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养生医学会

 多伦多0023 2018-06-02

序  页
论十大关系   ……………………………………………01
脏与腑的关系   ……………………………………………08
针法讲解       ……………………………………………10
经典医案主要穴位讲解     ………………………………12
针治准绳       ……………………………………………32
第一节   论十大关系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而且还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情况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之作用,因气为血之帅.反之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才能维持肺的呼吸功能正常进行.因此无论是肺的气虚或肺失宣发肃降,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涩迟,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则唇青,舌紫等血淤的病理表现.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淤阻心脉等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
(2)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至为密切.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化方面.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以上种种,均可形成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症状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
(3)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行正常,肝有所藏.如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所以临床上“心肝血虚”
也常常同时出现。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4)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以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理论上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立,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那就会出现“心肾不交”的病理表现.临床常见于,失眠、心悸、心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在津液输布代谢方面,肺之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有助于脾之运化水液的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的传输津液,散精于肺;为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以及肺维持其生理功能之营养;故而肺与脾在津液输布代谢方面互相为用。肺脾二脏在病理上主要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如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的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可出现咳喘痰多。反之肺病日久,可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或水肿等现象。
(6)肺与肝
肺与肝在生理关系上主要体现肺主降肝主升二者相互调节,为全身气机调畅重要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灼肺伤津,出现胁痛易怒咳逆、咳血等症,称之为“肝火犯肺”,反之,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及肝,肝生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隐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7)肺与肾
主要表现于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上之源,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与肾的蒸腾气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若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失职,必影响肾,而致尿少,尿闭,甚至水肿,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上为喘、咳逆、倚息而不得平卧。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二者相协助才能使气经肺之肃降下纳于肾,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欠虚,久病伤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动则气喘等症。此外,肺肾之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液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虚,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肺肾阴虚会出现面红、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8)肝与脾
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脏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形成肝脾不和,临床常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反之,脾痛也影响肝痛,如果脾气不足,消化呼吸功能不健,血无生化之流,或脾不统血,均要影响于肝,形成肝血不足,此外,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而成热,湿热郁蒸,是肝胆疏泄不利。可形成黄疸,由此而见,肝病传脾,脾病及肝,肝脾两脏在病变上常是互为影响的。
(9)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也不断得到肝血的滋养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说法。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月经周期的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精、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上亢,如肝阴不足,可致肾阴的亏虚,而至相火上亢,反之,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
(10)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它们的关系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脾主运化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肾脏的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的充盈和成熟.因此在生理上,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症。
第二节        脏与腑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理的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
1、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
病理关系为:
心有实火下移小肠(病症: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
小肠有热循经上炎心(病症: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2. 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肺的肃降功能与大肠的传导功能相互协助。
病理关系:
大肠实热腹气不通肺失肃降(病症:胸满,喘咳等症)
   肺失清肃津不下达大肠燥实(病症:大便困难等症)
肺气虚  推动无力——大便艰涩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失于固摄——大便溏泻  
3. 脾与胃
脾与胃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的输布,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胃降糟粕得以下行,脾升精气才能上输,胃属燥为阳腑,喜润恶躁.脾属湿为阴脏,喜燥恶湿。两脏腑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才能维持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见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也要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可见腹胀、泄泻等症。
4. 肝与胆
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的关系,胆汁来源于肝气,胆汁排泄与肝主疏泄有关,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因此,肝与胆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
5. 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足有助与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若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之开合失度,可见,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症。
第三节 针法讲解
一、针法特色
针法内容有四:1、倒马针法;2、动气针法;3、牵引针法;4、不定穴针法;另有左右、上下传针法(类似平衡针法),最为精妙处,为刺血疗法,泻络远针,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沉疴。总之,本针法极少在患侧取穴,但能最大限度、最快速激发人体内在潜能,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病、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1.倒马针法
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本讲义奇穴有很多本身既是组穴,需要倒马应用。如驷马上穴、中穴、下穴倒马针,正筋、正宗倒马针。十四经穴亦可运用倒马针,如内关、间使同时取穴。倒马针法的应用乃是本针法的独创,临床疗效非凡。
2.动气针法
在某个特定穴道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达到疏导与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好,即可出针;若病程较久,则宜留针。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同时令病人不断活动患处以引气,如果病在胸腹或在脏腑,或属气郁、神志病变,则可同时配合按摩胸腹,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所谓动气针未能,即动引其气之义。
3.牵引针法
先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于患处远端取相关穴道为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针,交互感应,遥遥相引,这样患处必在两穴之间,再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奇效。
4.平衡对应针法
平衡对应针法即是上病下取,左病右取。临床常结合四肢的全息律,与手足对应相配合。多用于治疗四肢疾病。
5.横三针
横三针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同一区段上,不同的经络上,去横列的三个穴位,形成倒马针法。大部分用于治疗四肢疾病。例如:上白穴、次白穴、中白穴。
6.三角针法
三角针法也为倒马针的一种针法,即在原本治疗脏腑时的用法是在同一延伸线上取两针,在另一邻近延伸线上取一针,而呈现三角形,用来加强前一经络两针之效果。
7.放血疗法
久病难病大病必有瘀,有瘀必放血。放血后,再针相应穴位,令患者得到满意的效果。
第四节 经典医案主要穴位讲解
(一)镇逆组穴:
此组穴是由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镇静穴组成。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
          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
          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
(二)同步组穴:
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
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
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
          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皇、下三皇)
          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少泽放血)
          5.癫痫(临症加减)
(三)新老十针
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1.            治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
2.            治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
3.            治疗不育症、不孕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
4.            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  坏死期面麻
分为两种刺法:
1.  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
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
(四)华佗夹脊
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
1.  脑血管疾患、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挟脊配风池、完骨、天柱
2.  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挟脊加中白、下白肾关、心门
3.  脾胃病:脾胃段挟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
4.  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
5.  妇科疾患:腰骶段挟脊加外老十针
6.  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
配风池、完骨、天柱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五)正脊穴
  肩髃 穴与曲池穴连线四分法入肱骨后缘贴骨刺
  治验应用:
1.  适用于一切类型颈椎病,肱穴为正脊、灵骨、大白、肾关(或下三皇)
2.  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肺癌
(六)颈痛穴(三叉三)
位置:此穴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中(液门)。
取穴:交叉取穴
功能:疏筋活血,清利咽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症,颈肩肌筋膜炎,颈性头痛,颈性眩晕。
临床还可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足底痛
临床应用:用一手抓住病人的四个手指,这样刚好病人半握拳,然后用三寸针向阳谷方向一直刺进,然后提出,不出皮,再向旁两方向刺入提插,如再没针感再回第一个点进行捻针,它和肩痛穴配合用,先针肩痛穴,平衡针的规矩是从下向上。
(七)膝痛穴
位置:手心向下,上臂伸直,肩关节至腕关节连线的中点(曲池向上一点凹陷处)。
取穴:交叉取穴。
针感:以局限性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或想腕关节放射
主治: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骨性膝关节炎,髌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还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急性寻麻疹,牛皮癣,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网球肘。
(八)脊痛穴
位置: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将前额人为地划一个十字,十字交叉即为此穴(印堂上一寸)。
取穴:交叉取穴。
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如病人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一到二小时,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瘀,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应的各种腰痛。特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运用:因炎症引发的坐骨神经痛还需配合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效果更为理想(平衡穴一般都在三秒钟见效)。如左侧腰痛进针后针尖向右侧攒竹方向刺,不要提插。脊痛穴向上星穴方向刺治腰椎以上(胸
(九)胆穴
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肌肉)蚓状肌.骨间肌。
主治:膝关节炎
(十)二角明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肌肉)伸指总肌。(神经)桡.正中神经之背侧固有神经。
(桡尺交叉神经.肾神经)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一穴,六分六一穴,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皮下针向外(小指方向)横刺二分。
(十一)心膝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肌肉)蚓状肌,骨间肌。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脊柱痛.膝无力.变形性膝关节炎。
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
(十二)木火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肌肉)伸指总肌。(神经)桡.正中神经之背侧固有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膝内侧痛.小腿肚酸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
手术:皮下针间向(小指方向)横刺。
(十三)五虎穴
部位:在大指掌面第一节之桡侧。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肌肉)蚓状肌,骨间肌。(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脾神经。)
主治:治全身骨痛。
取穴:当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每二分一穴,共五穴。
手术:于大指桡侧黑白肉际下针,每穴可下针二至四分,依治疗远近而定。
(十四)重子穴
部位:虎口下约一寸,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
解剖:(血管)指腹侧及侧动.静脉血管网。(肌肉)对掌姆肌.屈姆短肌.肌腹之间,外展拇指腹内。(神经)正中及桡神经之表浅支。正中神经之末梢支。
主治:背痛.肺炎(有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孩最有效)。
(十五)重仙穴
部位:在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离虎口两寸.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
解剖:(血管)指腹侧及背侧动.静脉血管网。(肌肉)对掌姆肌.屈姆短肌.肌腹之间,外展姆指腹内。(神经)正中及桡神经之表浅枝。正中神经之末梢枝。
(有桡骨神经之分布及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心细分支神经。)
主治:背痛.肺炎.退烧.心跳.膝盖痛。
取穴:当大指骨与食指骨之间,距虎口两寸处是穴。
手术:一寸半针,针深一寸,一般针一针(重子)即可,二针齐针成倒马针,效果更佳。
※     本穴接近肺经鱼际穴,对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痰稠不易咳出,针之有效。
※     本穴治疗子宫瘤、卵巢炎亦有效。
(十六)大白穴
部位:在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之凹处。
解剖:(肌肉)在食指桡侧,第二掌骨小头后方,有第一骨间背侧肌,内收拇肌。(血管)有手背静脉网,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布有桡侧神经浅支。
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烧(特效)、坐骨神经痛。
取穴:拳手取穴(拇指弯曲抵食指第一节握拳),当虎口底外开五分处取之。
手术:用一寸半针,针五分至一寸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特效)。
(十七)灵骨穴
部位: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解剖:(肌肉)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内收拇肌横头。(血管)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穴位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神经)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治脚难抬举(无力)腹胀、小便不节(次数过多),小便痛亦极有效。
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距大白穴一寸二分。与重仙穴相通。
手术:用一寸五分至二寸针、针深可透过重仙穴(过量针)。
(十八)中白穴(又名鬼门穴)
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五分。
解剖:(肌肉)在无名指尺侧,第四掌骨小头后方有第四骨间肌。(血管)有手背静脉网分布于其下周围及第四骨间指背动脉。(神经)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掌背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肾脏病之腰痛、腰酸、背痛、头晕、眼散光、疲劳、坐骨神经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肿。
取穴:拳手取穴,在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五分是穴。
手术:针三分至五分。
(十九)下白穴
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一寸五分。
解剖:(肌肉)在无名指尺侧,第四掌骨小头后方有第四骨间肌。(血管)有手背静脉网分布于其下周围及第四骨间指背动脉。(神经)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掌背神经。
主治:牙齿酸、肝微痛、以及中白穴主治各症。
取穴:拳手取穴,当小指掌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一寸五分(即中白穴后一寸)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至一寸半。
手术:针深3分至5分。
(二十)腕顺一穴
部位: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
解剖:(肌肉)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当外展小指肌指点外缘。(血管)有指动脉、静脉、手背静脉网。(神经)布有掌背神经(尺神经分支)。(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疲劳、肾脏炎、四肢骨肿、重性腰两边痛、背痛。(女人用之效更大,两手不宜同时用)
取穴:在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是穴。
手术:针一寸至一寸半。
(二十一)腕顺二穴
主治:鼻出血以及腕顺一穴主治各症。
取穴:当小指掌骨外侧,距手横纹一寸五分是穴,意即在腕顺一穴后一寸之处。
手术:针深一寸至一寸半。
注意:耳鸣、重听、小腹胀、腰围痛、腿弯紧痛、疗效亦佳。
(二十二)手解穴
部位:小指掌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触及之处。
解剖:(肌肉)在四、五掌骨间,有第四蚓状肌,屈指浅深肌腱,深部为骨间肌,(血管)有指掌侧总动、静脉。(神经)为第四指掌侧总神经(尺神经分支)分布处。
主治:主解晕针与下针后引起之麻木感及气血错乱之刺痛。
取穴:手心向上,在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触及掌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停针十至二十分钟即解,或以三棱针出血即解。
(二十三)心门穴
部位:在尺骨鹰嘴突起之上端,去肘一寸五分陷中。
解剖:(肌肉)尺侧屈腕肌、尺侧伸腕肌、肘肌。(血管)尺动脉、尺静脉。(神经)尺神经、内侧肱下皮神经。
主治:心脏病、心跳胸闷、呕吐、干霍乱。
取穴:手抚胸取穴,在下尺骨肉侧陷处,距肘尖一寸五分是穴。本穴亦常用于治膝痛(内侧膝痛尤效)
(二十四)肩中穴
部位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二寸五分。
解剖:(肌肉)三角肌外侧,二头肌与三头肌腹间。(血管)头静脉、腋动脉、反肱动脉。(神经)腋神经。
主治:膝盖痛(特效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二十五)水曲穴
部位:在六完穴后一寸处。
解剖:(肌肉)第四、五蹠骨缝间之蚓状肌、骨间肌。(血管)足背动静脉网。(神经)足背神经。
主治:腰痛、四肢浮肿、腹胀、颈项神经痛;妇科子宫疾病;耳鸣眼痒、手腕疼痛、无力、全身骨痛、神经痛、手骨痛、肩痛、腿筋紧及肌肉萎缩、肌肉麻木、坐骨神经痛。
取穴:当第四蹠骨与第五蹠骨之间,距六完穴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二十六)正筋穴
部位:在足后跟筋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
解剖:(肌肉)跟腱上外踝后动脉,屈姆长肌肌腱之间。(血管)其血液支配为腓骨动脉与后胫骨动脉之联合网路。(神经)胫神经位于其内侧。
主治:脊椎骨闪痛,腰脊椎痛、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脑骨胀大、脑积水。
(二十七)正宗穴
部位:在正筋穴上二寸处。
解剖:(肌肉)跟腱上外踝后动脉,屈姆长肌肌腱之间。(血管)其血液支配为腓骨动脉与后胫骨动脉之联合网路。(神经)胫神经位于其内侧。(脊椎骨总神经、脑之总神经)
主治:脊椎骨闪痛,腰脊椎痛、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脑骨胀大、脑积水。
取穴: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正筋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八分(针透过筋效力尤佳),体壮可坐姿扎,体弱者应侧卧扎。
(二十八)一重穴
部位:在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
解剖:(肌肉)在腓骨短肌和伸趾长肌分歧部。(血管)有胫前动、静脉分支。(神经)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处、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
(二十九)二重穴
部位:在一重穴上二寸。
解剖:(肌肉)在腓骨短肌和伸趾长肌分歧部。(血管)有胫前动、静脉分支。(神经)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处、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
取穴:当一重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
(三十)三重穴
部位:在二重穴上二寸。
解剖:(肌肉)在腓骨短肌和伸趾长肌分歧部。(血管)有胫前动、静脉分支。(神经)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处、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睡中咬牙及肩臂手腕痛亦有殊效)
取穴:当二重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
运用:一重、二重、三重穴同下针(既所谓倒马针),为治上述各症之特效针。
(三十一)天皇副穴(肾关)
部位:在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
解剖:(肌肉)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血管)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神经)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病、神经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坐骨神经痛、背痛、头痛、腰酸、两手发麻或疼痛、肩臂痛及肩臂不举;(多尿、夜尿极特效);胸口闷、胸口痛、强心。前头痛。
取穴:当天皇穴直下一寸半,胫骨之内侧。
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
(三十二)地皇穴
部位:在胫骨之内侧,距内踝骨七寸。
解剖:(肌肉)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血管)前方有大隐静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神经)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梦遗、蛋白尿、小便出血、子宫瘤、月经不调、肾亏之腰痛。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七寸处是穴。
手术:针与脚成四十五度扎入,针深一寸至一寸八分。
(三十三)人皇穴
部位:在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骨三寸。
解剖:(肌肉)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血管)前方有大隐静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神经)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肾脏炎、糖尿病、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小便出血、肾亏之腰痛。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处是穴。
(三十四)外三关穴
部位: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解剖:(肌肉)在腓骨短肌和伸趾长肌分歧部。(血管)有胫前动、静脉分支。(神经)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扁桃腺炎、喉炎、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青春痘、手红肿、手臂肿胀发热、“肘痛中穴为主”、三叉神经痛)。
取穴:当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连线之中点一穴,中点与该高骨之中点又一穴,中点与外踝之中点又一穴。共三穴。
手术;针深一寸至一寸半。
(三十五)明黄穴
部位:在大腿内侧之正中央。
解剖:(肌肉)在股骨内侧肌和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血管)深部外侧有股动、静脉,有旋骨内侧动脉浅支。(神经)布有股前皮神经,当闭孔神经浅、深支处。
主治:肝硬化、肝炎、骨骼胀大、脊椎长芽骨(脊椎骨膜炎)、疲劳、腰酸、眼昏、眼痛、肝痛、消化不良、白血球症(特效)。
取穴:当大腿内侧之中央点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半至二寸半。
(三十五)天黄穴
部位:在明黄穴上三寸。
解剖:(肌肉)在股骨内侧肌和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血管)深部外侧有股动、静脉,有旋骨内侧动脉浅支。(神经)布有股前皮神经,当闭孔神经浅、深支处。
主治:肝硬化、肝炎、骨骼胀大、脊椎长芽骨(脊椎骨膜炎)、疲劳、腰酸、眼昏、眼痛、肝痛、消化不良、白血球症(特效)。
取穴:当明黄穴直上三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半至二寸半。
(三十六)其黄穴
部位:在明黄穴下三寸。
解剖:(肌肉)在股骨内侧肌和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血管)深部外侧有股动、静脉,有旋骨内侧动脉浅支。(神经)布有股前皮神经,当闭孔神经浅、深支处。
主治:黄疸病、肝硬化、肝炎、骨骼胀大、脊椎长芽骨(脊椎骨膜炎)、疲劳、腰酸、眼昏、眼痛、肝痛、消化不良、白血球症。
取穴:当明黄穴直下三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半至二寸。
运用:天黄、明黄、其黄三穴时取穴下针主治肝炎、肝硬化,骨骼胀大,等各证,脾硬化、舌疮。(颈椎骨刺、腰椎骨刺、美尼尔症、帕金森症)
(三十七)驷马中穴
部位: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之处向前开三寸。
解剖:(肌肉)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血管)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神经)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击后而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乿房疼特效、半身不遂、牛皮癣、皮肤病、治下肢扭伤。
取穴: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之处向前开三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
(三十八)驷马上穴
部位:在驷马中穴直上二寸。
解剖:(肌肉)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血管)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神经)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击后而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乿房疼特效、半身不遂、牛皮癣、皮肤病、治下肢扭伤。
取穴:当驷马中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
(三十九)驷马下穴
部位:在驷马中穴直下二寸。
解剖:(肌肉)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血管)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神经)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击后而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乿房疼特效、半身不遂、牛皮癣、皮肤病、治下肢扭伤。
手术: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
运用: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单足取上、中、下三穴其余各症两脚六针同时取之。
(四十)失音穴
部位:在膝盖内侧之中央点及其下二寸。
解剖:(肌肉)在股骨内上踝上缘,股内侧肌下部。(血管)有股动、静脉肌支。(神经)布有股前皮神经及骨神经肌支。
主治:嗓子哑、失音、喉炎。
手术:针深五分至八分。
(四十一)水通穴
部位:在嘴角之下四分。
解剖:在口轮匝肌下深层为颊肌。(血管)有颏动、静脉分支。(神经)分布着下颔下神经节及面神经分支。
主治:风湿病、肾虚引起的疲劳、头晕、眼花、肾虚、肾亏、腰痛、闪腰、岔气。
取穴:当嘴角直下四分处是穴。
手术:针由内向外斜扎,针深一分至五分。
(四十二)水金穴
部位:在水通穴向里平开五分。
解剖:在口轮匝肌下深层为颊肌。(血管)有颏动、静脉分支。(神经)分布着下颔下神经节及面神经分支。
主治:风湿病、肾虚引起的疲劳、头晕、眼花、肾虚、肾亏、腰痛、闪腰、岔气。(咳嗽、气喘、打呃、腹胀、呕吐、乾霍乱)
取穴:从水通穴向里平开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由内向外斜扎,针深一分至五分。
(四十三)鼻翼穴
部位:在鼻翼上端之沟陷中。
解剖:鼻尖边软骨陷中。(血管)有面动脉、静脉鼻背支。(神经)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眼神经分支)。
主治:眉棱骨痛、头昏眼花、肾亏之各种神经痛、半身不遂、四肢骨痛、脸面麻痹、舌痛、舌硬、舌紧、偏头痛、喉痛。
取穴:当鼻翼中央上端之沟陷中取之。
手术:针深一分至二分。
第五节 针治准绳
一、颈椎病
1.  颈型
症状:颈部僵硬、疼痛、感觉异常。
治疗:正筋穴、正宗穴、正脊穴、华佗挟脊穴、灵骨穴、大白穴。
2.  椎动脉型
症状:眩晕,系由于颈椎错位,局部软组织水肿炎性渗出,肌肉痉挛,刺激压迫椎动脉及其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或颈上神经节,反射性引起椎-基地动脉系缺血。眩晕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冷汗、心悸、心慌、四肢冰冷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节颈椎的错位均可诱发眩晕,颈4以上锥体的错位,更可引起眩晕。
治疗:百会、四神聪、鼻翼穴、下三皇、颈痛穴或小结穴。眩晕重者可加小、中、大同步。
3.  神经根型
症状: 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敏感或缺失。
治疗:灵骨、大白、正脊穴、颈痛穴(双侧)
4.  交感神经型
症状:胸闷、胸痛、气短、心烦、心慌意乱、心悸、甚则出现心律失常。
治疗:镇逆穴、中白、下白、肾关穴、心门穴、怪三针、老十针、颈痛穴。
5.  脊椎型
症状:上肢和下肢均有症状,或疼痛或麻木。
治疗: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背俞挟脊。
6.  食道型
症状:失音、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咽部不适等慢性咽炎的症状,咽部分泌物增多,刺激性咳嗽,咽部疼痛充血。
治疗:老十针、膻中穴、失音穴、梅核点、三重穴。
7.  混合型
症状:以上症状出现2-3种,或均出现。
治疗:综合上述六种治疗方案中辩证加减。
8.  落枕
症状:颈痛或颈肩痛、左右扭转不灵,或上下不能动。
治疗:颈痛穴或重子、重仙穴,配承浆。
二、四肢疾病
1.  肩周炎
症状:上下屈伸不利,左右扭转不灵。
治疗:反后绝穴、肾关穴、肩痛穴令其动、10-15 分钟仰卧,刺肩髃穴、肩峰、肩中、曲池、手三里、灵骨、大白。如有粘连,则圆利针辩证取穴。
2.  前斜方肌综合症
治疗:反后绝穴、肾关、肩痛穴令其动,后圆利针辩证取穴。
3.  网球肘
治疗:肘痛穴(交叉取穴,内治肘外,外治肘里)
4.  腕关节扭伤
治疗:五虎1、2、3穴,交叉取穴,腕三针同侧,加腕痛穴(即解溪穴)由外向里刺。
5.  腱鞘炎
治疗:五虎1、2、3穴,交叉取穴,腕三针(腕横纹上一寸中间一针,左右各一侧一针,向上平刺。)同侧。
6.  扳机指
治疗:五虎穴、腕三针(手足对应法,取相关对应的足上穴位。)
7.  髋关节
症状:由梨状肌损伤引起的大腿内侧痛、腹股沟痛等各种症状。
治疗:臀痛穴令其动10-15分钟;(或人中、后溪、束骨、复溜)侧卧位。心门穴,风市、承扶、委中、殷门、承筋、昆仑。
8.  膝关节炎
治疗:心膝穴、胆穴、膝痛穴、如有水肿加水曲穴,令其动10-15分钟;侧卧位,五虎擒羊,如有水肿用围刺法。
9.  踝关节扭伤
治疗:小结穴、五虎3、4、5令其动,踝痛穴,水肿加水曲穴。
10.            足趾痛
治疗:小结穴、五虎3、4、5令其动。(手足对应法,取相关对应的手上穴位。)
11.            足趾麻
治疗:小结穴、五虎3、4、5令其动。(手足对应法,取相关对应的手上穴位。)
12.            足跟痛
治疗:眼子穴、木枝穴、由肾虚引起者可加用下三黄。
13.            足跟底至外怀尖周围痛
治疗:眼子穴、木枝穴、由肾虚引起者可加用下三黄。
14.            小腿肚胀、紧或痛
治疗:肺心穴令其动10-15分钟,足三里、承筋、下三黄、水曲。
三、腰背部疾病
1.  阔背肌痛(膏肓痛)
治疗:重子、重仙令其动10-15分钟,后针背俞挟脊穴。
2.  肩连被痛
治疗:重子、重仙、肩痛穴令其动10-15分钟,后针背俞挟脊穴。
3.  腰间盘突出症
治疗:人中、后溪、束骨、复溜令其动10-15分钟,俯卧位,腰阳关周围2寸内围刺及以下两腿膀胱经穴。如坐起疼痛,加中白、下白、承浆。
4.  腰椎管狭窄、水平骶椎、腰椎扭转、侧弯、压缩骨折、楔形变
治疗:人中、后溪、束骨、复溜令其动10-15分钟,后针背俞挟脊穴。
5.  闪腰岔气
治疗:二角明
6.  抻腰
治疗:脊痛穴、正中痛直刺,其余左病右刺,右病左刺。
7.  腰肌劳损
治疗:脊痛穴、中白、下白、后溪、承浆、下三黄。
8.  肾虚腰痛
治疗:水金、水通、或中白、下白、下三黄、腕顺一二。
9.  脊背弯曲变形(麻花腰)
治疗:小结、腕顺一二令其动10-15分钟,正筋、正宗、背俞挟脊穴。
10.            脊椎骨增生
治疗:肺心穴、中白、下白、上三黄、肾关、背俞挟脊穴。
11.            腰椎及尾椎痛
治疗:肺心穴、中白、下白、肾关、心门、后汇穴(在百会学后一寸六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