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医生推崇的桩功,用现代科学知识解说是这样的练法

 先下手为强mqa2 2018-06-06

 当然传统武术中还有一些站桩姿势,但是站桩训练劲不应该追求姿势多而复杂,这样反而训练效果不好。能用简单的方法就能达到效果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在这三期中介绍的站桩方法其姿势和动作是系统而完整的,足够使参与出拳、出腿动作的肌肉训练出弹力条件反射而训练出传统武术中的“劲”,发出一股整体的弹力。训练站桩关键的是要做到姿势动作标准、正确。一次训练最好只选一个姿势加上摇、旋姿势训练,而最好不由基本桩变成前臂肌桩或其它桩,一次只训练一种姿势。而且一次训练中,不要由左式变成右式,或由右式变成左式,但可以此次训练左式,下次训练右式,均衡训练。一段训练阶段内,也最好选定一个姿势着重训练,不要老是改变。只有做到这些才符合集中训练原则,而加大训练效率。而且,身体的一些不灵活的部位,比如下肢(尤左腿)、躯干、头部,这些部位因为不够灵活,而可能动作做得少或不太标准,所以越是这些薄弱部位越要注意加强训练。

所有静态站桩都要求肌肉适度放松,精神集中。静态站桩在标准的姿势基础上要有小幅度交替动作的意思,再在此基础上做小幅度交替动作运动。(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比如肘关节姿势动作,肘关节在100°左右,在此姿势基础上大、小臂有用七成力往内抱、又有三成力向外撑的交替动作意思,只有其内抱外撑的意思,肘关节没有明显的动作幅度。再在此基础上做抱七撑三的交替运动:大、小臂用七成力往内一抱,随即又用三成力往外一撑,肘关节此时要有明显的动作幅度,其关节幅度范围在10°——20°左右。这才是一个标准的姿势动作。静态站桩交替动作运动的幅度也要标准不可太大,上肢运动幅度在10°——15°左右,下肢运动幅度在10°——25°左右。动作的力度不可以太大,更不能太小。动作的速度也要缓慢,不可以太快。力度要适度、幅度要小、速度要缓慢,即动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要适度,要控制好。

震颤训练也要求肌肉适度放松,精神集中,始终保持站桩训练时的小幅度交替动作在此基础再震颤(比如上肢震颤,大、小臂保持向内抱又向外撑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缓慢来回屈、伸震颤)。震颤的幅度要小,绝不能大幅度的颤抖。震颤的频率也不能快,2-3次/秒。身体震颤着前进,后退的速度也绝不可快,要缓慢。震颤前进、后退的过程要有欲行又止,欲止又行的意思。

静态站桩训练25—40分钟不要停顿就进行震颤训练8—15分钟。相应的站桩姿势配合相应的震颤训练,如基本站桩姿势配合基本震颤训练,掌指肌桩配合相应震颤训练,但摇旋震颤、下肢震颤应贯穿于每一次训练中。每日训练2次,先期训练条件反射不成熟,容易消退,所以要天天强化训练,而不要间断以保证训练效率。”我建议初习者先训练基本桩和躯干肌桩30——40小时,等有一部分肌肉训练出弹力条件反射后,对劲有一点的体会和认识后再训练其它专项姿势,这样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站桩练劲要出效果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姿势和动作正确,给予肌肉有效的牵拉刺激,有效训练一定量就可以始肌肉建立起弹力条件反射,练出传统武术中的“劲“。只要姿势动作正确,一般训练30—40小时就可以初步建立条件反射,某些肌肉就会产生微弱的弹力,训练120—160个小时全身主要运动肌就可以建立弹性条件反射,而发出一股协调整体的弹力。

站桩姿势和动作训练的目标机剖析

站桩的每一个姿势都一个原则:充分伸展相应的肌肉,使其得到有效、敏感的牵拉刺激。而站桩的交替运动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在姿势的基础上牵拉相应的肌肉、肌梭,对相应肌肉进行牵拉刺激而与肌紧张反射的非条件刺激相结合建立一种弹力条件反射。为了使读者和习练者了解其姿势动作的原理,现剖析一下每一组姿势动作训练的相应目标肌:

脚跟往上提,膝向上提,头向上顶;脚跟往下踩,臀向下坐这是交替牵拉,小腿、大腿、臀肌的屈肌和伸肌的肌腱、肌梭;(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脚腕内拧,大腿根内拧;足尖外拧,膝外翻;主要是交替螺旋牵拉大腿缝匠肌、髋肌后群,臀中肌和大腿肌内侧群;

膝盖力向前指,臀往后靠,主要是交替牵拉大腿肌前群和后群的肌腱、肌梭;

含胸坚背此是交替牵拉背肌和胸肌的肌腱、肌梭;

肩下如夹一弹性球又外撑(一夹一撑交替),此是牵拉肩肌、三角肌、大圆肌、喙肱肌等肌肉的肌腱、肌梭;

部抱七撑三,是交替牵拉上臂肌后群、前群,以及前臂肌后群、前群肌腱、肌梭;

肩撑肘坠,是螺旋牵拉肩肌,冈上肌和冈下肌;

手心往里托,腕向外旋,肘向外撑,向内翻是交替螺旋牵拉前臂肌前群和后群的肌梭,训练前臂的螺旋力;

拇指、食指成环形,手虚握拳一紧一松为牵拉掌肌和指肌肌梭;

摇旋是牵拉训练腹肌和背肌。

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想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这种现代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深邃,被肤浅的认为落后!由中医及武术,我心痛哉!很多习武的人,对传统武术莫名爱好,但却缺少明师指引,难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武术,即便是自己修炼,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自带文化属性,很多地方很多窍要,非指点无法突破。正因为传武的误解泛滥,急需拨乱反正,我师兄应众人邀请,提笔著书,成《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一书,广传武术思想,点破修炼窍要,为广大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广大爱好者了解武术,练习武术,其拳拳之心实为我等钦佩!师兄常说,虽水平有限,但也愿做法布施,以弘武道。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缘得见者,望惜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