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新城规划:英国伦敦地区的发展历程

 燕子地理图书馆 2018-06-03

第一代新城

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思想不仅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也是新城建设运动的思想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退役军人返回家中迅速激化了住房紧缺矛盾,城市外围区开始出现大量随意布置的住宅,导致城市建成区向外无序蔓延。1945年,英国政府启动大伦敦地区重建规划,提出在伦敦周围建设7个新城,以解决伦敦市区住房问题为根本目的,以疏散伦敦市区过分拥挤的人口为主要目标,并依托1946年通过的《新城法》和1952年通过的《新城开发法》推动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向新城迁移。

图:英国第一代新城分布图

英国第一代新城通过相对较低的住宅价格、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吸引了从伦敦疏解出来的部分人口,对于缓解伦敦中心区的城市拥挤问题和战争导致的城市无需发展问题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是政府实施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手段,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主要用以满足“改善住房条件”的社会急切需求,建设目的较单一;

(2)规划规模较小,初始规划人口基本约3-6万,修正后的规划人口规模亦不超过15万;

(3)采取低密度发展模式,平均居住密度约75人/公顷,工作时段的工业区人口密度约125人/公顷;

(4)居住区和工业区严格分离,居住区以“邻里单位”布局,“邻里单位”之间以大片绿地相隔,且各设中心;

(5)道路网络呈“环+射”布局,环路连接各邻里中心,射线道路连接新城中心和各邻里中心。

但随着英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第一代新城的缺点也逐渐显露,主要包括:

(1)开发密度过低,一方面增加了市政投资负担、不利营造城市生活氛围,另一方面也导致居民出行过度依赖小汽车;

(2)人口规模偏小,不利引入优良的医院、学校、影院等公共配套设施,不利新城维持长久吸引力;

(3)工作岗位基本限于工业区,岗位性质单一、就业限制较多,对于急待解决住房问题的人群的服务面较有限。

图:第一代新城汉莫尔现貌

第二代新城

针对第一代新城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的问题,1955-1966年,英国于伯明翰地区、利物浦地区开始建设第二代新城,在“疏散中心城区拥挤人口”的主要建设目的基础上,开始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把新城作为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

第二代新城着眼于改善公共交通,在规划上注重集中紧凑布局、加大开发密度、淡化邻里概念,但由于在空间上过于依赖新城中心区,新城拓展受到较大限制。

图:第二代新城朗科恩现貌

第三代新城

1967年起,为应对战后全国人口的大幅增长、满足中心城区大规模旧区改造的人口外迁,英国开始建设第三代新城用以进一步疏解伦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的人口压力。较之70年代以前的新城,第三代新城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新城的建设基础更具规模,即新城均在较大规模的老城镇基础上开展建设行为,利于充分吸纳地区人口、利用既有基础设施、改善既有环境;

(2)新城规模明显扩大,利于承担较大型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资金负担,利于提升新城活力和吸引力,利于新城功能趋向综合平衡;

(3)新城更远离大都市中心地区,有条件预留大量土地,为未来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上的保障;

(4)较大的规划人口规模和较大的用地规划规模,在新城维持稳定内在经济吸引力的前提下,具有更强的独立性。

图: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规划图

总结

纵观英国新城的发展历程,政府主导、职住平衡、分散布局、优化环境等理念始终贯彻新城开发过程,并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注重扩大新城规模、增加配套设施、利用已有基础、引导公交发展、协调交通与用地等。作为新城运动的发源地,英国已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的新城发展之路。

本次内容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三所(控详规划研究中心)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