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年新政策给中国光伏行业留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路漫aud1v327c9 2018-06-04

光伏行业势必要走向无补贴的市场化之路,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每个光伏人从业的最终愿景之一。毕竟任何依赖政策长大的行业,终要学会自己走路。这篇文章不谈情怀、不蹭热点、不谈气候目标,我们来谈一谈这种“一刀切”的政策给光伏行业留下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18年新政策给中国光伏行业留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控规模,锁死的是企业还是需求?

6月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经过多方解读,目前重要的信息点基本明确,可参见光伏們日前发布的《存量地面电站抢630仍执行17年电价、今年分布式补贴规模已用完——18年光伏新政解读》。

从新政策来看,2018年将不再有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分布式指标也已用完。对于设备企业来说,2018年下半年还剩下5GW应用领跑基地 约4GW的村级光伏扶贫项目 部分存量电站共计约10GW的建设规模可供出货;对于光伏电站投资企业,2018年下半年基本已无新增建设指标可供应电站开发,当然,不需要补贴的电站可视地区消纳情况不限规模建设。

从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导致此次文件出台的最大背景来自于补贴缺口的日益增大且5年内看不到解决的可能性,控制新增规模也已经是行业预料之中的趋势。不过,从政策来看,相当于砍掉了2018年下半年的市场空间,光伏行业资深分析人士治雨认为,“指标管理确定了总规模,光伏产品降价无法唤醒需求”。实际上,这不仅意味着降价换不来需求,即使是高效技术的研发投放以及为降低度电成本带来的贡献,也将在2018年无法施展。锁死的是2018年下半年的市场需求,顺着这一趋势将淘汰一部分企业。

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几年不再有新的发展空间,如果说2018年下半年光伏市场的主基调是“偃旗息鼓”,那么未来每年新增的建设规模将会是各企业真正拼实力、拼技术、拼度电成本的市场,这样的竞争又将淘汰掉一部分企业。

但在当前的政策基调下,未来每年的新增建设规模大约将维持在20GW左右,与2017年新增装机50GW相比,将有40%左右的降幅,这对于中国目前巨大的光伏制造业产能,也意味着将进入大浪淘真金的行情了。此前因为装机规模巨大、抢装等原因在光伏浪潮中“死灰复燃”的三四线落后产能会真正被淘汰,留下的将是财务稳健、现金流完善的企业。

光伏发电平价之后打开市场空间吗?

业内似乎一直把市场空间与光伏上网电价挂钩,认为主管部门连续调低电价是为了2020年实现光伏发电用户侧平价上网的目标。且不说德国在平价之后的市场发展并不如预期,单从我国的电力市场体制分析,平价上网之后,如果电力机制改革不加快、电网态度不改善,作为一种波动性电力供应方,光伏发电的空间并没有预期来的那么乐观。

按照技术领跑的组件报价,2019年下半年超高效组件价格将降至1.4元/瓦,届时完全可以实现与脱硫煤标杆电价同价上网。但是平价之后,并不仅仅是不需要补贴那么简单,因为光伏的装机空间还需要与火电同台竞争。一方面,火电承担着我国电力市场的调峰功能,这一功能目前还未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取代,仅当前光伏电站因电网考核每年的罚款就高达数亿;另一方面,光伏发电出力特性与用户用电特性很难完全匹配,但当前接入大电网又是光伏发电最经济可靠的运行方式,这又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风险。

无论是基于接纳态度还是技术问题,起码当前如果光伏不能变成一种稳定可靠的发电形式,那么电网对光伏的态度也不会一夕改变。国网能源研究所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曾在演讲中提过,由于2017年分布式光伏市场装机的迅速增长,这一电源形式对于电网波动性的影响已蔓延至配电网侧。光伏装机规模的扩大,不仅给可再生能源基金带来巨大的压力,还包括对电网安全性以及消纳能力的挑战。

当前,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还未全面展开,但即便隔墙售电等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实际上还是需要依靠电网调节光伏发电的稳定性问题,电网是否原因分一杯羹给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问题也有待商榷。据光伏們了解,在各省申报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时,不少项目因电网原因被淘汰出局。所以,在平价上网之后,电网对光伏电力的接纳程度、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速度仍是光伏发电能否真正打开发展空间的关键问题之一。

分布式光伏“玩法”或仍优于地面电站

分布式光伏玩法众多,因其接近用户侧,从消纳与去补贴化方面天生要优于地面光伏电站。

从补贴方面分析,在中国当前的投资环境下,想让地面光伏电站抛开补贴,只拿脱硫煤标杆上网电价,同时还要满足投资企业的收益率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第三批应用领跑基地竞价竞到了当地脱硫煤标杆电价的程度,但这个前提是通过国家能源局政策减免了相关的额外成本之后的结果,同时投资企业也将最低成本的资金等所有的优势都用到了领跑项目才造就了这样的电价。所以,当前,没有指标的普通地面光伏电站基本是无法存活的。

而对于分布式光伏来说,电价较高地区、自用自用比例超过50%的工商业、违约风险比例低的项目是可以做到不需要补贴投资运行的,但相比于之前分布式的装机量,这种类型的项目规模将骤减。

但是,未来,在光伏电站项目开发的逻辑中,投资企业不能再将补贴作为财务模型中的主收入,一方面截止2017年底存量电站1000亿元的补贴缺口还需几年时间来弥补,新建电站的补贴发放只能随之顺延。这个时间段显然将超过金融机构给予投资企业的还款优惠时期;另一方面,虽然未来主管部门仍将会安排每年的建设指标,但何时进入目录以及届时执行什么电价都是不可预期的,这也就意味着投资回报率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值。

可以预见的是,海外市场的开拓、业务多元化发展、储能技术加快迭代将成为未来光伏企业探索的方向。政策断层式的推出势必会将不少企业淘汰出光伏行业,在当前的腥风血雨中“先活下来””,在此基础上趟出自己的路才是优秀企业的生存之道。总之,光伏行业过往动辄赚满钵的时代已经结束。

责任编辑:臧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