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倒计时,王阳明教你如何让儿女轻松进考场!

 GPF生活教育 2018-06-06

又是一年高考的季节,恰逢每年温度最毒辣之时,但是这仍旧阻止不了家长们殷切的陪考之心,冒着炎热太阳拥挤在考场线外。考场内就是他们寄予无限希望的子女,鲤鱼跃龙门,在此两日。对于陪考的父母们,盼望子女成功的心情确实可以理解,但是个人看来,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改变的只不过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的心理大多仍旧停留在传统社会,把后代人生的希望寄托在科举之中!科举,其实本身并无好坏之说,让我们看看王阳明如何看待科举,走进自己的“高考战场”。

王阳明最后考上了状元,也就是科举第一名!但是他最初鄙视科举,其实也不仅仅他一个人这样想,宋初之后的儒生都是这样想,他们觉得科举太世俗了,就是一个名利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利场,却吸引着数不尽的学子前来竞争。为何呢?因为科举之后,就是公务员,然后工作稳定还有名声,自然而然就能争大钱。因此古代与现代一样,也有许多高考培、公务员培训机构。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朝八股文最盛行的时候,他一心想当个圣人啊,自然瞧不上“高考”。

在弘治三年,也就是王阳明十九岁的时候,他最亲爱的祖父竹轩公去世了。正是这时候,王阳明突然变得正经起来,在接人待物上原来是“和易善谑”变成了“端坐省言”,他在言行上开始求圣贤了!但是他还是看不上科举考试,后来在朋友的相邀之下,他在二十一岁在浙江省考了第一门,中了举人。当然他此时心态就是可有可无,本来是去陪考的,一不小心居然考上了!

说来也巧,第二年他们哥三个再去参加京城的会试,人家两个同时考上去了。王阳明落榜了。于是宰相也安慰他:汝今岁不第,来科必为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意思是说他有状元之才,让他再考一次。没想到第二次仍然高考失败了,这次为何?别人嫉妒了,文章做得太好:“此子取上第,目中无我辈矣”。别人都因为落第而落魄,王阳明说了这样一句话: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什么意思呢?别人都是以没有高中为耻辱,但是我以没有高中而心情不爽为耻。

可能很多人都在说,看这老王真会装!心态,真的不是装一下就可以。通过《文章轨范》六十九篇,我们看到了王阳明进考场的目的与心态:如果不参加科举考试,便不可以获取功名,也就不能当官,不能施展政治抱负,休息举业是古代圣贤建功立业的重要一步啊!也就是说,他将科举看成修炼成圣贤的一个工具,这并没有违反追求圣贤的初衷。

没错,高考就是一个工具而已,而且对于已经经历过高考的人,那种过程与心态留在心中的影响远远比结果更重要!这个工具不顺手,你的子女可能会找到别的顺手工具。而作为父母,不用像个伴读仆人一样,时时刻刻跟在身边!为他们讲通高考之意图,他们自然能够顺其自然,轻松进入考场。个人也相信,只有轻松,超常的可能性才更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