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学步(46):浅浮雕刻显轮廓 压地凸起辨真阳

 bhh5505 2018-06-04

古玉制作的阳线雕法有压地凸起阳纹、减地隐起阳纹、双勾拟阳纹(勾撒法)等种种,无论压地、减地、剔地,都是通过在地子上做文章雕刻出“阳线”的效果。

压地、减地、剔地工艺名称虽有别,但工艺目标都相同,就是:去除地子上多余的玉料,最终得到设计所希望得到的视觉效果。其中,大面积去除地子(压地)留下凸出阳纹的为真阳线;先在两侧雕出阴线,然后平均减低或抹斜阴线两侧地子(剔地、减地)形成视觉效果上的阳纹为假阳线。

压地凸起的真阳线,是在器物上整体减地形成凸起的阳线造型——浅浮雕,此种阳线纹饰方法,在史前铜石并用时期的玉器琢制中即已使用,所以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承工艺,龙山时代晚期至商代比较流行。由于真阳线具有突出的张力表现和装饰效果,所以上古先民不惜工时,每每通过整体减地形成真阳线精致的图纹,来表现“神玉”时代的震撼力,真正体现了玉之神韵所在。可以说每一件真阳线浮雕玉器都是难得的稀世艺术珍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龙山文化晚期鹰纹圭(图1),可为上古文化期真阳线玉器的代表作:

古玉学步(46):浅浮雕刻显轮廓 压地凸起辨真阳

图1

在这件玉圭的中段,雕琢东夷人信奉的神祖像,就是真阳线浅浮雕工艺:——

圭的一面雕琢大漩涡眼、头戴「介」形宝冠的神祖、「介」形宝冠两旁插着飘逸的凤羽(图2):

古玉学步(46):浅浮雕刻显轮廓 压地凸起辨真阳

图2

圭的另一面雕琢向上冲飞的鹰鸟,整只鹰鸟构成象征通天的「介」形、冲天而起(图3):

古玉学步(46):浅浮雕刻显轮廓 压地凸起辨真阳

图3

这种整体减地形成凸起的阳线浅浮雕,在工具粗陋的文化期时代究竟是如何磨成?留下静静思考吧,在这里一切文字述说都显得轻浮和浅陋。

到商代,整体减地技法表现在:减地较深,阳线整体凸起在器物地子面之上,有称其为平凸阳线。平凸阳线的线条较粗,形态有方、圆、斜坡状,或雄浑遒劲,或粗旷陡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图4)。

古玉学步(46):浅浮雕刻显轮廓 压地凸起辨真阳

图4-1:殷墟兽面形饰

古玉学步(46):浅浮雕刻显轮廓 压地凸起辨真阳

图4-2:压地法雕人面璜

古玉学步(46):浅浮雕刻显轮廓 压地凸起辨真阳

图4-3:商压地法雕玉戈(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