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机制,对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清牛居 2018-06-04

语文

作文

数学

英语

法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

音体美

育儿

网校

县管校聘”其实说的就是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的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交流或轮岗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实行“县管校聘”管理重大改革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将不会再有一辈子都在某学校工作,而是教育部门根据各学校教学的需求,均衡合理地统筹调配教师。这其实就是国家实行“县管校聘”改革的缘由。“县管校聘”说白了就是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由学校聘用,教师工作的学校由县级教育部门统一调配。这也是现阶段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作出的相应政策。

那么,推行“县管校聘”这种政策,对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一、优点:

1、“县管校聘”打破了编制束缚,让中小学教师流动体制更加灵活。农村教师也随着生源的流动而大量流动起来。农村教师最大的流动就是到城区学校去跟岗交流学习。这样,农村的大部分教师在他们跟岗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到了城区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学习到了城区学校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也有了和名师、名校长共事的机会,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学到一些相对于教学来很有用的知识。这些农村教师一旦返回原校后,就会在跟岗学习期间把学到的知识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这对农村教师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良性的培训学习手段。

2、“县管校聘”打破了岗位局限,让教师有序合理地科学流动。推进了城乡师资配置的均衡。现在我国的各大中小城市都在扩建,农村大量人口涌进城区,这就使得农村中小学校的生源也在急速锐减。没有了学生,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师当然就多出来了,这该怎么办呢?当然就要实行“县管校聘”,把农村中小学校中多余的教师调配到城区。这种调配有两种手段,第一种手段就是遴选农村优秀教师到城区学校去,这是永久的调配。第二种手段是短期调配——强制农村多余教师到城区学校去跟岗交流学习。这两种调配手段不一,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均衡城乡中小学校的教师资源,让城乡中小学校的教学均衡发展。

3、“县管校聘”打破了城乡教师的身份局限,让农村优秀教师有机会遴选到城区学校去任教。一直以来,农村教师一直是农村教师,没有机会也没有可能成为城区教师。除非这个教师有特别坚硬的后台。可是现在,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足够年轻优秀,你就有机会遴选到城区中小学校去任教。这样,农村教师也可以像孙大圣一样摇身一变,变成城市教师。这对农村教师来说真是一大喜出望外的好事情。

4、“县管校聘”打破了终身体制,让教师退出机制更加完善。《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我国实施教师聘任制:教师以岗位职责为依据,逐步建立以竞聘上岗为核心的教师退出机制。聘任制规定教师年度考核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学校可以调整其岗位,或给予落聘处理。这就打破了教师的铁饭碗,激活了教师的教学活力,这对城乡义务阶段的中小学校的教学都是相当有利的。

二、缺点:

1、“县管校聘”让农村跟岗教师生活极大不便。“县管校聘”虽然打破了编制束缚,让中小学教师流动更加灵活,但农村一部分教师被强制交流到城区学校,这就给这部分跟岗交流的农村教师带来了生活上的极大不便。最突出的就是住房的问题。农村教师的住房多在农村,而城区中小学校一般都不会给从农村学校到城区学校来交流跟岗的教师准备生活用房。这部分跟岗学习的教师不得不去学校附近租房子住。然而城市里的学区房租一直是价格不菲的,农村教师为了完成跟岗学习任务,再贵也要咬牙坚持下去。这就造成了生活上的极大不便和经济上的极大负担。

2、“县管校聘”让农村中小学校年轻优秀的教师大量流失。“县管校聘”虽然打破了岗位局限,让教师有序合理地科学流动,推进了城乡师资配置的均衡。可是农村中小学校大量优秀教师也因此被遴选到城区中小学校去任教。就连农村教师跟岗学习到城区去都是要45岁以下的教师。这样下来,农村中小学校就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师在坚守了。这对农村中小学校来说确实是个非常不妙事实。没有年轻优秀的教师,学校就没有活力,教学质量、教学面貌决不好到哪去。

3、“县管校聘”让农村中小学校优秀学生大量流失。“县管校聘”打破了城乡教师的身份局限,让农村优秀教师都遴选到城区学校去任教。这样,家长发现原来学校的年轻优秀的教师都去城市去了,学校现在剩下的就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师在教书了,这样孩子能学到知识吗?这样一算,不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外出做生意,都马上带上孩子到城区学校上学去了。谁愿意让一帮老弱病残的老师给自己的孩子上课呢?家长也不傻啊!



4、“县管校聘”让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大量落聘。“县管校聘”打破了终身体制,让教师退出机制更加完善。《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更是明确规定了的。可是不论农村或者城市,每个中小学校的教师都是按学生的比例来给教师编制的。现在由于城市扩建,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区,到城区打工的、买房定居的越来越多,这样农村学校的生源一直在逐年快速锐减。可是农村教师数没有变化,各省人社部门都是按学校学生的人数来给教师编制的。没有学生,教师编制就少了!可是原来的教师人数没变,当然就有一大部分农村教师由于学生锐减而没有编制成为了落聘教师。教书有二三十年了还落聘,这就是农村教师最大的悲哀。

城区教师正好相反,城区原来的教师数不变,现在突然涌来一大波农村学生,学生多教师编制就多,所以城区的中小学教师从没听说有落聘的教师。有编制没有老师教书怎么办?很简单,去农村学校要老师来就行,这农村来的老师叫跟岗学交流老师。农村来跟岗学习的老师又能给城区中小学校干活,又不占编制。这有什么不好呢?

由此可见,“县管校聘”的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和教师来说,弊大余利。首先是农村学校没有了优秀教师;再次农村学校没有好了的生源;最后就是农村学校教师大量落聘。

当然,什么政策的制定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关键是发现问题能及时的修改,让政策能为人民造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