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跪坐

 黎明港 2018-06-07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对举手投足站立坐卧都有“行为规范”,比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中国古代,特别是魏晋以前,对于“怎么坐”讲究颇多。“蹲踞”、“箕踞”,或“安坐”、“正坐”、“跪坐”、“经坐”、“恭坐”、“肃坐”、“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双手垂坐……古人“坐”的姿势可谓数不胜数。

       古人“席地而坐”,就是跪坐,也叫正坐、安坐、跽坐。这是一种双膝着地的坐姿。从先秦到五代,跪都是一种坐礼。对坐时表示感激、敬意,行跪礼犹如站立时行揖礼。跪坐是古代最合礼仪的,最体面的坐姿。

       跪坐,即以膝居地,小腿平置于地,臀部贴于脚后跟。

       跪坐,在古时曾细分为“正坐”与“跽坐”。

       “正坐”又称跨鹤坐,是中国古代人的主要居坐I方式,就是双膝跪地,臀部贴于脚后跟,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气质端庄,目不斜视。(这种坐姿初学之时不宜久坐,以免坐伤筋骨。)

       “跽坐”[jì zuò],则是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

       正坐,一般是对方和自己身份地位平等或者是自己的上司,才用的坐法,表达对对方的尊敬、敬畏。跽坐,是指对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采用的坐法,因臀部坐下,比较舒服,也随意许多。两种坐法都是中国古人的坐姿,南北朝以后人们开始坐在椅子上交流,这两种坐姿就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看来,跽坐之别于正坐,就在于将臀部实实在在地坐在小腿和脚跟上,而正坐则仅仅将臀部置于脚踝上方或贴于脚后跟,并不坐实。所以,正坐和跽坐,两者并无重大区别,都属跪坐。

       据医学研究证实,跪坐是一种利大于弊的坐姿,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对身体存在诸多好处。



       跪坐,有文物如下图。


       现代人跪坐有如下图。



       看后面,脚和臀的位置图。



       日本人传的,脚是这样放的,略有不同,见下图。


       跪坐是好的坐姿。顺便讲一讲古人认为不好的坐姿----踞坐[jù zuò]。
       踞坐分为蹲踞和箕踞。
       两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即蹲踞。也就是蹲着,但臀部着地。古人以此为野蛮无礼的举止。而另一种踞坐是"箕踞",被认为更加无礼。

       下图为箕踞文物图。


       这正是《说文解字注》说的:箕踞乃“臀着席,而伸其脚于前”。


       看,这也是一种踞坐。 

       百度了一下,遂得此文。一为学习,二为分享。只是,仓促成文,水平不高,理解错误、编辑不当在所难免。诚盼指正,不胜为感。

(2018.04.23.   成文。)

       [因解决不了博文中插图的技术问题,一直未能发表。
          2018.04.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