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振西:探索传统与当代兼融的感觉

 ljf2623 2018-06-03

袁振西,1962年出生于陕西宝鸡,祖籍江苏睢宁。现居北京,自由画家,致力于学术前沿课题研究。现为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顾问,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陕西省美术馆特聘画家,《中国画家》、《神州风情》、《美术家周刊报》编委学术主持。

作品曾被《美术》、《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荣宝斋》、《艺术沙龙》、《美术天地》、《中国画家》、《收藏》、《收藏界》、《收藏与投资》、《艺术市场》、《中国画观察》等几十家专业媒体专题报道。近二十几幅作品发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名家小品集·5》、《当代中国名家四条屏画选》,出版大型画集六部,著名美术理论家夏硕琦先生称其为“墨趣意象型”山水画画家。

戊 戌

四 月

十 九

A R T

从黄宾虹再认识

文 | 袁振西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传统中国画家集大成者黄宾虹,被当时文艺评论家傅雷发现,使黄没有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傅雷可谓伯乐之功,而历史上又有多少奇才被淹没不得而知。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美术理论家陈传席重新认识,从史上再论黄宾虹,入木三分,傅陈之论是站在中国学者的角度论述。

就世界美术发展来看,当时中国美术落后西方五十年,而西方印象派大师凡高已从古典走入现代,创造半抽象的符号,冲击着人们心灵与眼球。黄宾虹那时对美的认识刚刚接近印象派,那个时代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也是社会主义阵营,被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封锁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是西方架上绘画从高山走入低谷再走进当代巨变时代。产生最后一批架上绘画大师康定斯基、波洛克、德库宁和波普大师劳森伯格,这样抗衡西方抽象表现大师中国没有。期间中国美术只是政治的宣传工具,美术发展反尔出现倒退发展,那就不奇怪中国画界逆淘汰现象,中国画界上艺术发展出现了断代,直接走入当代艺术,如享誉世界当代艺术家艾末末。

当时中国画最高的修为者黄宾虹还没有能力向西方看齐时,中国美术已经落后半个世纪,加上仙逝后继无力,国家被封锁。使后来学黄者难于望背西方大师,更何况后学黄者还无法超越黄宾虹的笔墨自由。加上体制的原因,如刘大为、刘文西等大批体制内通俗画家,占领美术界大部分社会资源及话语权,严重压迫一批有志画家的雄心壮志,使真正中国画抽象艺术不能走上前台,造成学术上的空格,使得中国画转型到当代前景渺茫。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和文化艺术是睛雨表,如果国家内部慢慢长期丧失文化艺术创造能力,国家软实力消失,而政治倡导文化的正能量何在?还是政治左右艺术,全国各地大多数艺术城却没有真正的艺术家,真正艺术家被狭隘传统本位思想拒之庙堂之外。北京就是例子,体制内画家大部分为通俗艺术进而忽悠大众,体制外当代艺术家饿着肚子搞艺术热情万丈,北京是在全国绝无仅有一个两头热的城市,传统与当代不能兼融的地方。

2017年12月9日袁振西写于秦地宝鸡石鼓山

作品赏析

静观云起时

177x97cm

山是主人人是客

177x96cm

春云

88x48cm

晚秋

88x48cm

轻舟以过万重山

89x48cm

年轮

180x96cm

云起闲看之

140x69cm

醉后一夜风雨时

137x69cm

天晴处忽闻山雨

136x69cm

山谷幽思

70x69cm

茂林鸟知归

69x69cm

惠风和畅

69x69cm

柴门

68x69cm

— END —

Art

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