论处,可4周复查确认,避免炎性病变导致误评。



Q7: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经历过手术或放疗的患者,如何评价?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预先的设计,在研究中将靶病灶通过手术或放疗去除的病人,是无法评效的;所以,如果手术或放疗是研究设计的一部分,就应提前界定这类病人应如何对待和处理。比如说,如果研究一种药物在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治疗方式本身就可能将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的病灶,研究者就应该将其作为特例而区别对待。


       因此,行手术、放疗的患者并非一率排除在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Q8:FDG-PET,这么昂贵,这么高大上的手段,到底是怎样和CT联合应用来判定评效的?

       目前来说,PET仅仅是作为一种有效补充的地位在RECIST1.1中被提出,而且更多的应用于新发病灶。


       如果PET发现一个病灶SUV有高摄取,而这个病灶在CT上被判定为新发病灶,原来没有,那么这个PD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如果这个病灶原来就存在,还是应该按照是否增大超过20%来判定的。


       PET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炎性病变造成的假阳性,需要由临床决定。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在基线评估时,PET的结果一般是不存在的,所以,只能用已有的CT/MRI作为基线评价指标。


Q9:如果径线的最大值出现在矢状面或冠状面而非水平面,可以采用吗?

       水平面测量是被首先推荐的,因为5mm薄层CT的普及更容易评价肿瘤的最大径线,毕竟重建技术并不是任何一家医院的放射科都能普及的。


       病变最大经线出现在非水平面也很常见,但水平面测量在RECIST中既是规定,也是为了保证一致性。随着技术发展,CT重建技术并非难事,且很多读图软件已能完成后处理重建工作。只要研究设计中明确该问题,并非不可实施。一旦基线应用某一影像手段、造影方案、测量平面,则应在随访检查时保持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