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六大楚剑:巅峰之作实物出土,三把楚王剑,两把埋两千年不锈

 慈悲诚意 2018-06-04

战国中期,楚国灭越国之后,吴越之地的铸剑名师都归于楚国,楚国的铸剑技术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楚国的青铜剑可谓巅峰之作,特别是楚王下令造的剑,更是寒锋灼灼,冷气袭人。下面介绍实物出土的战国六大楚剑,青铜剑巅峰之作,三把楚王剑,两把埋藏两千年不锈,仍显当年本色。

卷云纹错金铭文楚王剑。这把剑战国晚期楚王酓璋(楚惠王)自用剑,长60厘米左右,剑身较宽,中脊起棱,两锷垂末向内微弧。剑锷仍锋利无比,划纸立断。剑首向外翻卷成圆盘型,顶端内铸十余圈同心圆。剑把圆形,上有两道凸起的圆棱。剑身两面满饰卷云纹错金纹饰。靠近剑格处有两行八字鸟虫篆错金铭文:“楚王酓璋自作用剑”,文字细如发丝,形象生动。剑外套有漆木剑鞘,鞘上有红黄色彩花纹,华贵精美。

错金铭文嵌绿松石剑。这种剑为战国时期某位楚王自用剑,剑成双箍厚格式,剑格正、反两面镶以精美的绿松石,形成饕餮纹和云雷纹。剑身上有八字鸟虫篆错金铭文“某王某某自作用剑”,铭文部分被锈色掩盖。这种剑为王者之剑,楚剑精品。

错金铭文嵌绿松石长剑。这把剑为战国晚期楚惠王酓璋自用剑,剑为楚式,软一般楚剑长,双箍厚格,剑格正、反两面分别以绿松石镶嵌成精美的饕餮纹与云雷纹。剑身上有16字鸟虫篆错金铭文,其意为“楚王酓璋(楚惠王)自作用剑”。在楚剑中,青铜长剑极为罕见,这种长剑是从自卫剑向战剑的过渡,或许是秦国长剑的前身。

楚式双箍剑。这种剑是楚式厚格素面剑,在楚国较为流行,剑茎处有凸箍两道,用以固定夹木与缠缑。楚国男子喜佩剑,现今挖掘的战国楚墓,无论墓主身份高低,墓中都有青铜剑随葬。这种普通剑,多为“士”级的人佩带。

楚式黄皮双箍剑。这种剑是楚式厚格素面剑,剑茎处有凸箍两道,用以固定夹木与缠缑持。剑身金光闪闪、锋利无比。这类青铜剑,出土时多带有密封度较好的木制剑鞘,埋藏环境又为中性水浸泡楚墓,所以在地下埋藏两千年,仍显当年本色。

楚式黄皮喇叭筒剑。战国时期楚国剑,薄格素面剑,剑茎中空,成喇叭筒形。整剑造型锋利轻盈、简洁硬朗,剑身金光闪闪、光彩夺目。因在墓中保存完好,两千年不见锈迹,仍显当年本色,为出土青铜剑中的上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