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人性动机表达方式

 kevingiao 2018-06-05
 (2013-10-03 15:58:53)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三字经》首句,意思是说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遵从自然秩序诞生,都携带着美好的潜意识本能,人性中趋利避害五心和与之平衡的社会属性反五心人人皆有,没有很大区别,但长大成人后,人的脾气乃至道德却大相径庭,由此,三字经引出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的道理,指出人性的潜意识本能()虽然相近,但在社会学习中养成的表达动机方式却大不一样,有的人甚至丢弃良,助长趋利心;有的人则将对当互补的正反五心呵护得很好,表达动机的方式也很得体,故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就很悬殊。《三字经》告知人们,要有一个好的人格,就得从小学习训练,培育良好习惯。

故仅知道人性还不能把握人的行为,面对芸芸众生,尚不能像物理学家把握物质运动那样把握人的行为,这就需要人性系统动力学——人格学帮忙。

人格及其定义

迄今为止,人格学还没有形成较科学的知识体系,更没有像物理学那样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动力学系统,原因是苦于心理学没有逻辑工具支持,使传统人格学仅限于形象思维和经验总结阶段。

易学心理学认为,人格学是揭示人类行为规律的学问,如同物理学一样,它是专门研究精神动体“人”运动规律的科学体系。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故揭示人的行为规律,只要搞清楚动机的表达方式就可进行确定,所以,对人格学及人格的定义也就能更加清晰。

A.人格的定义

在心理学概念中,所谓人格就是人的个性,这是通常人们对人格概念的解释。这个概念来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本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舞台上根据社会角色不同更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真我和外在面具不同,心理学中的人格学就是用来破译面具、揭示真我的知识体系。

由此,心理学关于人格的定义就出现了许多说法,有人认为,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如同计算机的软件,它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于人类精神文化维度里。还有人将人格定义为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和行为风格,代表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之总和。”显然,这些定义均不能用于人格学对人格建模。

什么是人格?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格作出了相应界定,总体而言,现代心理学对人格所作的定义有以下五种概念:

1.罗列式概念。这种概念通常采用人格是……的总和形式来对人格定义,这种定义方式基本没有触及到人格的本质属性,虽然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无法构建外延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外延的边界究竟有多大也很难说清楚,故此种人格定义根本不能用于人格学建模。

2.整体性概念。这种概念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罗列式概念的缺陷,但没有抓住本质属性,也不能用于人格学建模。

3.层次性概念。这是在整体性基础上分层建立的人格概念,把人格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结构层次排列起来,把人格特征具有内在联系的关系统一,其中最高层次的属性或特征具有统合作用。层次性人格概念较科学,但因未能得到有效思维工具支持,目前仍处于概念模糊状态。

4.适应性概念。此类概念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这是将事物属性演化由内因决定让位于外因决定论的谬论,根本不能用于人格学。

5.区别性概念。如果说前面四种概念都反映了人格的共同性,那区别性概念则更多地看到了个体人格的差异性,更强调人格的独特性;不过,这个独特性尚未触及到人格的本质属性,也不能用于人格学。

易学人格学对人格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一句话:人格是人性动机的表达方式。

按照这一定义,就可根据人性动机的表达方式来建立人格学,借助于易学逻辑工具,将动机表达偏好纳入人格复卦模型,用易学确定的推理方法演绎分析,就可将人内心秘而不宣的动机表达属性揭示出来。此时,人格学就是名副其实的心理动力学,成为预测人类行为的科学系统。

B.CTP复合三维人格

根据易学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我们只要将人在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处理信息时的动机表达方式归纳出来,就可得到不同类型的人格。人在收集信息时由求美欲和求知欲两个复合动力推动,组织信息时由求安欲和求成欲复合动力推动,处理信息时由求生欲和求同欲复合动力推动。显然,这是一个复合三维人性动机系统(Composite three-dimensional human motivation system),将此复合三维动机的表达方式抽象,就可得到一个人的复合三维人格(Compound Three-dimensional Personality),简称CTP人格系统。

CTP复合三维人格要素中,由求生欲、求安欲、求美欲三维组成的动机表达方式有色有势,构成一个人的自然人格,代表人在追求自然需求时的动机表达偏好。由求同欲、求成欲、求知欲三维组成的动机表达方式无色有势,构成人的认知人格,代表社会人对自然人格的自我管理方式。

但是,在实际对人格进行演绎分析时,如果直接用CTP复合要素建模,不仅不能反映出认知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无法建模,故易学人格学将CTP复合三维人格系统中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动机表达方式进行分拆,这样,就可透过人格内部结构来观察人格要素之间的动力学关系,从而把握人的心理属性和人的行为。

C.复合动机分拆

为方便对人性系统动力学(人格学)建模和演绎,首先必须确立人格要素的抽象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结构关系,这就需要将复合动机进行分拆。

复合动机分拆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自然属性动机单独抽象出来,作为自然人利己的自然属性动机独立存在,由求生欲、求安欲、求美欲三维组成。再将社会属性动机也单独抽象出来,作为社会人对自然属性动机表达的管理要素独立存在,由求知欲、求成欲、求同欲三维组成。

复合动机分拆后,自然属性动机表达方式归纳为三维人格要素,三维人格要素各有互为平衡的两极偏好,形成三维六极自然人格系统,根据三维要素在自然人格中所处的地位,按照控制要素、互补要素、共轭要素排序,纳入正八卦,即可得到八种自然人格。

社会属性动机表达方式也可归纳为三维人格要素,三维人格要素各有互为平衡的两极偏好,形成三维六极具有人文属性的人格系统,根据三要素在人格中所处的地位,按照反控制要素、反互补要素、反共轭要素排序,纳入反八卦,即可得到八种具有人文属性的认知人格。

自然属性动机是人性的自在要素,由潜意识本能逸豫心、平安心、尊严心、关爱心、爱美心驱动,分别以求生欲、求安欲、求美欲形态表达,其表达方式决定于遗传基因和出生时境,故称自然人格。人文属性动机是人性的自为要素,由潜意识本能恻隐心、进取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驱动,分别以求知欲、求成欲、求同欲形态表达,其表达方式在社会学习中形成,故称认知人格。

自然人格与认知人格作对当互补运动,决定一个人的观念、情绪和行为表达方式。由此,我们只要分别对自然属性动机和社会属性动机的表达方式进行确定,并将它们的表达偏好装入复卦,一个人性系统动力学(人格学)模型就会很清楚地展示出来。

根据复卦演绎法则,心理学家就可对人格进行科学诊断:确定人格类型,评估人格属性,预测人格行为,告诫注意事项,建议职业选择,提出训练方向。

 

 摘自:姜祖桐著.《易学人格学》.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8月第一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