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有的风景留给稀有的人

 nizijun 2018-06-04

稀有的风景留给稀有的人
 
  作者:雪樱
  刷朋友圈,看到一个成熟稳健的主持人转发了《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热帖,他写道:“日子骎骎而来,我得喜迎而上。同辈的对照,对我而言是一种磁场的交互,或许有情绪冲动,但不会因为别人的距离打乱自己的节奏,效颦的事尽量少做。”能看出他已经认识到“抛弃你”这个梗本来就是个“坑”。
 
  两年前,有篇《我的父母在经济上已被时代撇下》的文章被疯转,令很多人放大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代沟,如今搬出“同龄人抛弃你”的梗,其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它戳中年轻人的心理短板和精神焦虑,继而引爆情绪的“火药桶”。

  用一句流行语概括,就是躺着就把你的情绪变现为流量,然后偷着数钱,你却掉进“坑”里水深火热。

  我在一所大学的家属院里长大,周围住的都是老师的孩子,自然,父母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参照。一路走来,与他人比较成为我如影相随的成长之痛。后来,一场大病为我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大病初愈,我发现,一起长大的同龄人早已赶超过去,那段日子我在被同龄人抛弃的“坑”里欲哭无泪。再后来,我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伴随文章发表,再回望那些同龄人,发现大家过的生活其实相差无几:有的同学考研考了两次,毕业后终于进入理想的单位;有个女生始终保持单身,在自己心爱的学术之路上默默耕耘……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出彩,很多时候,财富比较或者说金钱至上是一种狭隘,无形中扼杀了我们的价值追求。

  同龄一场,我们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舞台。舞台不同,就不能相提并论——所有的“抛弃论”,不过是扣动了心灵的扳机,让无病呻吟飞一会儿。

  “稀有的风景留给稀有的人。”这句话我很欣赏。不少人紧跟风潮,失去稀有性,最终唯独没有自己,这是最可悲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是,有路的地方就有坑,所以,不妨多些冷思考,少些被干扰,这也是起码的生活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