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肝癌 认识肝癌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6-02

    我们知道癌细胞通过不断的分裂、繁殖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我们身体中形成肿块,也就是我们闻之色变的癌。癌症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很大,它和心血管疾患已成为医学上的两大难关,是目前人类构成死亡原因的头两位。全世界52亿人中,每年约有700万人新患癌症,5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那么癌中之王-----肝癌,它是因肝细胞病变产生的癌。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变,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中,肝细胞癌约占80%--90%,其次为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区疼痛、上腹部肿块、进行性消瘦等。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癌”,每年我国有近10万人为之丧命。肝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沿海、东南亚及南部地区尤其高。患肝癌的年龄阶段为40岁到60岁,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那么导致肝癌的诱因有哪些呢?

     很多事实表明,癌症是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多突变的结果。同样的,肝癌也是内外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环境与遗传两大因素。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导致正常细胞转化。环境因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是发展中国家诱发肝癌的主要病因。一般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者,其发生肝癌的风险比阴性者要高200倍,在肝癌手术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高达94.1%。丙型肝炎是发达国家肝癌的主要病因,其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率高于50%

2、水源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污染源(如农药)和放射性废物。致癌性化学物质,如苯、氯乙烯、四氯化碳、石棉以及某些金属类致癌物如铅、汞、镉等都会污染水源。无论人们的饮用水是取自湖水,还是地下水,都有可能遭受致癌物质的污染。这些水中致癌物的污染,归纳起来有5大类,即微生物微粒、放射性元素、固体微粒、无极溶解物和有机化学物质。

3、化学因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和青霉、毛酶等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有20多种,以黄曲霉菌B1的毒性最大。花生、玉米、大米、小麦棉籽等最容易被污染。有人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喂养大鼠、鸭,结果大鼠39%--60%,鸭子28%诱发了肝癌。

4、嗜酒:肝硬化是肝癌的一个危险因素,饮酒过量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酒精性肝硬化者,36%将发生原发性肝癌。

5、微量元素:硒、铜、锰、锌的缺乏和高铁、砷、等均是肝癌的诱因。

6、其他因素:如贫困、营养不良、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降低都是肝癌的诱发因素。

     那么肝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有哪些症状呢?

1、全身症状:突然感到全身倦怠乏力,容易疲劳且通过休息也很难恢复。

2、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覆饱胀。饮食减少,消化不良、腹泻等。

3、腹部疼痛:右上腹或中上腹刺痛,或疼痛逐渐加剧。肝区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钝痛或胀痛,可向右肩右背放散。

4、肝肿大和肝癌肿块:肝肿块体积较大,隆起于肝脏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多伴有疼痛或压痛。

5、持续低热:发烧一般在37.5℃--38℃左右,少数达39℃以上,热型多半不规则。

6、体重下降,或伴有黄疸。

     到了中晚期的临床症状有:肝痛、纳差、乏力、消瘦、腹水、黄疸(巩膜发黄,皮肤呈黄色)。此外,还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等。以及吐血、便血、肝癌破裂出血引起的剧烈腹痛,甚至出现休克、腹水、各种感染。

   早期肝癌的自我发现比较困难,所以要注意观察,提高警惕,及时检查,争取及时治疗的机会。但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曾有肝炎或肝硬化历史,病情已好转或稳定多年,没有发冷发烧,而突然肝区及胆区闷痛或剧痛。

二、右上腹部及上腹部能摸到肿块,质硬,表面不平,且逐渐增大,而病人却没有明显不适者。

三、口干、烦躁、失眠、牙龈及鼻腔出血,舌红赤,且有紫斑,苔黄厚,上腹部胀满,肝区不适。

四、全身关节酸痛,尤以腰背关节最突出,伴有厌食、烦躁、肝区不适,以抗风湿治疗,效果不好。

     以上是关于癌症的一些诱因和肝癌在各个时期的临床症状。希望能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早识别、早治疗、早获益。当然癌症并非是完全不可战胜的,但是一定要有战胜疾病的积极心态和治疗信心。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