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恒品评赵成建书法

 swyl23 2018-06-04


编者按:近十年以来,书法批评渐渐走向式微,举凡“书法评论”类的文字,只要涉及到当代的具体书家,完全以“书法表扬”替代了“书法批评”。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振聋发聩的评论文章鲜见。

有鉴于此,当代书法篆刻院联手《中国书法报》、《中国书法》杂志,在2017年春天推出了以“批评之爱”为主题,专门针对当代优秀青年书家新作的书法品评活动。这一活动旨在书法界重建良好的书法批评环境,同时又以最实际的手段,通过青年书法作者与书法界资深专家“面对面”请益答疑的方式,来解决青年书法作者平素创作中最难以突破的“瓶颈”难题,使之在参与这一主题活动之后,理性反思自己的创作现状,于短时间内可以使个人的书法创作水准获得一个较大提升成为可能。

“批评之爱”第二回活动于2017年10月21日在北京当代书法篆刻院如期举行,书法界资深专家刘洪彪、刘恒、李刚田、周俊杰、李世俊、朱培尔、王学岭、叶培贵、张继、李松诸先生,对赵成建、柯学刃、乔延坤、凌海涛、陈寰五位青年书法篆刻家的新作进行了以书法批评为主体的现场品评。现根据活动现场录音整理,将诸专家的发言分期刊发,以飨广大微友。





刘恒品评赵成建书法


这个活动叫“批评之爱”,也就是说“批评你”就是“爱你”,在书法批评学中,批评古人是一个中性词,也可以说优点,也可以说缺点。我理解这个活动,各位作者的优点点出来就行了,主要说不足,我这个人说话,就是胆比较大,我就直接说不足了。他的字优点很明显,就是写起来比较放松,这点很难得,以一种放松的心态按照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去挥毫。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在说之前还要做一个切割,要不是刚才周老师说,我想不到你是他的学生,我待会儿批评你,跟周老师没关系,不是学他才学成这样的,把这个意思先说清楚了。

前面发表品评意见的一位是隶书大家,一位是草书大家,你们把赵成建的作品很具体的都说了,我不作重复。我想强调一点,的确从你的作品中没看出你既往的学书过程中临过什么?或者从临帖里面获得了什么?我再看你的简历又很吃惊,入选几十次全国书法展览,各种各样的展览,还获过奖。是不是以前写的不这样,现在有变化了,我猜测有这种可能。假如是靠这种字入二十几次全国展,我觉得评选肯定出现问题了。



赵成建书法作品


关于临帖,我是一直不太主张临什么要像什么,做一个像假古董似的,我觉得临帖要解决一个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创作能力的问题,即变成自己本领的这样一个转换过程。关于学古每个人关注点可能不一样,但我觉得有一个是普遍性的,就是通过学古人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是点画的统一性,成熟的书法家点画一定有自己的一套规律,现在在你的作品感受不出来你点画的特点是什么。有些著名的书法家,刚刚提到的八大也好,还是米芾也好,苏东坡也好,不用看完整的字,只看一个字的偏旁就知道是谁写的。这个就是点画的统一性,我以为通过临帖学古人,这是首先要解决的。

第二,是结体的规律性。一个人的作品,结体尽管有变化,疏密、收敛、放纵,还是竖长还是横长,但是一定有自己的一个结构变化的规律。就如同看人似的,照片中的这个人,无论他摆一个什么怪模怪样的动作,但一看就是他。通过学古人,我觉得应该要获得这两样东西,即点画的统一性和结字的统一性。可是,这两点在成建的作品中都没有显现出来,他的字显的很杂,好像什么都有。我觉得就像刚才两位老师说的,还需要在古人经典书风方面做一些实在功课。



赵成建书法作品


李老师刚开始就说了,当下的书法是以展厅展示的呈现方式为主体,有的人会觉得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要弄点逆向思维的方法。比如有的人看古人技巧都很好,然后选出几个比较有个性的,与众不同的,甚至不太讲技巧的,觉得这个人的东西新奇有价值。现在我们也有这种情况,当大家都在去弄技巧,都在那儿炫技的时候,有一些作者会向“偏门”追求,弄一些气息,弄一些个性,这类作品看起来很吸引人,但是这个东西不能过,书写技巧基本的东西也还得有。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不讲技巧,靠个性、靠趣味的书家,从来都不是一流书家,都是二流三流的。尽管在《作品集》里,在博物馆觉里得这种东西很好,但是都进不了一流。尽管我们弄技巧,也进不了一流,但是要往历史上一流书法家的方向努力,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到不了那样程度,可是我们必须要朝那个方向努力。成建在书写技巧方面尤其要努力。看了成建这些字的气息,让我想起一位老书法家。1985年、1986我在《中国书法》做编辑的时候,当时年轻气盛,有一个愿望坚持了好多年,就是满世界找那个不出名的,但是字写的很好的书法家,专门想找到这种人。



赵成建书法作品


后来,我在苏州碰到一位叫宋季丁的老书家。老先生家世很厉害,人也很风趣,写的字很有个性。他的字就像成建似的,拿出来猛一看挺新鲜。他的专题在《中国书法》上也刊发了,可是这么多年,毫无反响,至今名不出苏州,成建的字跟宋老的字特别像,没有技巧。这样写来写去,有他一个面目,他的面目比你还稳定一点。然而,如论创作的前途、前景必不看好。






赵成建


1990年3月入伍,安徽无为人。现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书画家,2017年退出现役。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展览并获奖,出版有《当代书法名家研究——赵成建卷》《形于无象——赵成建书画作品》《名城——大家(赵成建)卷》等。

书法作品自1993年起先后入选全国第二届新人新作展、全国首届、二届正书大展,第二、五届楹联展,首届、二届行草书展,首届行书展、七届中青展,二届青年展,第八、第九届全国书法展等国家级展览二十余次,并在95中国体育书画展、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军书法展、“岳安杯”国际书法展、“复圣杯”全国书法展、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展等国展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1998年获大连市政府文艺奖;参加“世纪书风——军旅书家21人作品展”、“三军三人书法展”等学术展。国画作品曾参加全国美展,并在红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中获奖。




赵成建书法作品


赵成建书法作品




赵成建书法作品


赵成建书法作品


赵成建书法作品


赵成建书法作品


赵成建书法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