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上)——青年教师的个性化探索

 昵称35651867 2018-06-07

 赵老师语:

《史记》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是从2015年开始的。三年走来,有大量阅读的辛苦,有深度备课的痛苦,有资料查阅的艰苦。但更多的,却是收获中的诸多喜悦,比如:学生的进步,同伴的互助,专业的成长等等。

5月17日上午,“走进成都市未来教育家课堂——石室中学赵清芳《史记》教学研讨活动“在北湖校区进行。活动分为四个部分:我的专题讲座,我的现场课《战国四公子》,青年教师邓彦玲的专题讲座,学生代表陈筱的发言。两个多小时的交流研讨,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课堂的传统经典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来自会场的专业成长的热情。

此次活动情况,我拟分两期微信推送,本期推送邓彦玲老师的发言,下期推送学生的发言。关于我的专题发言和课堂教学,后期以专题文章形式与各位分享。

 

        邓彦玲老师简介:教龄8年,西南大学本科毕业,四川大学在读研究生。曾获石室中学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成都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等奖,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坚持“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与能力的培养,尝试构建高中文言和诗歌个性化的教学序列。

     以下是邓彦玲老师专题发言的内容。

 

我的《史记》教学的尝试

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  邓彦玲

 一、高中文言教学困境

    高中文言教学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材资源的现状:教材文言选篇数量减少,文言阅读难以成为学生阅读的常态;教材文言选篇编排的序列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不协调;教材内的文言知识学习和积累,不能完全满足高考考察需要。我们需要依托教材,开发新的文言课程资源,优化文言教学序列。二是学生文言学习的现状:为了更好了解2019届学生文言文阅读的需求,我在高一时,对我班学生的文言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文言阅读兴趣单薄;应付考试是主要动机;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狭窄;文言阅读能力提升不大。我们需要基于学生的现状,关注学生内在需求,激发学生兴趣。三是教师教法的现状:篇目处理的“同质化”;重“言”轻“文”;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我们需要创新文言教学方法,有系统针对性、方法策略性的指导文言阅读。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突围

 在收集整理《史记》资料的过程中,我初步构建了《史记》教学的理论基础序列和知识框架体系,但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转化成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的《史记》教学课程,我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一)名师课堂的模仿借鉴

 高一上期有幸聆听了赵清芳老师的《刺客列传》教学,课程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流程:一学生小组的字词梳理,二精句的赏析,三文本内涵的深度挖掘,四学生片段的指导写作。由读到写,由浅到深,从文言走向文化,赵老师全方位立体化成系统的专题化教学给予我莫大的启发。

 于是,在赵老师的启发下,我成功进行了《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的专题教学。乘胜追击,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拓展阅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却遇到了困境,面对这两篇长篇幅的文言,学生在阅读时,出现了明显的懈怠情绪。究其原因:一《刺客列传》故事更短小精湛;二平行班学生学情差异,其学习能力和阅读效率不高;三文本的深入解读能力还需加强,教学方式也还在完善中。我尝试探索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模式。针对这些问题,我开始了一些个性化的操作。

(二)我的个性化操作

     1、活动激趣:以各类趣味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其一,以绘促读。受到张长燕老师《史记》绘本的启发,我让学生制作史记阅读绘本,学生把所读长篇故事,截短成一些小故事,用文字和绘画进行还原,宏观上把握情节,从而增强了可读性,实现了长文短读、趣读。

 其二,戏剧改编。要求学生以《史记》为蓝本进行剧本的改编和创作。比如《荆轲刺秦》《樊哙闯帐》《蔺相如完璧归赵》《程婴救孤》《申生之死》等。这次校园戏剧节我们班演出的是学生在《屈原列传》基础上原创的剧本《九问》,以表演来触动学生阅读还原的欲望,该剧本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奖。

 其三,书签制作。要求学生从《史记》中选择一句喜爱的名言,进行语言的玩味鉴赏,并精心制作成书签,互赠或者留作《史记》阅读专用,强化学生对名言的积累。

   2、共读合作:我尝试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以小组共读激发文言合作,实现交流碰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其一,小组共读——思维碰撞。首先,以6人为单位成立共读小组,准备一个《史记》共读本;接着,由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共读计划;再者,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在共读本上记录下自己的阅读体会、摘录、赏析、点评、质疑。通过这个本子,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其二,小组共解——古汉字探究。小组共同梳理重难点字词,提高了阅读文言的效率。小组共同探究古汉字,追溯汉字本源甲骨文,从汉字的字形等方面入手,探析其由古到今的演变。一则缓解文言字词的枯燥性,触发学生研究兴趣,二则让学生知其源流,掌握规律,避免死记硬背。

 3、专题探究:单篇目的《史记》阅读仍是零散阅读,我尝试进行专题整合和重组,以“专题”构建序列,以“话题”促进思考,深化史记的人文精神内涵,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首先,征集学生感兴趣的选题,由教师确定最有探讨性的的专题5个:英雄、生死、成败、史记中的女性角色、史记中的谋士;然后,进行《史记》专题整合阅读。以“英雄”专题为例:我围绕主题词“英雄”,对《史记》相关篇目进行节选重组,节选《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伍子胥列传》《魏公子列传—候嬴》中与英雄相关的部分,并要求学生进行原初写作“我心中的英雄”。最后,整合阅读“英雄”相关的文章,教师推荐阅读《金庸笔下的英雄》《中西神话中的英雄》《司马迁与他笔下的悲剧英雄》《戏子当道,英雄落泪》等文章,带学生到图书馆、机房查阅相关的论文,然后进行第二次作文——升格写作。

 学生写作升格示例: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探讨项羽是本色英雄,刘邦是时势英雄;读《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体会悲情英雄;读侯嬴,感受小人物大英雄;读勾践卧薪尝胆、伍子胥复仇,谈隐忍英雄;读项羽与西西弗斯、普罗米修斯,比较英雄末路。我们从对《史记》英雄文学的探讨,到整个英雄文化母题的深度解读,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我的收获与反思

     收获方面:一是教师的收获: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文言教学体系的重构,文言整合式阅读体系和文言迁移式写作序列的构建;个人教学风格的探索。二是学生的收获:文言兴趣的激发;文言能力的提升;人文情怀的熏陶;思维品质的培养;

 反思方面:文言经典作品如何进行现代意义的重构;如何优化文言阅读拓展课程的实施,时间安排、教学重点、能力训练等;文言序列的多样化尝试,主题序列、人物序列、能力序列、时间序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