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茅卫东:谁能告诉我,除了“爱教育、爱学校、爱师生……愧对组织”,刘爱平校长还留下其他遗书吗?

 昵称815848 2018-06-06

有人说,这个时代配不上理想主义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年,理想主义者一直在不断地离去。

昨天,6月5日,6时50分,赣州四中校长刘爱平跳楼身亡。

赣州四中是江西省重点中学,有近百年的校史。

刘校长在遗书中说:“日益严重的抑郁症让我痛苦不堪,巨大的工作压力让我身心俱疲。我太累了,我想休息了。”

在遗书中,刘校长说自己爱教育、爱学校、爱师生,愿意为师生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到了天堂也愿意继续当老师。对于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个决定,刘校长表示“愧对组织二十多年的教育和培养”。

这几年,有多家媒体报道,因为坚持亲自打扫学校厕所和朗读国学经典,刘爱平被人称为“厕所校长”和“朗读校长”。在任校长期间,只要不外出,他就会坚持在学生上学时,在校门口大声朗诵国学经典,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学生们爱国学、爱经典、爱诵读。

据学校网站介绍,刘爱平校长生前

在《赣州晚报》开设有“教育印象”专栏;在各类教育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二百篇,已出版《教余读经典》《教亦多术》《教不远人》《教者以正》等5本教育专著。

刘爱平校长是教育同行中的佼佼者,他是:

赣州四中校长、党委书记,中共党员,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先进工作者,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赣南师大硕士生指导老师,赣州市十佳校长,赣州市作协会员。

这样一位从教 28 年,致力于经典治校、阅读推广,努力探索“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教育理念的优秀校长,突然以这样的方式离世,让人唏嘘。

有人感叹,这个时代配不上理想主义者;有人追问,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而我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说一句话:刘校长,你这是何苦?

如果是工作压力太大,为什么不选择辞去校长职务,然后继续爱教育、爱学校、爱师生?

当然,我能够理解你的累,甚至也尊重你选择“休息”。可是,你选择在校园里一跳,我以为大不妥。“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你这样在校园里一跳,可曾想过会给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这封字迹清晰的百十字遗书里,你说你爱教育、爱学校、爱师生,你愧对的是组织,无一字提及你的爱人和孩子。

我之前并不知道刘爱平校长,不敢对刘校长个人生活妄加猜测,所以问了几位朋友,得知刘校长是有家室的人。

我很希望有人能发现,刘校长还有一封留给家人的遗书。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

今年元旦,我曾写有一文《2018,警惕在理想中迷失》。

我主张,人应该有理想,但要活在现实中。心怀理想,活在当下,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要求现实符合自己的理想,这是一种僭越。

理想主义者,应该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狂热地投身于工作,最后为工作所累,毅然决然离去的人,或许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我甚至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理想主义者同时也应该是个人主义者,因为只有个人主义者才权利拥有自己个人的理想。一个皈依于组织的人,只能有集体的信仰,不能有个人的理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非常喜欢我的朋友、玉溪的黄智华老师说的一段话:

 我们活好,就是对这个污浊社会的最有力的还击。我暗暗发誓,要把自己安顿好,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本就属于自己的美好与幸福,蔑视一切强权和愚昧,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以及世界的美。我不必为愚昧而懊恼,也不必为肮脏和暴戾而抑郁,一切的一切皆有来由,也皆有去处。从今往后,我的愤怒只是对这个社会的姿态,对自己我不会再傻不拉几的去伤害,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比谁过得好,这是我的强项。智慧的人是不会伤悲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