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

 米知山 2018-06-04

作案动机

在《韩非子》的《说林上》中,有一段话,文字照片如下:

 

划线部分的意思是:惠施说“疯子朝东跑,追赶他的人也向东跑。他们都朝东跑是相同的,他们朝东跑的原因则不同。所以说:对于做同样事情的人,不能不考察他们不同的动机。”

 

我们在平时的探案电影或者作品中,经常能听到这句话他的作案动机是什么?,“动机呢,他有什么作案动机吗?”,其实就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分析问题,一个人做一个事情,必定是有动机的,或者更不带感情褒贬的词语来说的话,必定是有原因的。

 

对于学习法律的人来说,“作案动机”应该是刻在骨子里的词吧?

 

比如,我们在网上或者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者见到有女孩子说被骗感情了,被骗财了,被骗色了,其实被骗这件事情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女孩子不会查看作案动机------姑且把男人追女人这个事情比喻成作案吧,用词不恰当,各位男同胞对不住了。

 

这个作案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无外乎几个模式和套路而已:

开局:搭讪要电话号码,网上聊天认识,工作生活中偶然认识,通过朋友关系认识。

推进开端:送鲜花,送礼物,约吃饭,约看电影,约看演唱会,约一起去做义工,约一起去逛博物馆,约喝咖啡聊天。

推进中程:约出去旅行(才有孤男寡女在外过夜的机会),写情书,煲电话粥。

推进后端:(空白,我不写了,自己猜。)

目标击中:娶得美人归(当初的作案动机)

                    成功骗财(当初的作案动机)

                    成功骗色(当初的作案动机)

 

所以我们就能从这个比喻中看出惠施说的那个情况:做的是相同的事,但是作案动机完全不一样,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有女生发现自己被骗财骗色了,有女生发现自己嫁给了一个好老公大丈夫。

 

 

私生子的广告

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讲两个故事(均出自《韩非子》)。

 

故事一:

管仲年老,不能执掌国政了,退休闲居在家,齐桓公前去探望管仲,请他推荐人来掌管国政。

齐桓公:我请竖刁来掌管国政怎么样?

管仲:不行,人之常情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你生性嫉妒男子而喜欢女人,竖刁就自己阉割了自己,来给你管理宫内事务。他对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会爱你呢?


齐桓公:那卫公子开方怎么样?

管仲:不行,齐国和卫国之间不过10天路程,开方为了侍奉迎合你,15年都不回家一次看望他的父母,这不符合人之常情。他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去亲近,还能真心亲近你吗?


齐桓公:那么易牙怎么样呢?

管仲:不行,易牙为你主管伙食,你无意提到未曾品尝过的味道只有人肉,易牙就蒸了自己儿子的头进献给你。人之常情没有不爱惜自己儿子的,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又怎么会爱你呢?

 

故事二:

乐羊担任魏国将领进攻中山国,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的君主烹杀了他的儿子,给乐羊送来他儿子的肉汁,乐羊坐在军帐中吃下这些肉汁。魏文候对堵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缘故而吃下了他儿子的肉。”堵师赞回答说“他的儿子都能吃下,还有谁不能吃?”乐羊从中山国作战回来,魏文候奖赏了他的军功但是怀疑他的用心。

 

我们看看这两个故事,不仅仅考察了人的行动,所谓“行胜于言”,但是也考察了行背后的那个动机,那个原因。这有这样,才不会出现那种仅仅靠行动本身来判定一个人的方法。因为人是有人性的,所以不仅仅要考察人的行动,还必须考察人行动背后的动机。

 

大约十几年前吧------现在这样的事情基本就没有见到过了,也没有媒体报道了,我想大约是大家都意识到了是怎么回事吧------,我们常听说这样的事情:自己家里穷,所以不让自己的儿子女儿去上学,而是全力供养邻居家的几个孩子去上学;自己家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都落水了,不去救自己的孩子,而是把邻居家的孩子救起来了。所以这种事情本身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我想,邻居家的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吧,而所谓的自己的亲儿子不过是野种罢了。所以,这种舍弃自己孩子而供养别人孩子上学,舍弃自己孩子还救别人孩子的行为,无非就是给自己的私生子打广告而已。

 

而真正的为人父母者是怎么做的呢?我记得大约去年吧,不是有个新闻报道吗,一个女大学生在火锅店踢了一个在桌子下瞎钻的孩子一脚(不论是否真踢了,在父母的眼里是真踢了),孩子的母亲直接跳起来就打这个女大学生。网上的争论纠结在:孩子是否缺乏素质教养,谁对谁错的问题等。这种争论就是纯客观的争论,比如是不是真的踢到了等等。但是这种争论的维度不够,就是因为只停留在客观的争论上,而没有体察到人的人性。其母亲做出的反应就是人性的反应,自己的至爱被踢,那么自己的行为就是捍卫和保护自己的至爱,至于对错,那是法律的判断,不是人性的判断。反过来,如果母亲反而是去道歉,说自己没有教育好,但是自己孩子被踢了,对方却不付出代价,这就有违常理了,如果管仲看到,管仲估计永远都不会重用这个母亲了,因为管仲会说“连自己的孩子被打了,都不去捍卫,还能捍卫谁呢?”

 

为何真是患难才能见真情

前面谈到了作案动机,那么我们来看看这句古话“患难才能见真情”,为什么如此充满智慧。

 

在一个人一帆风顺的时候,他周围的朋友,同学,同事等对他肯定是客客气气的,大家平时也是嘻哈打笑,如果这个人再有点位置,比如当个什么官啊,当个什么总啊,家里有多少钱啊什么的,那他周围的人对他就会更好了,处处都是尊重,处处都是好生伺候,处处都是拍马屁……

 

他周围的人就分成了2种,2种不同的动机,就像上面那个女孩子被骗财骗色的案例一样。

第一种:动机:不在乎他的地位,不在乎他的利,而在乎他的义。所谓重义轻利。

第二种:动机:不在乎他的义,而在乎他的地位,在乎他的利。所谓重利轻义。

 

在他处于顺境的时候,这两种人的行为都是一样的,就像惠施所说的那种都朝东跑,行为上看不出区别,但是其实底层的动机完全不一样。

 

所以一旦他处于逆境了,开始患难了,这两种人的动机的不同,就造成了他们行为的不同了。那种重利的人,就开始去尊重和伺候处于高位置的人了;而那种重义的人,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尊重和伺候他。

 

所以:除了观其行之外,必要学会察动机!

感谢关注公众号米知山。


让我们共同学习、提升,朝着自己的目标潜行,勿偷懒勿抱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