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巡礼

 thuringen 2018-06-05

暂得楼清代景德镇官窑单色釉瓷器展于9月30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不少爱好瓷器的朋友正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确实,这样的展览值得期待,因为大家知道,单色釉瓷器主要讲究釉色,尤其是高温釉,以其鲜丽或淡雅的各种色釉赢得人们的喜爱,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许多瓷器正是这种受人青睐的作品。康雍乾三朝是景德镇瓷器的大发展时期,无论是烧造数量和质量,均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特别是由于宫廷需要大量的瓷器,使这三朝的官窑瓷器烧造精益求精。在所有清代官窑瓷器中,单色釉瓷器可说是最有闪光点的精彩品种。

一、暂得楼及其主人

暂得楼系胡惠春先生之堂名,胡先生早年居于沪上,其先人胡必江曾任上海中南银行及交通银行董事长。胡先生继承父业,任职金融界。他的收藏起步较早,是文物收藏界熟悉的著名人士,他在1945年被聘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专门委员,1950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胡先生移居香港后,事业和文物收藏都有较大的发展。他曾经八次担任创建于1960年的香港著名文物收藏家团体——敏求精舍的主席。胡惠春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把自己收藏的精美陶瓷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丰富了上海博物馆的收藏。

胡惠春先生收藏丰富,其斋名日“暂得楼”。1988年初闻此名,笔者甚感茫然,经胡先生之婿、美籍华裔著名收藏家范季融先生告知原委才恍然大悟。

“暂得楼”典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一段精彩文字,令后世许多文人雅士叹为观止。胡先生取此文中的“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一是指文物古玩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拥有,故为“暂得”。二是谓图一时之快乐,曾经拥有过了,就如兰亭修楔之事一样。

暂得楼捐赠器物中多有精美之作,其中的清代单色釉瓷器的烧造水平堪称一流。这批单色釉瓷器在上海展览后,还将先后移师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和即将落成的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相信此展必将吸引更多的收藏家和爱好者。

二、暂得楼收藏品与清代单色釉瓷器的烧造

暂得楼清代单色釉瓷器展有两部分展品来源,除了以前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单色釉作品外,另一部分现存于美国纽约,这次专程运抵上海的藏品。

景德镇的官窑瓷器,在康熙中期开始进入了恢复和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单色釉瓷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康熙十九年开始烧造的官窑单色釉瓷器品种应较多,清代文献也有记载,如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五:“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理官臧应选所造。土值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这些品种,有的为我们所熟悉,有的我们并不十分了解。从传世实物看,康熙官窑瓷也是以单色釉为较主要的品种,尽管还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甚至还有珐琅彩等品种,但单色釉似乎更能体现当时的烧造工艺和成果。几乎可以认为,康熙皇帝对单色釉有偏爱。

来沪的三件康熙豇豆红釉瓷器(图1)是十分吸引人的佳作,太白尊和水盂的烧造水平均很高,釉色鲜艳,制作精巧。最精彩的是一对印盒,作品釉色以绿为主,稍带红色,这种器物,传世品中极为少见。清人洪亮吉曾形容其釉色“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还有,过去强调豇豆红以红色鲜艳者为上,因为豇豆红分多种色调,收藏者为它们起了好多名字,如美人醉、美人霁、桃花片、娃娃脸、大红袍、正红,还有质量较差的名为乳鼠皮、榆树皮等,其实这是前人用各种釉色的质量来区分作品。每一件作品中都有绿色苔点,只是多少不同。而这一对盖盒,大面积呈现绿色,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产品。

天蓝釉是清代康熙官窑创烧的高温单色釉瓷器品种。这种瓷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钴料,差不多在1%以下,多则浓少则淡。来沪作品中的一件康熙天蓝釉柳条纹缸(图2)和一件水盂也具有高超的制作水平,两件作品釉色均十分洁净。缸的形制别致而稳重,馆藏也有一件与此缸造型完全一样的作品,器身有直柳条纹。恰恰为一百条。水孟与康熙豇豆红水孟完全一致,但传世品中可以找到不少豇豆红水盂而较少见到有康熙六字官款的天蓝釉水盂。可以说,所有传世康熙单色釉瓷器中,天蓝釉瓷器数量是相当稀少的,这是一种较名贵的色釉产品。

可以认为,雍正朝最大的成就正是在单色釉方面。据唐英《陶成纪事》载,雍正十三年,完成仿烧古代瓷器凡五十七种,这五十七种中,包括了许多单色釉瓷器,计有:“一仿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俱仿内发宋器色泽。一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俱仿内发旧器色泽。一仿铜骨无纹汝釉,仿宋器猫食盘人面洗色泽。一仿铜骨鱼子纹汝釉,仿内发宋器色泽。一仿白定釉,止仿粉定一种,其土定未仿。一钧釉仿内发旧器,梅桂(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五种外,新得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另外还有许多明代景德镇官窑和其它窑系品种,其中,单色釉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列于唐英清单上的瓷器品种的仿烧,反映了当时辉煌的仿烧成就,也充分体现了单色釉仿制取得的重要成果。

暂得楼藏单色釉瓷器中,有不少仿宋代五大名窑作品,尤以仿汝、官、钧诸窑作品为多。清代的仿汝、官、钧诸窑瓷器是从雍正开始的,大约在雍正中后期以后到乾隆早期达到了烧造高峰。此次展出的暂得楼仿汝窑瓷器达到了13件之多,其中有成对作品4对。捐赠的7件仿汝器中有3对是成对的,5件为雍正官窑烧造,其中一件雍正大盘较为少见,口径达51厘米,器内暗刻螭龙纹,为清代仿汝釉瓷器中的大型作品。另一对雍正大碗(图3)也十分精美,碗口径达到36.5厘米,底部有六字官款,器型硕大,制作规正,釉面开纹片。

雍正仿官釉瓷器有3件,两件是送展的贯耳瓶和双兽耳瓶,造型、釉色都十分接近宋官窑作品。一件捐赠的扁壶(图4)亦颇有宋瓷遗风,两件作品底部均书雍正青花篆款。这种作品,当时都按宫廷发出的宋瓷仿制木样制作,有的是皇帝特意下旨烧造的,雍正、乾隆两代君王都有这样的爱好和雅兴。

钧红釉瓷器显示了高超烧造工艺水平。前者是一件双耳炉,后者为一乾隆官窑梅瓶(图5)。两件器物均为窑变作品。这种窑变釉作品,厚胎厚釉,完全与宋代钧窑瓷一样,但有的作品釉色有一些变化,不似宋钧那种玫瑰红、天蓝或月白釉的风格,多烧成似烈焰燃烧的“火焰红”或“火焰青”了。这两件器物,都属于“火焰红”,红色远远多于蓝色,色泽艳丽制作精美,是仿钧窑变釉瓷器的代表性作品。

胭脂红,又名胭脂水,系清宫专用的瓷器名品。17世纪,欧洲人用黄金掺入釉料,炼成了这种名贵的低温釉。康熙年间传入中国后,景德镇御窑厂首先在单色釉瓷器中使用。雍正时期,一部分继续烧成小件胭脂水如碗、杯、瓶等作品,通常在器物外壁施釉。另一部分运用于珐琅彩和粉彩等名贵彩瓷上。此次来上海的一对胭脂水小杯(图6),可说代表了当时的雍正御窑烧造水平。釉色洁净嫩淡,如盛开的桃花之色,造型规整,器壁薄匀,这种器物在当时是最名贵的单色釉作品之一。

珊瑚红瓷器是把瓷器釉色烧成海底生物红珊瑚的颜色,是景德镇窑工的发明,清代康熙时就已流行,以雍正朝制作最为精细,传世作品有碗、盘、瓶等器型。胡先生捐赠我馆的一对雍正小碗(图7),釉色为典型的红珊瑚色调,代表了这种低温红釉的烧造水平。

另外如黄釉,也自成一种有特色佳品。暂得楼捐赠的一对黄釉碗(图8)和一件黄釉杯,都是典型的清代雍正作品。低温黄釉瓷在明代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以后,到雍正时再度达到高峰,品种也有增多,柠檬黄、鸡油黄之类釉色嫩淡鲜丽,均是十分精细之作。

青釉器在清代官窑单色釉瓷中数量颇多,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了许多青釉作品,从传世品看,差不多每件作品都十分精彩。暂得楼捐赠上海博物馆的青釉兽面纹大瓶堪称清代青釉瓷中的一绝。此器形体硕大而又庄重稳健,所施青釉均匀而洁净,器身所刻青铜器上常见的兽面纹,刻纹清晰工整。来上海展出的雍正长方形花盆也是一件少见的精品。另来馆的乾隆印花长颈瓶、葫芦瓶也是毫无瑕疵的精品。

炉钧釉瓷器,从雍正开始烧造,一直到清末。质量较高的作品都在雍正和乾隆两朝,以雍正朝作品为最佳。据清《南窑笔记》记载:“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景德镇陶录·卷三·陶务条目》:“炉钧釉,用牙硝晶料配釉合成。”具体的烧造方法是,未上釉的成型瓷胎经高温烧成后,器表施釉,再放入低温炉中烧造,便烧成炉钧釉了。

三件来沪炉钧釉瓷器都是雍正器,一为蒜头瓶、一为三足炉、一为双耳炉(图9)。三件作品都体现了雍正炉钧釉蓝中呈红色、浓重似火焰的釉色特点,同时还有一种似古铜氧化的古朴风格。

雍正朝的单色釉烧造成就是十分显著的,这些不仅仅从文献中看出,传世的实物更是明证。暂得楼的雍正单色釉瓷是十分突出的,有的可与文献相对应,如雍正五年“十一月初五日,郎中海望传旨:着广口窄底有托花盆木样一件,呈览,准时烧瓷的。钦此。于十一月十一日,做得木样花盆一件,上口径五寸九分,……又花盆木样一件,口面长六寸一分,宽四寸四分,厚三分,高连足三寸七分五厘。郎中海望呈览。奉旨:着交年希尧成霁红、霁青烧造几件,再别样的釉子,尔等酌量亦着他烧造几件。钦此。”这两种花盆中,后一种是长方形的。来沪的暂得楼单色釉瓷中有一件青釉长方形花盆。也许,这种花盆有可能就是按此类木样烧成的所谓用“别样的釉子”的青釉作品。

从现有资料看,乾隆仿宋代五大名窑瓷的成就可能主要集中在乾隆二十一年前,我们从史料中看到,乾隆时期,仿烧汝、官、哥、钧等窑瓷器更多地收录在宫廷档案中。以后,宫廷需要的瓷器中,仿汝、官、哥、钧产品常见出现。从整体看,乾隆早期的20年间烧造量大大超过雍正朝。

乾隆朝的单色釉瓷器烧造大大超过雍正朝,这一朝长达60年,烧造时间漫长,官窑和民窑都有大量的制作。现在留下的乾隆单色釉瓷器数量非常多,如果把传世的康熙和雍正单色釉瓷器合在一起,也可能不会比乾隆产品多。乾隆二十一年唐英残后,景德镇官窑的烧造还有近40年的时间。按照清史料记载,乾隆末至嘉庆时期御窑厂还在继续烧造。因此存世的乾隆官窑瓷不只是早期的产品,还有相当数量的中晚期器物存在。

乾隆早期,唐英的治陶能力可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经过了雍正朝长达8年的熏陶和历练,许多古代名窑的作品该仿制的仿制、该恢复的已得到恢复。雍正十三年的《陶成纪事》的记录和许多传世品的存在,充分说明了雍正官窑的烧造成就,也使后人看到了唐英的功绩。乾隆早期基本上是雍正朝烧造的延续,御窑厂烧造之事主要是唐英负责,宫廷中也仍然是这些管理人员,只是换了主人,从雍正帝变成了乾隆帝。就瓷器而言,除了一部分品种有新的创意外,许多产品是完全按照雍正瓷器的模式在制作,只是由于朝代的更迭,瓷器落款有了改变,乾隆元年十月“十六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交篆字款样一张。传:以后烧造尊、瓶、罐、盘、钟、碗、碟磁器等,俱照此篆字款式轻重成造,钦此”。这种款样,就是乾隆瓷器上常见的那种方形篆书款。从传世的乾隆瓷器看,许多优质的单色釉作品可能是乾隆早期烧造。在现存的清档中我们可以看出,乾隆中期以后官窑单色釉瓷器的烧造已大大减少,只有东青釉、豆青釉(或作龙泉釉)等品种还经常在制作。因此,可以说,单色釉似乎主要是唐英时代的业绩。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乾隆单色釉中的大量重要品种,基本上是乾隆早期的产物。暂得楼瓷器中大多数乾隆产品可能是这一时期所烧。

乾隆官窑仿汝器有8件,来馆参展展品有6件,另2件捐赠品,造型有花觚、瓶、桃式洗、花盆等。每一件都有自身特点。

暂得楼藏品中,有3件乾隆茶叶末釉(图10)作品,其中两件写乾隆款。这种瓷器,雍正以后的宫廷档案称为“厂官釉”,其来源就是所谓的“康熙年臧窑,厂器也”。这种“厂官釉”在雍正、乾隆有实物烧造并传世,当然有官窑产品也有民窑产品。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收藏的雍正“厂官釉”瓷器,虽然釉色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到康熙朝四个品种的影子。而乾隆朝的这些“厂官釉”瓷器,烧造水平又有相应的提高。另外,暂得楼展品中的一件茶叶末葫芦形扁瓶可在文献中找到,它的名称可能是“葫芦马褂瓶”。

暂得楼所藏的一件乾隆松石绿釉刻花缠枝莲纹尊是一件十分名贵的作品。此器形似石榴,形体较大,通体剔刻缠枝莲纹,深入浅出,刀工犀利流畅。外施松石绿釉,这种釉模仿天然的绿松石,属低温釉,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烧成产品釉色鲜艳,有绿松石的质感。传世品中松石绿釉作品较少,以小件作品居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