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不是纸上谈兵的废物,我们误会了他上千年

 笑谈人生iavo6h 2018-06-03
相信大家一定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也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在长平之战战死的结局,从此赵国再无力与强秦抗衡。这个成语流传了上千年,全都是对赵括的贬低,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赵括并不是一个只会嘴上谈论的将军,而是一个有领兵能力的少年将军。
图片
长平之战的爆发是秦国蓄谋已久的,要想统一六国,赵国是必争之地。面对强大的秦国,赵国的兵败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赵括。国与国的较量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国力上来说,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奖励农耕,国力强盛,物资丰富。而且秦国一直尚武,并且推行了军功爵制,使得秦国成为了战斗力第一强国。
相比之下的赵国,虽然经过武灵王对的军事改革,在军事上变的强悍,但是国内经济实力和政策却远不如强秦。
图片
再从现有大将来说,秦有白起、王纥、蒙毅等皆为有勇有谋的军事统帅,其中以武安君白起为甚,攻守兼备,百战不殆,是战国中数一数二的帅才;且加秦马优良,秦车迅猛,被称为虎狼之师。
在战场上的秦军士兵左携人头,右夹生虏,所向披靡,如虎入羊群,甚至于为抢军功,赤膊上阵厮杀。而赵国有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田单、乐毅等良将其中廉颇善守;赵奢善攻,只可惜长平之战时已死;赵胜善于中枢,长平之战是主要负责把握总体和粮道;李牧倒是一位可以与白起一厢抗衡的名将,只可惜要守边。乐毅倒是非常胜任,只可惜已抱病在家,不能领军出征。
田单本是齐国人,到赵国时间不长,虽然高居相位,但群臣仍视其为外人,军中高级将领恐怕多有不服。田单只可坐镇,而不可出征。面对强秦60万大军的进攻,赵国只能抽调45万大军来抗衡。
图片
在双方都不能输,输了就相当于“亡国”的情况下,赵括担任了赵国的总指挥。他这个总指挥是廉颇乐毅等大将联合推选的。这也能从侧面凸显赵括确实有能力的,如若真是花架子,怎么能让多人联合推选担任这么大的职责。
而且有史实证明,赵括少时就随父亲在军中任职,是有过领兵经验的,而且没有战败过,他在军中有着很高的权威。在面临强秦的进攻的时候,也确实却要这样一个能稳定军心的将领。
图片
赵国不用廉颇是因为不满廉颇保守的避战不出的策略,毕竟秦赵双方都得为各自大军的军需物资买单,再有实力也拖不起长久消耗战。赵括在前线也是知道是不可贸然出击的,但是国内高层却等不了了。
所以他没有选择,只能出击。士兵们每天和秦军作战,对秦军的作战能力是有了解的,在决策层一直干扰作战部署的时候,赵括还能稳定军心,没有让军队发生哗变,足以说明他的实力。
图片
还有最能凸显他不是纸上谈兵的事件就是,他在迎合国内,改变保守战略主动出击的情况下,极大的消灭了秦军的有生力量,在最后被包围粮草尽绝40余天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军队有效作战。
没有哗变没有投降,虽然最后还是战败身死,但是他个人还是有能力担任统帅的,他不是那个只会说不会做的大话王。
图片
就单从他死后被人抛开的肚子里没有一点存粮依然身战强秦的勇气就值得后人敬佩不是吗?
在没有人愿意担任统帅都怕身败名裂的情况下,他依然有爱国心敢于出战来说,也是值得我们欣赏的。
赵括长平的战败不能全部归结于个人原因,毕竟面对强秦的国力,六国都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