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图与分析 我们将采用图形构图方式来安排画面,让画面主体主要集中在右半侧。然后根据画面构图来决定颜色的轻重分布。 二:作品步骤画法 步骤1:用淡墨笔笔尖蘸取重墨,沿着远处的山石大轮廓简单勾勒,以框出它的位置。 步骤2:确定了山石的位置后,先勾勒树木,要符合它的遮挡关系。先勾勒树干,再勾勒树叶。树叶一般使用重复的简单几何形状表现即可。 步骤3:在圆叶树木的后再添加一颗树,同样是先枝后叶的绘画顺序。但这棵树的树叶颜色应该更深,以衬托前方树冠的形状 步骤4:在深色树叶的后方再绘制一颗圆叶树。注意三棵树的树干排列不能间隙一致,方向一致。 步骤5:在三棵树的后方再画上两颗松树,注意松树树干应该相对横向一些 步骤6:用淡墨适当地在树干上简单皴染一些笔触即可。因为树干较细,所以不适合大面积地皴染 步骤7:在原先的山石大轮廓的基础上,再细化勾勒出更多的小山石轮廓线和结构线 步骤8:用淡墨笔皴染山石,用笔稍斜一些,用大面积的笔触为山石表面铺上淡色 步骤9:首先为山石的沟壑处以及背光处铺上淡墨,简单为山石染色。然后再笔尖蘸取墨色稍深的颜色,运用披麻皴和牛毛皴进行皴染。 步骤10:在山石的左下角勾勒出舟楫的形状,并绘制一小人坐与船中,抬头观景。注意舟楫的遮挡关系,另外船的下沿没入水中,所以不必勾线。 ![]() 步骤11:再用勾线笔将江水中表示流水的线简单地勾勒出来。注意多采用s形的线条,以表现水流的自然感。 步骤12:舟楫勾勒完后,前面皴染的山石已基本半干,这时改用原本的笔,笔尖蘸取重墨为山石点苔。 ![]() 步骤13:开始着手绘制远山。先用淡墨横向用笔简单染出远山的轮廓,然后再笔尖蘸取一点点重墨,画出成片的远树。 ![]() 步骤14:用与上一步同样的方法绘制另外两处简单的远山形象,这里主要采用的是类似剪影的方式将其形状画出来。 ![]() 步骤15:可以加入大量清水减淡笔墨,以和前方的山石做出对比,用和画近山石同样的方法绘制出远处的高山,并在山头画一些树木的剪影。 ![]() 步骤16:用翠绿色加淡墨调和,得到一个墨绿色,再加上大量的清水调和出透明的颜色,点染在松树的树叶以及重色的树叶上,并将远处适当染色。 步骤17:使用赭石色和藤黄色的调和色为树干染色,通过两个颜色的不同比例调和出偏红和偏黄的颜色。松树和圆叶树树干可偏黄,深色树树干偏红。 ![]() 步骤18:然后调和朱砂色、赭石色和清水,不必调和得太淡。用这个颜色点染红色树叶即可。 ![]() 步骤19:用赭石色加上大量的清水调和出透明色,为近处的山石以及舟楫整体染色,然后再加清水减淡,为远山的山石染色。待颜色干后,盖上印章,完成绘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