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老师范文 |衡中一模《何求形式东山起,只需内涵永传承》

 昵称MTUI1 2018-06-06

 


        然而,一档名为《朗读者》的书信朗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书信文化气息。书信朗读节目的成功,除了在内容上先声夺人之外,其形式上的仪式感也非常重要。写信是讲究格式的,怎么写抬头,怎么用敬语,如何使用书信语言,如何收尾落款,包括空格、空行、分段、日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你认为书信文化还会东山再起吗?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标题自拟;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⑥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丁老师提纲


中心论点:书信形式注定无法东山再起,但是精神内涵会一直传承——《何求形式东山起,只需内涵永传承》

①形式受到冲击,体现的是时代的进步。晏殊,杜甫,张籍。

②内涵始终传承,体现的是温情的永存。白居易,李商隐,海子。

③辩证反思:不意味着彻底忽视书信的仪式感。



丁老师例文


何求形式东山起,只需内涵永传承

——致书信文化的一封信

石家庄新东方 丁珏临

亲爱的书信文化:

        展信如晤。

        西楼月满,云中锦书一雁寄;河畔草青,远客尺素双鲤托——每每想起你,脑海中便会浮现起这样古意盎然的画面。正如木心《从前慢》中所言:“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那是属于你的时代,缓慢的速度、邮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牵挂变得更加绵长深切。而现在,在时代的冲击下,你似乎渐渐落伍了。对此,我想说:何求形式东山起,只需内涵永传承。

形式受到冲击,体现的是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沟通变得更加便利顺畅。一封电邮,精准直达,不会再有晏殊“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无奈;微信聊天,即时沟通,不会再有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焦虑;微博私信,随编随发,不会再有张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麻烦。试想,如果人们还在形式上要求你东山再起的话,那些无奈、焦虑、麻烦,岂不是会一直伴随我们,也一直羁绊着呼唤进步的时代?

内涵始终传承,体现的是温情的永存。虽然你的外在形式屡屡受到冲击,但其实,你的精神内涵一直都绵延传承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从白居易、元稹“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的书信往来到如今朋友间的微信聊天,不变的是真挚的友情;从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相思倾诉到如今恋人间的QQ对话,不变的是炽热的爱情;从海子“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的长途寄书到如今亲人间的家庭建群,不变的是深沉的亲情。任你的形式,更变千年如走马,但你的内涵,温情脉脉永如初。

当然,不求你的形式东山再起,并不意味我们可以彻底忽视你所具备的仪式感。即时通信渠道确实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建立联系,但在我看来,那只适合日常的沟通,至于更正式的场合,我认为你的仪式感还应保留。一封谦敬得当的邮件,一张亲手书写的请柬,一份格式严谨的录取通知书,都会让收信人倍感温暖,更觉踏实。

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正道出了我对你的感怀:属于你的黄金时代注定不会回来,但你的内涵,则会一直与我们的精神脐带相连。所以正如普京所说:忘记过去就是没有良心,想回到过去就是没有脑子。何必在意你是否会东山再起呢,且让那西楼月华中的鸿雁和河畔青草旁的双鲤,就这样停留在我们永恒的回忆中吧。

        毕竟,你的魂,一直都在啊。


一个深爱你的人

2018年3月2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