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见(第69期):愿者上钩

 秦岭之尖 2018-06-08




愿者上钩



愿者上钩,您当然知道我要说的是谁。前篇写过默默无闻的高祖守陵人,以六十花甲飞黄腾达的车千秋,(慧·见(第65期):一语能拜相,小车载千秋)在当今时代依然是励志的楷模。不过,相比这个人,他就有些逊色了,这个更老的大器晚成,无论在人间还是神界提起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姜尚姜子牙,亦名吕尚。《史记·齐太公世家》: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姜子牙的家世显赫,但是他的出身却很低微,在其成名之前,屠夫和小商贩一直都是他的标签。《战国策·秦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尉缭子》: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


七十岁还在做着小买卖,也有因齐之逐夫一说言其曾入赘。卖过肉,卖过面,还卖过自编的笊篱,开过相面馆,下海既早且久,就是干啥啥不成。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七十二岁娶一扫把星老婆又遭百般白眼,被逐出门。志存高远的姜子牙即使被扫地出门也整日不知愁滋味,天天就在河边坐着,守着一个钓不了鱼的直鱼钩,“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金鳞设,只钓王与侯。”终于如愿以偿,不仅钓上了个文王姬昌,而且为自己钓上了个大元帅,于古稀之年挂帅出征。


姜子牙,我们想起他来往往是穿越于真实与玄幻之间。明朝的许仲琳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了大型玄幻小说《封神演义》,塑造了一个学道不成的玉虚宫关门老弟子,最终集政治家军事家除魔打怪高手于一身,以凡人之身成为众神之神。在《封神演义》中,他初下山在踏平朝歌前即小试身手,火烧了一只欲调戏于他的琵琶精。


历史上的姜子牙一生曲折坎坷又轰轰烈烈,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姜子牙留给后世最重要的一本军事著作《六韬》,又叫《太公兵法》,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军事著作,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灭商之后,治理大齐,政绩卓越,为齐桓公在春秋时代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一个亦庄亦谐的传奇人物不八卦一下他的老婆没天理。《封神演义》:“离却昆仑到帝帮,子牙今日娶妻房。六十八岁黄花女,稀寿有二做新郎”,这对名符其实的老夫老妻洞房花烛画面感十足。其妻一直瞧不上胸怀大志又一事无成的姜子牙,新婚不久即将这个上门女婿扫地出门,后姜子牙发达,她又上演了覆水难收一场戏,如此也算一戏精。其实历史上的姜子牙娶的并不是那个扫把星,也并没有被扫地出门,他的妻子叫申姜,与他的结合也颇有渊源。姜子牙一生有一女十五子,试想,由他开创治理至后代日渐强盛的齐国,哪可能是没有子孙而可企及的呢。


今日说起姜子牙,是缘于日前看到的这方印,它出自晚清篆刻家赵穆之手。赵穆,禀性高旷,受业于吴让之门下垂十载,深得师法却不为所囿,后追踪秦、汉,不仅刀法圆健,入印文字及取材上亦独出心裁,在晚清印坛别树一帜,所刻印存有史上知名之百将百美等,“吕尚”即为其一。


吕尚(清·赵穆)


“吕尚”这方印是其中不可多见的文字配以肖形,看看印面上的怪兽,还真的看不出是一个什么东西,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姜太公的座骑,龙身狮尾鹿蹄麒麟首的万兽之王“四不像”吧。这样一方印,凡俗中自带异禀,我想,只有如此的表达才更符合姜太公这样一个神人合一的人物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