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识虫 | “纽绵蚧”你知道吗?

 缘何此生只爱书 2018-06-03

阴雨绵绵的月份,难得能见到太阳,雨水洗过的大街,空气是清新的,街道是的干净的,植物是清新的!

咦!怎么这么漂亮的红花檵木上,挂起了白白的絮状物,好似面条,开在红花檵木的枝条上,很是醒目!

这是什么?


俯身仔细观察,这些白色的条状物很有规则的挂在枝上,一圈圈,一团团的煞是好看。原来,这是危害园林植物的一种害虫,名字叫做日本纽绵蚧,而这些白色条状物其实是纽绵蚧的卵囊,也称育婴室。


了解日本纽绵蚧


日本纽绵蚧,属同翅目,绵蚧科。分布在上海、福州、江苏、湖北、湖南等。寄主于红花檵木、合欢、三角枫、重阳木、枫香、刺槐、山核桃、榆、朴、桑树等。以若虫和雌成虫在寄主枝上吸取汁液,尤其在嫩枝上危害严重,使开花程度和生长势明显下降,直至枝梢枯死。



成虫:雌体长8mm,宽5mm。卵圆形或圆形,体背有红褐色纵条,体黄白色,带有暗褐色斑点;背部隆起,呈半个豌豆形,背腹体壁柔软,膜质;老熟产卵时体背分泌蜜露,腹部慢慢产生白色卵囊,向后延伸,随着卵量增加卵囊向上弓起,逐渐形成纽曲的'U'形。卵囊伸长45nm -50mm,宽3mm左右。

卵:椭圆形,长约0.4mm,橙黄色,表面有蜡粉。

若虫:长椭圆形,长0.6mm,肉红色。



此虫1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越冬期虫体较小且生长缓慢。3月初开始活动,生长迅速,3月下旬虫体膨大,4月上旬隆起的雌成体开始产卵,出现白色卵囊,平均每头雌成虫可产卵1000粒,多的可达1600多粒。5月上旬末若虫开始孵化,5月中旬进入孵化盛期。卵期为36天左右。孵化的小若虫在植物上四处爬行,数小时后寻觅适合的叶片或枝条固定取食。5月下旬为孵化末期。若虫主要寄生在2-3年生枝条和叶脉上。叶脉上的2龄若虫很快便转移到枝条上寄生。1龄若虫自然死亡率很高,孵化期遇大雨可冲刷掉80%以上若虫。11月下旬、12月上旬进入越冬期。


介壳虫是园林上的顽固害虫,时期不对、方法不对、药剂不对很难将它一网打尽,因此应抓好用药的最佳时期,选择最佳的药剂,采用最佳的防除方法,消灭其危害。


1.于5月上、中旬若虫孵化盛期使用狂杀蚧100ml稀释800-1000倍,进行均匀喷雾。

2.冬季越冬期可用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3.保护利用天敌,如红点唇瓢虫、草蛉、寄生蜂等。

4.剪除虫枝或刷除虫体。于冬季或产卵期剪掉带虫枝,进行焚烧处理,消灭虫源,防止蔓延,并剪除过密枝条以利通风透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