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教师成长36计

 老刘tdrhg 2018-06-26

文 / 徐启建




    校长会创始人。历任《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校长周刊主编,中国教育报刊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院长,光明教育家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家杂志社副总编辑。致力于学校整体变革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教师发展研究。


                       青年教师成长36计


   各位苦于学校发展乏力的校长朋友、教育管理者朋友,你们最难的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讲出100个原因,但往往细加分析,最根本的最难的还是“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少;不是不想做,而是没人做。

 

   没人做的局面其实就那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老教师不愿做。对于这一条,校长们普遍有很多抱怨。其实想明白了,也没什么抱怨的——这挺符合自然规律的,经验和能力从初期的“利好” 后期势必大概率会固化成“经验的固执”,人总是习惯在自己的经验圈圈里打转,能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我们做事逆人性而动,必将事倍功半,甚至伤痕累累。

 

    第二个,中间老师在观望。已经工作了一定时间的老师,职业倦怠感明显,年轻时的激情已经消失,年老时的不惑还未到来,就那么被夹在了人生的缝隙里——我是往前走,还是原地休息不走?他们需要的是一次重新点燃!

 

    第三个,懵懂的青年教师,想做不知道如何做。学校里激情满满最想干事的青年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干不知道怎么干。人生须有贵人相助,他们真的需要有好师傅领进门,而学校的一方小天地在现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提供不了足够的师傅了。在必须开放才能办好学的现在,学校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成长视野、格局和养料。该外派学习的外派学习,该请人上门的请人上门。


    怎么从“手中无人”变为“人手十足”,综上分析,其实一个最重要的关节点就是把青年教师这个学校变革的“最大变量”发动起来!

 

    而他们一旦发动起来,观望的中间教师也成了往前走的中坚力量,不愿做的老教师也能成为护航者。

 

    一盘有效提升学校品质的棋就这么活了!



                  从新手到高手——青年教师成长36计

                    (校长会青年教师成长课程,欢迎定制!)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师就是一个学校铁打的营盘要素。一个学校不管采取了多少改革措施,大量的落地工作还是要靠教师队伍这个“根本”来支撑的。而教师队伍的“变量”主要在青年教师:老教师经验习惯已经成型,很难改变,即使改变,付出的成本也非常巨大;青年教师、新教师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如果能定好位,掌握好方法,必将成为学校发展的大马力发动机。

 

    为促进青年教师从新手到高手的快速蜕变,帮助新教师、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树立专业理想、形成专业态度、拓展和深入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教师,建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确保学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校长会汇聚国内知名教师教育专家,以及清华附小、北京育英学校等名校名师,从如何缩短新手期、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了解并激励学生、与家长合作、进行教学研究、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以及如何成为名师等方面着手,研发了一套青年教师成长课程,为青年教师提供快速成长的理念和策略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主题

    从新手到高手——青年教师成长36计


    二、培训模块

时间

模块

专题

第一阶段

缩短新手期

第一计:认一个好师傅

第二计:从专业报刊和杂志学起

第三计:凡业务比赛必关注

第四计:多争取外出学习

第五计:跟名师名家学做老师

第二阶段

快速提高教学能力

第六计:掌握备课的秘密

第七计:学会问题导向的教学

第八计:学习更多是学生自己的事

第九计:提问的艺术

第十计:整体思考教学

第三阶段

了解并激励你的学生

第十一计:不错误地对待学生的错误

第十二计:当老师更要知错就改

第十三计:把学生当镜子

第十四计:学一点积极心理学

第十五计:回归学习者的内心

第四阶段

与家长合作

第十六计:鼓励家长的沟通勇气

第十七计:教会家长冷静

第十八计:让家长和老师保持观念一致

第十九计:和家长一起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

第五阶段

穿过成长的迷宫

第二十计:抓住职业生涯规划的桨

第二十一计:寻找“逼迫”自己成长的人

第二十二计:把经验变成成果

第二十三计:找到自己的专长

第六阶段

插上教科研的翅膀

第二十四计:把读书变成一种信仰

第二十五计:先研究自己的学校

第二十六计:加入一个教研好圈子

第二十七计:养成不断创新的意识

第二十八计:找到研究的快乐

第七阶段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第二十九计:把同事当作一种学习资源

第三十计:同事一样是你美化生活的“花草”

第三十一计:管好自己才能管好一切

第八阶段

名师之路

第三十二计:找到自己的路线榜样

第三十三计: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风格

第三十四计:知识管理是一门学问

第三十五计:把自己的教育想法系统写下来

第三十六计:不断超越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