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之殇:到底是谁逼死了刘爱云校长?

 jym2 2018-06-07

朋友们,得知6月5日清晨刘爱平老师自杀,我痛彻心扉,夜不能寐!


可以这么说,在当今社会,刘爱平老师是一位全心全意关爱学生、关心老师,唯独忽视自己好老师!好校长!好同志!我从内心深深地敬佩他,爱戴他!为失去这么一位同志而感到内心绞痛!此刻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遗书”写道:我爱教育,我爱赣州四中,我爱赣州四中的老师,我爱赣州四中的孩子们,我愿意为全体师生付出全部心血,可日益加重的抑郁症让我痛苦不堪,巨大的工作压力让我身心俱疲,我太累了,我想休息了…...在天堂里我愿意继续做老师。


此刻我不知道从何下笔。先拿出刘老师的几篇日记供大家读一读。


一、2018年5月26日《怎么办?》


晨读时,门卫师傅向我反映:近几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校门口对面的路边,经常有社会上的闲杂人员等候我校学生,这几个人年纪都不大,或打赤膊、或穿奇装怪服,出言不逊,非常另类。更为可气的是,与这些闲杂人员接触的,大多是初一年级学生,且不服门卫师傅的管教。


听门卫师傅的描述,得知这几个学生是“问题”学生。这几个学生入校以来,给学校尤其初一年级的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耗费了学校尤其班主任老师不少精力,可效果却很不理想。这几个问题学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印象之一:我做厕所清扫义工,不管是上午还是下午,经常碰到这几个学生不上课,在厕所附近溜达。每每问及他们时,回答都是惊人的一致:上厕所。在我的催促下,这几个问题学生总是极不情愿、慢悠悠地去上课。


印象之二,前天晚上值班的时候,在校门口接访了附近一居民的投诉:最近一段时间,学校有一个男生连续三次砸坏了他的电动车仪表盘,据居民的描述和我事后调查:又是这几个问题学生中的一个所为。


印象之三,昨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在学校主干道上,这几个问题学生又故意找初二年级一男生的麻烦,并导致初二男生手臂受伤。幸好被我看见并及时制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印象之四,每次巡视校园时,只要遇见这几个问题学生,他们都对我表现得非常热情,且经常在我面前演“双簧”,从他们的话语中我明显感到这几个问题学生很“油腻”。


听完门卫师傅的述说,一方面,为学校门卫师傅的敬业精神感动,倘若所有的门卫师傅都能如此,学校安全系数则可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有着近三十年德育工作经历的我,还是第一次碰见如此“油腻”的孩子,心里不免暗自焦虑起来。经验告诉我:碰到类似情况时,强迫自己冷静是第一位的。只有冷静下来,做出的决定或采取的措施才可能理性,理性的决定或举措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晨读结束后,我和分管校长就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情况进行沟通。其实,分管校长和政教处对这几个问题学生情况非常清楚,非常关注。怎么办呢?找些违规违纪理由,把这几个问题学生简单粗暴地推向社会,我们于心不忍;苦口婆心地给这几个问题学生强行灌输“大道理”,效果可想而知。不管这几个孩子有多“油腻”,我们都不能放弃他们,反而更需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把这几个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爱。


我们不是常说“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吗?面对这几个特殊的孩子,希望老师们多借助班级集体舆论的力量,持续引领他们的正能量,毕竟,人性是向善的;暗中降低这几个孩子成功的标准,多创造机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多与这几个孩子交朋友,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田。


有一句教育名言这么说:把一个好生教好,那不是真的好;把一个差生教好,那才是真的好。事实上,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成绩优秀,至少我们要通过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尽可能成为合格的公民。


刘爱平扫厕所的行为始于2014年9月24日。赣州四中高一(9)班学生陈涛回忆:“很惊诧!校长拎着桶子,戴着手套,拿着钨丝球,蹲在厕所里擦尿垢。”


二、2018年5月9日《对待教师把青年老师凝聚起来》


毛主席在赞美青年人时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同理,作为校长,我也很想对青年老师说:学校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老师,朝气蓬勃,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学校是你们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名师出高徒,什么样的老师,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给学生一碗水,需要老师有一桶水,甚至是源头活水。师资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哪所学校拥有一支好的师资队伍,哪所学校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哪所学校重视青年老师的培养,哪所学校就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老师,在教育教学经验方面,犹如一张白纸,任由学校勾画。勾画得好,就是一幅蓝图;勾画得不好,就是一张破纸。怎么勾画?各个学校有不同的做法。其中,蓝青结对就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培养模式。


何谓蓝青结对?就是学校指派一名教育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师当青年老师的师傅。在学校见证下,双方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学校将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培养方式。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效果不错,既最大限度地帮助了青年老师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要领,又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青年老师成长的过程,减少了青年老师“摸着石头过河”的盲目性。


实践中,蓝青结对模式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两个问题,即师傅的选配问题和常规的落实问题。师傅的选配问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若师傅选配不当,很容易“近亲繁殖”,从而形成“武大郎开店——一届不如一届”和“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局面;常规的落实问题。教育最大的细节就是教学常规。细节决定成败,蓝青结对,不能贪大求全,不能走过场,不能搞花架子。要一步一个脚印,要踏踏实实。把育人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好了,就是最大的不简单,就是最大的辉煌。


最近几年,是学校老师青黄不接的时期。至2019年,学校将有几十名高级教师退休。铁打的学校,流水的老师。老师的青黄不接,意味着学校青年老师培养任务的紧迫与繁重。从最近几年新进老师情况看,学历呈现企高的趋势,研究生越来越多;学校呈现企重的趋势,重点大学毕业的老师越来越多。这些新进老师,智商整体呈上升态势,情商与学校育人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老师是一项奉献的职业,师德是老师职业的前提。优秀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奉献,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的老师。一个斤斤计较与心胸狭窄的老师,永远不受学生欢迎,更不受学生尊重。


面对新近老师学历普遍较高而情商相对不足的特点,该怎么凝聚这些青年老师呢?心病还得心药医。还得从青年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改造入手。学校要少讲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官话,要多发现、找寻和培养一些青年老师喜欢的载体,让载体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针对青年老师“宅”的特点,学校工会和团委会定期组织青年老师开展户外郊游活动,让这些老师亲近自然,放送心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受到大多数青年老师的欢迎。但也有部分青年老师以各种理由辞行。最近一两年来,以各种理由辞行的青年老师呈上升趋势,学校工会和团委组织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好几次行政会上,我就这个问题反复强调与动员,无奈效果甚微。


面对越来越多青年老师喜欢“宅”的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好的活动,怎么会千方百计找理由不参加呢?过后,细细想来,不能全怪青年老师。在价值多元的时代里,出现价值多元的青年老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在充分理解与尊重青年老师的基础上,学校要千方百计引领青年老师彰显正能量。


看来,把青年老师凝聚起来,走进青年老师的心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校管理者的耐心、细心、恒心和大爱之心。


刘爱平老师在校门口诵读经典已经坚持了7年。这7年里,除了公事出差外,每天早上,刘爱平都默默搬好课桌椅,诵读经典,传递国学知识,迎接孩子们进校园。学校保安说,“刘老师任职校长的7年时间,一直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激励、教育、陪伴孩子们成长。”


三、2018年5月31日《激扬善性》


从事教育管理多年,深感管理的不易,深感管理的维艰。尤其面对教育转型期的学校管理,我感到非常迷茫。教育转型期的管理,受社会大环境的熏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人力成本增加,道德缺陷,价值迷离,奉献意识不够,责任意识淡薄,民主权利意识增强,信息公开透明,诚信缺乏等。


面对学校管理的新特点,我认为,管理者的一味牢骚,一味怪话,丝毫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会滋生新的问题。面对管理呈现的新特点,管理者不仅要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胸怀,要有“夫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霸气,还要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担当,有邪不压正的信念。


面对学校管理的新特点,在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激扬师生善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学校出台的不少老师管理举措,为何普遍不受老师的欢迎?与举措的不接地气有很大关系。何谓不接地气?就是校长没有把自己摆进去。最接地气的做法,应该是校长既当指挥员,又兼战斗员。例如,一个长期不上课的校长,能提出多少有针对性的教学举措?一个不爱阅读的校长,怎么引领师生爱上阅读?智者减半,愚者全无。老师们很反感“说一套,做一套”的阳奉阴违校长,老师们喜欢诚信担当的校长。



读罢三篇日记,我的内心不能平静。刘老师所任职的学校赣州四中,是一所有着96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学校,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是全国“百面红旗”学校,享誉赣南大地。受诸多因素制约,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学校开始走“下坡路”,在应试方面每况愈下,直至蜕变成赣州中心城区的一所薄弱学校。


我们而我们可以看到,赣州中学、赣州三中、赣州一中、赣州宁都中学、会昌中学、南康中学、赖县中学··· ··· 唯独没有赣州四中。


6月3日刘老师的最后一篇日记题为《改不了》,高考的前两天,刘爱平校长纵身一跃,这是对应试教育的无声鞭挞?这是对当今教育的绝望?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唯物主义者坚定地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无能为力改变社会糟糕的现状。


血色的6月,孩子们再也没有机会听“厕所”校长唠叨了,青年教师们再也不能聆听校长的教诲了。


刘老师的音容笑貌不断闪现在我的脑海。我不禁捶胸,到底是谁逼死了我们的刘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