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辛弃疾这位历史名人?

 火天大有_元_享 2018-06-05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词人。“稼轩者,词中之龙也”。如果您是一位真正喜欢宋词的人,那就非常有必要去了解辛弃疾。

即使不了解辛弃疾生平事迹的人,又有几个不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所心驰神往?又有几个不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轻扣心扉?

我们该如何评价辛弃疾?我的意见非常明确:爱国的情怀永远值得我们敬仰,精湛的文学修养永远值得我们膜拜,下面简单叙述一下他的生平:

一、南渡前
辛弃疾出生于山东历城,那是“沦陷区”啊,而当时的南宋偏安江南,根本没有收复失地的决心。辛弃疾受父辈的影响,自幼就有豪侠之气。青年时代的辛弃疾,就聚集过二千多人参加了耿京的起义军反抗金人统治。曾以五十余人的队伍深入万人敌营中生擒叛徒张安国,此时的辛弃疾,不过区区二十二岁。试问,这个年龄的你我,在干些什么?

二、南渡后
南渡归宋后,辛弃疾热忱北伐,收复失地。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臣闻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虏人凭陵中夏,臣子思酬国耻,普天率土,此心未尝一日忘。”无论从国事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都是掷地有声的文章,可惜南宋朝廷上至帝王,下至群臣,大多怯懦畏缩,不敢用兵,故辛弃疾渐渐被排挤,从“签判江阴”“江西安抚使,浙东安抚使”的边防重臣贬至“提点刑狱”的闲职,甚至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一切的遭遇都造成其内心极度的悲愤。1207年,六十八岁的辛弃疾病逝于铅山,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三、文学成就

辛弃疾一生词作繁多,词作酬唱往来的如陈亮、刘过,可以说豪放词到了他手上才真正发扬光大。辛词不仅有细腻清丽的“最喜小儿无奈,溪头卧剥莲蓬”,也有壮怀不已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有“无人会,登临意”的沉痛,也不乏“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怀才不遇的感叹,数不胜数。《稼轩长短句》找那个六百余首词作,几乎首首都是名篇,实在难以用一二首作为代表,这是任何诗词作者难以达到的一种境界。

四、军事成就
《美芹十论》、《九议》、《议练民兵守淮疏》都是军事方面的著名篇章。即使是现在还是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其训练新军,倡导民兵等等军事举措,都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南宋的国防力量与水平。

总结:
辛弃疾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像他一样,一生以恢复故土为志,以建功立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所以他的词,纵横开拓,沉郁而不消极,悲愤而不偏激,而且风格多样,虽然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有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既能用俚语为词,又能善化典故入词。足够我们一生常读。

未尽之处,欢迎您补充,不足之处,敬请指教,谢谢。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物。如果不是内心的苦闷无处宣泄,他也不会写词,那么今天的我们就没有机会看到那么多经典的词作了。

在成为词人之前,他是一个爱国者,而且将爱国主义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出生于金国人统治的汉人地区,他出生的时候距离靖康之耻已经十三年。虽然父亲早亡,但是他有一个好的祖父,他的祖父不仅抚养他,而且还教育他,告诉他抗金的思想。当他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两次科举,都没有中举。不是他的才华不及,而是因为他的人生早已经打上了宋人的烙印。

二十二岁那年,他集结了两千人,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起义。他一面抗击金人,一面和南宋联系。他曾经闯入敌营,杀了叛徒。他所有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爱国情结。

回到了南宋之后,他郁郁不得志,朝廷所能够授予他的都是一些闲差。他虽然赋闲,但是却没有放弃抗金的目标。他招兵买马,为北伐积极准备。就算是受到弹劾,依然无怨无悔。

他不仅是词人,还是一个好官。

1172年,南宋政府把辛弃疾派到滁州任知州。滁州土地贫瘠,经过战乱之后,整个城市变成一座废墟。人们只能够搭建草棚居住,而且食不果腹。辛弃疾到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朝廷申请免除了当地的赋税。然后奖励商业,鼓励农民种田,他到任之后的半年时间里面,之前的荒芜早已经一洗而空。

他是伟大的词人,在我的心中甚至是最伟大的词人。

从上学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他的词作,最早是“听取蛙声一片”,后来是“醉里挑灯看剑”,再后来就是“揾英雄泪”。当学习了他的名篇之后,如果说他是伟大的词人还是有些偏颇,所以我认为他的每一首词都值得阅读。他留到今天的诗词有六百多首,这六百多首不是他无病呻吟,而是他所有情感的凝结,每一首词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辛弃疾,他时而豪情万丈,时而长歌当哭,他有他的田园生活,但是田园生活中的他也是愁绪满腹。

展开全部
9 赞 1评论
分享
举报

首先,辛弃疾是一位众所周知的爱国词人,他的才气非常高,走的是豪放派路线,人称词中之龙,和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的词风格多样,题材丰富。在他笔下有悠闲自在的农村生活: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有意境悠远的追寻与期待: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对世事看透后的轻脱: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当然,更多的是精忠报国的远大抱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同时,辛弃疾也是一名伟大的抗金名将,他的爱国不仅仅写在诗里,在现实中也是这么做的。

辛弃疾智勇双全,有个外号叫做“青兕”,金人入侵时他在义军中担任书记官,曾有过只身率领五十人飞驰直闯入义军叛徒张安国五万人的大营,活捉张安国的壮举。

关于对这位文武全才的看法,我之前在头条号里写过他的一篇文章,引用其中一句话:“文人里最能打仗的,将领中最有文采的。”

展开全部
5 赞 1评论
分享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