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绸之府湖州与丝绸文化(十三)

 适应期 2018-01-02

四.千秋湖桑绿九州

‘丝绸之府’湖州,自古栽桑,养蚕,缫织。在数千年迈长的生产活动中,‘湖民力本射利’,深知‘蚕所赖者,专在于桑’,所以‘计无不悉,尺寸之堤必树之桑’,而且‘民以此为恒产,傍水之地,无一旷土,一望郁然’,湖地蚕织之盛,全凭‘无地不桑’。在蚕桑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的选择和培育,形成了湖地独特的优良桑种-湖桑。如《辞海》所收‘湖桑’条目称:湖桑‘原产浙江湖州,已分化培育成很多品种,分布于我国各地,为主要栽培桑种’。

‘湖桑,叶厚大而疏,多津液,少椹,饲蚕蚕大,得丝多’。正因为湖桑优良如此,才使‘湖州自唐起即为蚕丝重要产区’;至宋代‘湖丝遍天下’;至元代‘苕溪矮桑丝更好’,至明代,湖丝冠绝海内‘,’衣天下‘,湖州因此成为’丝绸之府‘;至清代,则辑里湖丝’甲天下‘,获得国际声誉,以其’产额消耗,均极浩巨,丝质之佳,冠绝世界‘。

1.湖桑史话

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史前文物丝线,丝带,绸片等,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700多年前),湖地已经培桑育蚕。据《书经。夏朝公天下为九州,九州之中规定上贡丝和丝织物有兖,青,扬,荆,豫六州。湖州为‘扬州之域’,其贡‘厥篚织贝’,进贡织为贝纹的‘贝绵’,说明当时湖地蚕桑之兴,而且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当时‘桑土既蚕’(‘宜桑之土‘,‘可以蚕桑‘),’九州皆赖其利‘,湖地亦不例外,’筿蕩既敷,厥草唯夭,厥木唯乔‘。所谓’桑土既蚕‘,’以三州(兖,徐,扬州)特言之‘。所以,湖地宜桑,是远石早有之事。太湖之畔,’陂塘易消。《周礼》谓,川泽之土,植物宜膏;原隰之土,植物宜丛。湖实兼之。。地理既擅,人功尤备‘,故’桑随地可兴,而湖州独甲天下‘。

当然,远古时代的湖地之桑,尚属任其生长,或播种育林,春秋以前,湖地属吴国;春秋末吴王夫差八年(前488)属越国,战国时周显王三十五年(前辈34)楚灭越后属楚国。湖地长期为吴国南疆,又为越国北疆,再为楚国东疆。史料记载,期间这块土地上植桑养蚕很兴盛。当时,越国已能织出‘轻霏霏’的罗,可见蚕桑的兴旺。春秋时期吴,楚两国‘卑梁之衅;就是为了争桑引起的。吴国边邑卑梁与楚邑钟离相近,两邑之人争桑相攻,引起吴楚战争。可见,楚的边界都已盛事蚕桑。地处其间的湖地,夏禹时已经’桑既蚕‘了,此时则更有发展。这些情况,在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可以得到佐证。安吉县周家湾出土的商代铜觚,铜爵有腹饰蚕纹,德清新市梅林遗址发现布有商周时代的桑地,等等。

湖地蚕桑历秦,汉至三国时期,已很可观。吴大帝孙权时,湖州地区当时的乌程,永安(今武康)故鄣,安吉,原乡等县所处太湖南滨,为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其原因就是广开农桑之业,永安人沈珩曾建议孙权‘当息他役,唯务农桑,以广军资‘,孙权则’广开农桑之业,积不訾之储‘。宝鼎元年(266)孙皓置吴兴郡后,蚕桑更为大兴,以至’永安出御丝‘,专贡宫廷需用。到了东晋南朝,吴兴郡已经肥桑遍野,植桑养蚕成了民间普遍的家庭副业。吴兴郡和吴郡,丹阳郡所谓’三吴奥区‘因此有’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东晋,南朝时的吴兴郡,是‘湖桑‘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一方面,西晋末’永嘉之乱‘后北民大量南迁定居于山川秀美,土肥水利的吴兴郡,土地广泛得到开发。从山东传入的‘鲁桑’,在太湖畔更为优良的生态条件下落户根植,变得更为优良。其时,平原则桑林遍野,田边塘旁亦普植桑树,呈现‘荫陌覆垂塘,长条映白日‘的茂密景象。三国。吴时产御丝的武康县,桑满前溪岸。住在那里的车骑将军沈充,在东晋初年作吴歌《前溪歌》七首,其四,五两首的每一句都是’逍遥独桑头‘。东晋时,’乌程县东南三十里有桑墟,大土山。桑墟,也就是成丘的大片桑林:‘桑墟’的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湖州东南袁家汇,长超,重兆及菱湖一带,《梁书。沈炯传》记载这样一件事,梁太清间(547~549)‘侯景之乱’时,侯景之将宋子仙俘沈炯后欲召其为书记,沈炯不从固辞,子仙大怒命令斩首。因路边桑林密布,桑枝翘出,妨碍行刑,又命牵往别处动刑。行走之中,子仙终因怜才,临时改变了主意,沈炯幸免一死。桑林密布道路两边,伸出的桑树枝条竟妨碍行斩,可见桑林之茂盛了。至陈朝,吴兴郡已经‘良畴美柘,阡陌如绣’,另一方面,湖地当时的桑树品种优良,蚕织因此更得发展,而且向北方的无桑地区输出桑种。西晋太康十年(289),鲜卑慕容廆率领部落迁居徒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畜牧。‘先是辽川无桑,及(慕容)廆通于晋,求种江南,平州(今辽宁省辽阳市)之桑悉由吴来‘。这件事也说明,东北辽地求桑种于江南吴地,则吴兴,吴郡蚕桑已远胜于中原,否则慕容廆是不会舍近求远而求远的。

唐代,湖州已成为蚕丝重要产区,著名产丝区武康县‘饶鱼稻竹茗麻之利‘,故在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又分出东境17个乡置武源县(即以后的德清县),武,德二县均以蚕丝擅利。作为‘江表大郡’,湖州盛产丝,绵及吴绫,花绸,绢纱等丝织品,而且充作贡品,凡‘物土所产,雄于楚越‘。由此看出,湖地在唐时的桑林建设不仅普遍,而且质量上乘,为全国重点产桑区。’吴地桑叶绿‘,’野径入桑麻‘的景象,无论在山乡和平原都很普遍。安吉县山乡缫舍庄(今安吉县孝丰西缫舍乡),当时桑茂蚕丰,蚕丝远销金陵(今南京)。唐后期北方战乱,桑林遭毁坏,南立相对安定,湖地桑,蚕继续发展。至五代吴越国时,更致力发展农桑。吴越天宝八年(975),太湖旁置’撩浅军‘四部七八千人,’常为田事,治湖,筑提‘,修造圩岸,从事耕又桑,并开始用河泥作桑园肥料。所以到了北宋,’平原沃土,桑柘甚盛‘。

宋代,是‘湖桑‘形成的时期。其时,江南蚕丝织业渐胜北方,江南的蚕丝,又集中于浙西。湖地自西晋时桑种优于北方而输入辽川,东晋南朝‘鲁桑’落户后优化,至北宋,已掌握更换和优化桑树品种的嫁接术。关于‘湖桑’嫁接优化的记载,最早见于《陈旉农书》。陈旉自西山隐居全真子,在北宋南宋刘隐居在湖州西塞山。《农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书中记载了当时湖州已普遍采用桑树嫁接法和‘秋冬斩削拳曲小枝’的整枝法,说:‘湖中,安吉皆能之’。本地野生桑和引进的‘鲁桑’改为‘嫁接桑’,即‘湖桑’。它已经区别于本地桑和引进桑。成为一种新型的优良桑种。南宋时湖州府属诸县农户‘以蚕桑为岁计’,‘湖桑’遍野,‘桑榆荫道’,‘桑枝亚路‘。

如果说宋代因为采用‘嫁接法’而产生了‘湖桑’系列,那么元代则是将高杆‘湖桑’改良成矮干桑,使‘湖桑’又一次得到优化。‘桑树以低干为好,叶肥嫩而营养足,养蚕成丝丝质好’,提高了‘湖丝’在全国的知名度。正如时人画家唐棣诗云:“苕溪矮桑丝更好,岁岁输官供织造‘。元代湖州地区农民种桑,普遍向湖滩等边角杂地发展,还尽力开拓荒地,即使豪富之家,如赵孟頫家中,除平陆田塍种桑外,也在山地种桑。真可谓’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桑麻如云,郁郁纷纷’了。

‘湖桑’进入明代,又经历了第四次优化。蚕户普遍用‘剪枝法’代替原来的‘采叶法’。从而培养成‘拳桑’,叶产量大大提高。明代湖州地方古籍把湖州府的桑列为‘条桑’和‘高桑’二种,这是针对剪条与否。‘饲蚕后剪其条,谓之条桑,其叶大,不剪者谓之高桑’。‘条桑贵剪’,‘剪而秃者曰鼓椎桑’,亦即所谓‘拳桑’,‘属县俱有,城东有桑墟,其处尤多’,‘桑墟’在归安县,归安‘南乡业桑’。‘拳桑’的好处地于‘枝叶层层而上,其受雨露遍而无披,则叶易长大而多生’,当时‘每亩上者桑叶二千斤,次者千斤’。明代湖州以至‘各乡桑柘成荫’,永乐十六年(1418)府属六县总计1714。578万株,至成化间,‘县有牙,而增者难以悉’,万历时则‘树艺无遗隙’了,明代‘湖桑’的进一步改良和发展,为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自明至清,‘湖桑’遍布。境内桑之种类,名目繁多。据清代府县志记载,约有25种之多,常见者有密眼青(大叶密眼与细叶密眼),白皮桑,荷叶桑,木竹青,黄头桑,扯皮桑,尖叶桑,晚青桑,山桑,愧头青,富阳桑,紫藤桑,红头桑,乌桑,鸡窠桑,望海桑,麻桑,鸡脚桑,金桑,火桑等。凡‘嫁接过,谓之家桑,未接者谓之野桑’。上述诸种,山桑,火桑,鸡脚桑,望海桑,麻桑等为‘野桑’,余者多为‘家桑’。清同治年间(1862~1874),‘乡土所种有青桑,白桑,黄藤桑,鸡桑,富家有种数十亩’。‘野桑虽亦可饲蚕,然叶薄而小,且易瘪,故必接成家桑’,‘家桑叶圆厚而多津’,连一向栽种野桑的湖地山乡,其时‘亦多栽家桑’,亦即‘湖桑’了。清代的‘辑里湖丝’能甲于天下,‘冠绝世界’,亦‘盖因湖桑腴美,得天独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