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捧上天的独角兽:严重高估、虚假繁荣

 Lesley_cc 2018-06-03

独角兽,也就是那些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非上市企业,它们往往也是初创没几年、财富暴涨的公司。在创业者、投资人甚至政府不遗余力的推介下,独角兽正如日中天、红得发紫。

越来越多的独角兽正在路上

截止2月,全球共拥有279家独角兽。其中,美国和中国分别占比42.1%和38.9%,远超后面的欧盟、日本、印度。可以说,独角兽基本就是中美两国的玩物。

被捧上天的独角兽:严重高估、虚假繁荣

全球独角兽分布

如今,越来越多新“独角兽”正在赶来的路上:受益于火热的创业环境,2018年以来,每三天便能发现一家独角兽企业。5月31日,小红书融资3亿美元,总估值30亿美元;同日AI明星商汤科技C+融资,总估值45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AI独角兽;次日的儿童节,永安行融资20亿总估值14.68亿美元。中国的独角兽估值已超过4万亿元!

在美国,过去3年独角兽企业的增长也远远高于之前。2014年之后,每年独角兽新增数量比2014年之前高出3倍多

被捧上天的独角兽:严重高估、虚假繁荣

美国独角兽企业增长情况

独角兽们的如日中天,也让新晋创业者们看到了一夜暴富的正确范式:寻找风口、构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A轮融资、B轮融资、C轮融资、X轮融资……

独角兽的成功不仅是创业的成功,更是资本的泛滥

近些年,风险投资正蓬勃发展,各国法律也逐渐放宽公司在IPO前股东数量的限制,进一步刺激了风投的扩张。初创企业无需仅靠上市来获取融资。只要能够说服投资人,就有无限的资金供应。

风投的火热,助推了独角兽的成功,也带来了初创企业价值的高估。据《哈佛商业评论》对初创企业成长性的研究,如果你在2012年以后成立公司,同样的努力下,你的公司估值增速将是过去13年间(2000-2013)成立公司的2倍!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对135家独角兽企业进行了分析,发现这135家企业中有近一半“名不副实”:有65家的估值应当低于10亿美元。也就是说独角兽平均被高估达50%。

公开市场成了独角兽们的“照妖镜”

上市是独角兽们的终极追求,也是独角兽们真正的“照妖镜”。由于上市公司估值方式与风投人的估值完全不同,再者即使独角兽公司上市之后,投资者要兑现收益,还是要看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于是,大量独角兽们的估值在短期冲高后持续下跌甚至跌破发行价。

在国内,一批新经济“独角兽”股票遭遇破发乃至腰斩。 “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阅文集团”、“雷蛇”和刚刚上市的“平安好医生”,股价均现较大跌幅。以众安在线为例,国庆前夕H股上市,发行价59.7港元,到10月9日触及98港元,截止6月1日,已跌至52.1港元,跌破发行价!最新上市的药企独角兽——药明康德,股价也已结束狂涨,进入动荡和下探尝试轨道。

被捧上天的独角兽:严重高估、虚假繁荣

独角兽跌破发行价不仅是中国特色,更是全球现象: 在美国,Snap公司去年3月以17美元单价上上,上市首日狂涨44%,如今股价已低至11美元。Blue Apron去年6月以10美元单价上市,如今已跌至3美元。在德国,颇受欢迎的酒店搜索引擎Trivago,在IPO后,市场极度不认同其估值,一周内价格下跌幅度高达29%。

被捧上天的独角兽:严重高估、虚假繁荣


高估值的背后,不是独角兽的失败,而是资本的躁动

独角兽们跌破发行价,并不是代表着独角兽们的失败,恰恰相反,独角兽往往是新兴行业的佼佼者,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水平甚至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它们估值的高企往往是资本过度躁动的结果。当创业者、投资人、政府一哄而上吹捧独角兽时,它们将合伙吹起一个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更大的泡沫。

如今,越来越多独角兽即将走入国内股市

韭菜们,请擦亮眼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