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博园”,种了163个桑树品种

 吴越尽说 2018-06-06

青青蘅芜院发表于《新浪博客》2012年6月5日

“丝博园”,种了163个桑树品种

发表于2012.6.5《 南京晨报》

 

     5月28,目前我国唯一一家集育种、种桑、养蚕、收茧、缫丝、捻线、织造、印染、服装于一体,融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园的丝绸博物园在绸都盛泽横空出世——

盛泽“丝博园”,种了163个桑树品种

   “千丝连天下,一园博古今”的盛泽丝博园528开门迎客了。

 

丝博园是由江苏华佳投资集团投资开发的一个展示独具特色的盛泽丝绸文化的新型景区。丝博园以蚕桑茧丝为主线展示了完整的蚕桑丝绸产业链。在这里,可以了解蚕的一生,了解一粒茧是如何缫成丝、织成绸的。

 

一条华光灿灿的丝绸之路

 

   六月,雨天。栀子花的香气氤氲四周。笔者邀上好友娟及她的女儿,一同前往盛泽,游览丝博园。

 

  从吴江城区出发沿快速干线直达盛泽,随后转入盛坛公路,向北不多远,便能看到华佳的厂名。丝博园就设在华佳厂区内。华佳集团,已有41年历史。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集育种、种桑、养蚕、收茧、缫丝、捻线、织造、印染、服装于一体的大型生产企业。

 

  在中国的历史上,吴江的丝绸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四大绸都之一——盛泽镇,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傲立于世。丝绸,成为盛泽的一个符号,也是吴江最具有特色最具有影响力和持久力的一种文化。

 

  一片碧绿的桑叶,一根细细的蚕丝,在这里,在吴江人聪慧的劳作中,铺展开一条华光灿灿的丝绸之路。

 

  华佳集团董事长王春花,是从一名缫丝工成长起来的,她对丝绸情有独钟,对旧厂房坛丘缫丝厂感情深厚,对丝绸文化执著推崇。工程建设启动于2008年,占地300亩,总投资约5个亿。丝博园目前有5个馆:桑树植物馆、四季养蚕馆、丝绸历史馆、现代工业馆和产品陈列馆。

 

  雨不紧不慢地下着,笔者与好友置身于丝博园内。

 

  “豆棚闲话”下小歇闲聊后,沿着护有木质栏杆的小桥,直接进入“五亩田”。“五亩田”是冬季恒温育桑大棚,陪同我们参观的陈丽介绍说,这里的桑树是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四季常青。仔细一看,这桑叶长势旺盛,张张碧绿,肥厚,惹人喜欢。娟的女儿正热衷养蚕呢。她一进入温室,就嚷着:“我要采桑叶,我要采桑叶”。陈丽点头说,采吧,采吧,下雨天,不要去外面采了,这里的桑叶干燥,优质,采回去直接就能喂蚕宝宝了。

 

  桑树植物馆和四季养蚕馆,以图文及标本形式,向游人全面展示了不同品种的桑树和不同时期蚕宝宝的发育过程。慢慢移步,细细阅读。

 

  四季养蚕馆内,一位婆婆正弯身挑幼蚕,笔者走近,细看。一张竹匾上铺满上万条的幼蚕。婆婆戴着老花眼镜,用一双竹筷子,专注地挑选着。在其间,小朋友们可以参与采桑叶、喂蚕宝宝、采摘蚕茧、剥茧抽丝、缫织裁绣等活动。娟的女儿东看看,西瞧瞧,站在婆婆旁边,不愿挪步了,一个劲地指着旁边茧篓中的黄色与粉色茧子问,我也让蚕宝宝结有颜色的茧。婆婆听后,笑着说,等有了这样的宝宝你再来“领养”哦。

 

  丝博园里种植了163个品种的桑树

 

  馆之间的过道旁,竖立着一棵高过屋檐粗大的树桩,引人注目。旁边的标示牌上写有:“空桑”——伟人的降生之地。桑树在远古先民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说空心桑是上古伟人降生之地,数百年来,它曾经一直苍劲挺拔,桑叶婆娑,摇曳生姿,诉说斑斓神异的耀世风采。

 

  占地达一百余亩的百桑、果桑园,在雨水的滋润下,济济一堂,分外养眼。笔者对植物亦是欢喜有加,撑着伞,亲近桑树。离笔者最近的几株,形态独特,攀附在木架上,向下垂挂。陈丽介绍说,在移栽的163个品种中,这是名贵品种,称为垂桑。此外,还有马桑、牛耳桑、九曲桑等树种,观赏着不同品种,千姿百态的桑树,真是大饱眼福了。果桑园的桑树也长势喜人,只可惜来晚了,树上只是剩下零星的几颗桑葚。如果5月中旬过来,就能吃到甜甜的新鲜桑葚了。

 

  百桑广场中央的百年树王,在雨中伫立,默默行注目礼。

 

  继续往前,来到丝绸历史馆。眼前,两尊栩栩如生的蜡像,逼真,形象。它们是我国现代蚕业奠基人郑辟疆和费达生夫妇的蜡像。

 

  在蚕业奠基人的指引下,能全面系统地了解到一部绚烂的丝绸发展史。不同类型的老式织机风采依旧,从古到今的缫织工艺日益更新,江南一带的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民风民俗自然朴实。高清投影机为我们再现盛泽老“庄面”绸市的原始场面,繁华逼真,如临其境。

 

  除了真丝产品,还有桑果酒等衍生产品

 

  进入工业缫丝馆。空气中,弥散着蚕丝特别的气味。一排老式的烘茧炉从1号到5号并列着。每只炉旁的墙面黑板上,分别写着不同的提示语。有的写着:防止偏老偏嫩。

 

  这里,就是在原盛泽坛丘缫丝厂生产车间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生产车间内,选茧阿姨正细致地剔除次茧,煮茧工、缫丝工、复摇工在机器旁忙碌着,整理工及织造工也在有条不紊地操作着。笔者的好友,饶有兴趣地询问工人操作工序。在成衣生产片区,即可漫步于设计、打样、裁剪、缝纫、熨烫车间,了解制作真丝时装的全过程。

 

  在产品展示馆内,游客们可以挑选喜爱的高品质真丝产品,以及桑、蚕、茧、丝的创新衍生的健康产品,如用蚕蛹制成的保健品、纯蚕粉,还有以桑果制成的桑果汁、桑果酒等产品。

 

  “丝博园”是载体,把我国的农桑文化、丝绸文化和江南水乡文化融合在了一起,把现代企业的创新科技与传统丝绸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在三千年的时光与色彩中,在东方丝绸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中,江南的丝绸文化必将一代代传承、延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