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悉“改革” 徐梦嘉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8-06-05

 

 

熟悉“改革”   

徐梦嘉 

 

  改革开放40年了,对于改革一词大家耳熟能详。日前,关注晚报拙栏的读者朋友问我,不晓得这两个字的本义又是什么?小文探赜发微,让我们都来熟悉改革

  《说文》:改,更也。在《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图一,金文)的解析因循了历来学界一种识定:左边从巳(蛇,有血水滴下),右边从攴(手持棍),会驱鬼避邪之义。接着又道出改字更也的道理:驱鬼避邪为改变命运。我认为此识定是失焦的。

  蛇的本字是(甲文,图二),活脱脱一条蛇。的甲文系胎儿形。十二地支第六位巳,指上午911点隅中时段,古人用在此时辰的正神秘蜷伏于草丛的生肖蛇,对应奇妙的已孕育怀胎十月将一朝分娩的胎儿巳,称为巳蛇,巳是在这干支意义上与蛇联系起来。现在使用的正体是巳的讹变。改字异体保有不少从的形款。如今读旧时指一种金或玉制成用以驱鬼避邪的佩物,字义当是历史上错作蛇解引申而出。

  胎胞里大脑袋卷曲身子的,在(攺,图三,甲文)中很形象地借指罚跪孩童。改的俗称反文旁,是攴(,通)的变形。甲文是手持杖或鞭形。从攵(攴)的字大多与鞭打敲击有关,如牧、攻、败、收、攼等。今天使用的汉字,只有极个别还保留着的写法,如敲、敁等。有的在今字中已经羚羊挂角无踪迹,如从丙(鱼尾形)从攴的,持槌打更也。


  回到巳攴组合的,可用一句话道清其形构:罚跪的小朋友正可怜兮兮地在挨手持杖、鞭长者的杖挞鞭笞。那款金文旁数点并非血滴,实乃夸张地刻画出孩子被打时号啕大哭之伤心泪。我认为先人将作改的字根,还巧妙地喻示教育孩子与孕育胎儿一样都是不易的。中国古代教育孩童一直是棍棒教育法为主,几千年来私塾(殷商称塾)老师则用戒尺惩罚学童。教育之教就从,以如此严厉方法教子改过归正,无疑就是的初义。

  革,经脱毛鞣制等加工所得到不易腐烂的兽皮。金文革字形就是兽皮脱毛的写照(图四):双手握长柄的平口刀铲在刮除皮上的毛(省略)。藉金文(图五)作的辅助识定:右手持与革同样款式的刀铲剥取兽皮(左手掀兽皮)。联系改字赘笔数语,汉代隶变时由于对攴、皮的形义不明就里,鼓(鼔)字夹杂着误将皮代攴作的旁歧现象,历来虽还有沿袭,然无攴揭皮之鼓焉能敲乎?故写内容仅一个鼓字的书法作品不宜用此款皷。汉字在流衍嬗递中往往如斯,常变乱本体。秦小篆革字双手亦讹成形(图六),使得长期以来被错识者解析为平展的兽皮形。

  系列操作后兽皮发生性能变化成了皮革,因此作动词有改变内涵,作名词是皮革义。我归类部分有成语,属于改变意思:洗心革面、革新变旧、革旧从新、泮林革音、偃革为轩、除奸革弊、革凡成圣、革故鼎新、革新图强、因革损益、革图易虑、矫国革俗、磨揉迁革;属于皮革意思(有些从皮革铠甲引申到战事):西装革履、马革裹尸、兵革之祸、革带移孔、金革之难、兵革互兴、偃革倒戈、衽革枕戈、偃革尚文、金革之声、金革之世。革部首的字大都与皮革相关:靴鞋靳鞅鞘鞠鞥鞣等等,鞑靼人则是古代北方皮革衣着的游牧民族。革(读ji)也是古老姓氏,始祖汉朝革朱。

  相信在改革开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祖国一定会不断迈出更为坚实出彩的步伐。

夜光杯20180605 星期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