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日照莒县城南后夏庄村老子庙记

 琴鹤堂国学 2021-01-08

明朝后期,莒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大修庙宇的热潮,地处莒城南长城岭下的后夏庄村也不例外。

为了村民精神有所寄托,为了村民有一个聚会的地方,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大户蒋同首倡并舍地三亩建庙,得到街坊邻含的大力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月余时间,一座漂亮的“老子”庙堂建成了,群众传称老子庙为“大庙”。院内广植名贵花木。

康熙七(1668)年,该庙毁于大地震。正殿屋脊標订有木条上书:“大清道光十一(1831)年岁次辛卯主持道人田本钦募化重修”,下书书“瓦石木工李孝、来远思、许诗、马溪”。将庙改为观,易名“天宝观”。

观者,道教的庙宇。道教的始祖、创建人是“老子”。老子以《道德经》哲理于天下。《易经》、《道德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因此后人多有建老子庙祭祀老子(李耳)的。

田本钦,莒州田家沟村人,马山“海龙观”住持,一生专门建观。凡他住持的庙必须改为观。据传,“天宝观”开光那天,莒州府衙也派代表前来祝贺,人山人海,场面空前。自此,后夏庄庙堂香火浓重重,名扬乡里。

该庙建在村西北的风水宝地老龙夔(腰)之上,坐北朝南,四面院墙,大门开在正南,称正阳门,由大殿和侍宾室两部分组成,侍宾室俗称“三门”,是进大殿的大口。门口石阶五级,门楣上高悬鎏金朱边“天宝观”大匾。

大门左边正书:“左青龙扶持道教”,右边正书:“右白虎镇守山门”。大门内设一影壁,高2米,宽4米,影壁内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鎏金大字,影壁由52(大)1(小)53块石条垒成。

影壁墙后有一株莒地独有的古老的米松,高约11米,胸围约1.2米,旁植一株藤萝,绕树而生,盘缘伸上树枝,遮天蔽日。可惜,2000年后,米松被藤萝缠绕而死。

正殿三间,皆用大青砖垒砌,前出厦,两通朱红立柱立于石鼓之上,柱及殿前出廊横木雕有夔龙,遮板上绘有精美图案,屋顶上履月牙瓦,檐头皆镶有吉兽。整座庙宇从外观上看,宏伟庄严、肃穆优雅,给人一种憧憬之感。

大殿内重梁画柱,屋芭用精细芦柴编成米字型,美观大方。殿内供奉着老子化三清神像。中位“老子玉清”,应号“元始天尊”;左(东)位“老子上清”,应号“灵宝天尊”;右(西)位“老子太清”,应号“道德天尊”。正中北墙有题联曰:

紫气东来三万里,青牛西度五千言。

老子一身化三清

“三清”是指由老子衍(生)化出来的“玉清、上清、太清”,即即“三清”。

三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的地位最高,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尊神,为“主持天界之祖”。表现了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敬仰。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臣相,下至民间善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灵宝天尊又名“上清灵宝天尊”,在三清之中的位置位居第二,唐宋以来,称之为“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或“太上大道君”。然而,近代一般都称其为“灵宝天尊”。

道教三清殿中,灵宝天尊通常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东)边,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清,阴阳初分”的第二大世纪,以阴生阳消、昼长夜短的夏至日为灵宝天尊的圣诞。

道德天尊,又名“太清道德天尊”在道教之中,他即太上老君,地位最高。他是最早作为道教的始祖而被人们广泛熟悉的尊神。

这位尊神广受崇敬,然而,他最早却不是神,而是人,它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老子,也就是由他衍化了道教的“太上老君”。但在三清之中,他的地位不及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

以上三尊尊神位于正殿中央,正中为玉清元始天尊,左(东)为上清灵宝天尊,右(西)为太清道德天尊,东西两山墙上绘有八大金刚立像,皆栩栩如生,充分表现了道佛一家的思想。

东山墙从北往南依次是:

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现作降三世明王;

妙吉祥菩萨:妙吉祥菩萨现作两臂六头六足之大威德金刚明王;

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现作大笑金刚明王;

慈氏菩萨:慈氏菩萨现作大轮金刚明王。

东山题联为:

万法皆空归姓海,一尘不染证祥心。

西山墙从南往北依次是:

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现作马头金刚明王;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现作无能胜金刚明王;

除盖藏菩萨:除盖藏菩萨现作不动尊金刚明王;

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现作步掷金刚明王。

西山题联为:

心有慈悲添福寿,知因知果得吉祥。

南面墙壁上分别画有:猿猴偷桃孝母、八仙过海、寿星弈棋等画图,皆生动活脱、栩栩如生,让人百看不厌。

门楣内上画有:猿猴偷桃孝母图。桃树枝吋茂盛,硕果累累。看桃老翁树下迷糊,可见其昼夜劳累,趁此,白猿偷桃奔走,形态可掬,十分可爱,令人感动。

南墙东间画有神图三幅:

窗楣上面画有八仙过海图,栩栩如生;

左下画有周文王求贤图,画的是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直钩朝下,其认真劲,让人敬佩,后面立着周文王等人。

右下画有阎罗君出行图,身旁左右画有两鬼,一在执笔,一在翻看生死簿。

南墙西间画有神图三幅:

窗楣上面画有南斗、北斗老寿星弈棋图,栩栩如生;中间赵颜观棋,观棋是假,求寿是真。

赵颜19岁天下有名。99岁时观南斗、北斗下棋,揖问南斗:“贵庚若何?”答曰:“'99岁。”

揖问北斗:“贵庚若何?”答曰:“99岁。”赵颜自报:“鄙人亦99岁也。”三仙大笑,互通秘诀。

南斗曰:“我饭后百步走。”

北斗曰:“我天天乐无忧。”

赵颜曰:“我多亏老婆丑。”三人相视而笑,成为千古佳话。

下东面画有:哪吒太子

下西面画有:伏羲图

重修后,庙内住持道人先后有:

田本钦、古本仁、孙夫都、马元臣。

该庙道士全为清道,终生不娶不成家。所以,该庙绝不允许女人进庙,实在有敬香者,只能远远地在庙外对着庙堂烧纸敬香磕头。

该庙有庙地60亩,置两头牛,雇两位觅汉管理庙地。庙地位于庄后平原,道士林在木村的西北角,占地10余亩,有墓塔近30座,称塔林。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民国17(1928)年,南北统一,国民政府明令不准政府参入庙祭。北伐军宣传队进军到莒县南部,莒县激进人士在砸了浮来山庙堂后,派人来平了道士林。

1944年11月14日,莒县城解放后,破旧立新政府号召破除迷信。兴盛了数百年的莒城南重要的庙堂一一后夏庄老子庙,一夜之间所有神像一律清除砸毁。1947年土改复查时,庙地归公,道士被赶走。300多年树龄的白果树也杀了,庙里只剩下一棵米松。好在庙堂做了学校,要不,1947年土改复查破除迷信砸庙时,一定会被砸。

1949年,村民蒋礼首倡维修庙宇(学校)得到村民蒋坡、蒋吉、将风诏、史清友、蒋山、蒋瑶、蒋琇的支持,维修则由石匠蒋东主持。

1958年后,大搞社会主义,不信迷信庙堂(学校)疏于管理,以至破旧不堪。

1986年,村里新建学校,搬迁后,至2015年闲置,眼看就要倒塌。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俗宗教文化,特别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迹古建筑,还行文保护。富裕起来的农民,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一致要求将村内的庙堂修缮管理好。

1989、2010年,村民自发投资将庙堂修复,书画艺人蒋立国将原神像重新画在了四面的墙上。即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老子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