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本教研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6-06
 浙江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建议第16条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其教育功能的,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习得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因此,要防止走过场,不要用结果对学生施加压力,要引导学生重视活动中的体验和心灵的成长,培养学生关注细节、尊重事实、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与阳光心态。

每年,我市各县市区都会举行综合实践小课题展评活动,有些学校是在常态化实施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评比,也有些学校是临时准备课题参加比赛,效果自然差距甚远。如何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锻炼空间,我想,从教师着手,借助校本教研,是推动本课程常态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课程实施,师资是关键。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师资队伍建设更是使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关键条件。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传统,学校要组织教师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题性的研讨,以便提出解决的方案。以校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可设三种方式,分别是小课题主题研讨、教师论坛和校本课程专题研讨。

每学期1次“小课题主题研讨”,以一个小课题为主题进行研讨,这主要是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与活动操作能力,全方位地在学校校本教研体系中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常态化。

每学期1次“校本课程专题研讨”,如我校“队基地活动”校本课程涉及四个主题,“关爱他人”、“体验生活”、“磨练意志”、“爱我南湖”,从活动方案的设计,到活动的组织,到活动过成果的整理,到教师的学生实践评价,到实践过程的反思体会,整一个系列,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校本教研程序。教师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收获,更是教师专业的发展,而教师专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每学期1次“教师论坛”,注重教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教研组组长“抛砖引玉”,引领教师展开讨论研究,大家各抒己见,构建合作共同体。大家在这里互相探讨活动方案的开发,探讨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互相交流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情况,教师的指导效果;互相研究如何更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效果等等。通过这种常规性的合作共同体式的学习,全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校本教研,能使学校建立起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全新的课程文化,能使教师对实施新课程始终保持持久的热情,更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